一,因为从也就盼过除夕。能吃好吃的,放鞭炮,挂灯笼,帖对联,看春节联欢晚会。
二,除夕孩子犯错误家长不会说。可在平时犯错误挨说甚至挨打。
三,有压岁钱,那个年代虽不多但除夕过后也算“富人”了
四,要说的就是现在了,可以放假休息,一年的压力可以释放一下。不在为工作而工作了,可以轻松几天。
五,可以和家团聚,坐在一起述说情怀,家人围在一起快乐祥和过除夕。我同样喜欢过元宵节,可以看花灯,走庙会,可惜元宵节不能放假休息。所以我更喜欢过除夕。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过年了,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思乡心切,归心似箭,目的地只有一个:家。为了家的温馨,爱的召唤,多少人行色匆匆,不顾千难万险,不顾旅途疲惫,春运紧张,一票难求,即使是北方风雪南方冰冻,也阻挡不住千千万万双回家的脚步。父母子女爱,人间第一情,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提起中国人为啥习惯于回家过年这个话题,首先要谈谈春节的来历。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一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在古时候,正月初一是被称为“元旦”的,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0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即把公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阳历年和阴历年。
春节作为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亲情和礼仪的民族,对家一向具有深深的眷恋,所以,我们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想家。
春节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着新一年生活的甜蜜蜜,步步高。正是这种传统的观念和质朴的情愫,才形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回家过年”的习俗
今天是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风风火火的去爷bai爷奶奶家吃年夜饭. 到了爷爷家只有三点钟还没有开饭,爸爸妈妈帮爷爷洗菜,我就和堂弟一边玩电脑一边吃水果瓜子. '开饭啦,开饭啦!'妈妈扯着嗓门叫我们吃饭.哇!不愧是年夜饭,这么丰富.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有香喷喷金黄的炸排骨,红通通的大螃蟹,绿油油的豆角,肥肥的大虾,还有美味可口的牛尾巴.............. 我们全家围着大桌子,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看着电视聊着天,妈妈端上热乎乎的红塘茶,我们举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白岁. 晚上真是吃的太爽了,我的肚子都要撑炸了."走,我们放鞭炮去"我对弟弟说.我左边口袋装着压岁钱,右边口袋装着我最心爱的鞭炮.拉这弟弟的手飞快的跑下楼.......周围都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时间好快啊,感觉没放几个鞭炮就被妈妈叫上楼,噢,原来是春晚开始了,哈哈哈,电视里在演小品,唱歌,相声.魔术~~~~~~~~~~我一边看一边惦记着外面的鞭炮. "嘉苗嘉苗,我们下楼打炮仗去",爸爸在喊我,原来是零点的钟声快敲响了.爸爸拿出一大卷的鞭炮铺在地上,我赶紧捂住耳朵,5!4!3!2!1!顿时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个除夕是我过的最开心最充实的一个夜晚!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