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并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二级”和“二类”的区别还是很大。国家将动物的濒危等级不同分为了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其中一级比二级要濒危,比如东北虎、大熊猫是一级保护动物,而原鸡、黑熊等等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它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的分级。而一类、二类保护动物则是在《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也就是“三有名录”中的分级,相比而言,在该名录下的动物要比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数量要多,分布也相对较广,但是由于人为的关系有一定的灭绝危险,比如野猪、刺猬、狐狸、黄鼠狼、狼等都在该目录之下。简单的说非法猎杀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只就够刑事,而三有动物,比如麻雀,20只以上才构成刑事。
那么,麻雀为什么在“三有名录”中呢?我们简单地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麻雀是有益的鸟类?
麻雀一直以来被人视为“害鸟”的代表之一,原因有两个:一是成群的麻雀确实经常出入农作物的田里,而且它还是杂食性鸟类;二是固有的印象。
下面我们分开来了说一下这个两个原因真伪。
第一,麻雀主要以农作物为食?
麻雀是我们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总是成群结队的在房顶、树上、墙上、电线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而且如果你去到田里,通常会有成片的麻雀从中飞出。不可否认的是,麻雀确实会吃农作物的种子(粮食),但是,粮食绝对不是麻雀的主食。
首先在每年的3-8月份是麻雀的繁殖期,通常麻雀一年最少可以产两窝卵,最多4窝,在此期间,由于麻雀要有足够的营养,而且还要育雏,而小麻雀孵化后只吃昆虫,而这些昆虫大都以禾本科(大多数的谷类农作物)植物上的昆虫(鳞翅目下的飞蛾、蝴蝶幼虫和成虫为主),所以,它们的存在能够减少农业的病虫害。
只有到了秋冬两季时,麻雀才开始由肉食转为大部分素食,其中主要以草籽和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主。从这个角度看,它们却是吃粮食,但是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完成后,它们去哪吃粮食呢?
因此,麻雀实际上对农作物的“利大于弊”,所以它绝对是一种益鸟。
第二,固有印象
麻雀是“害鸟”的固有印象是从20世纪中期开始的,因为它被划入了“四害”之中,与老鼠,蚊子和苍蝇同级别,而原因就是人们误认为它主要吃粮食,在缺衣少穿的那个年代,人的温饱都是问题,所以抢粮食吃自然就被人痛恨。据统计,在麻雀没有从四害除名之前,全国范围内捕杀的麻雀数量超过了10亿只。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麻雀大面积减少并没有让粮食增产,反而因为大多数昆虫缺少了天敌造成了严重的病虫害。因此,了解到真相之后,麻雀被列入了“三有名录”中。
从麻雀的食性特点上看,它们虽然会以粮食为食,但是只是少数季节,而且它们能吃粮食的时间太短了,总体而言它还是以昆虫和草籽为食的,因此,麻雀并不是“害鸟”,而是“益鸟”。
麻雀属都是小型鸟类,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闭嘴时上下嘴间没有缝隙。
扩展资料:
麻雀的生活习性: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处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