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小故事。
我的朋友梁潇在他40岁生日的时候,决定挑战珠穆朗玛峰。在大本营,她因为高原反应睡不着觉。她非常痛苦,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她整晚都在默念唐诗来分散注意力。
此河三支南抵楚境,纵贯天地、九曲黄河、万里沙、孤城、万仞。白云来了,黄沙在黑暗中升起。四面封山,故乡千里。
从王维的《汉水泛滥》到刘禹锡的《浪淘沙》,从王之涣的《凉州词》到常陆的《段举》...那些记忆全乱了。在她的意识中,她跳了回来。
天亮了,她走出帐篷,看着眼前壮丽的景色。突然,她感受到了唐诗的气势,一种类似于航拍的气势。她懂得了唐诗的艺术不是忽略时间的流失,而是让流光本身变美。
回到“该不该让孩子背古诗?”关于这个问题,我只想说,如果梁潇没有背诵唐诗,她可能永远不会有这种经历。
小孩子不懂诗。小时候在父母和老师的压力下,对牙牙学语和机械记忆一无所知,所以什么都忍气吞声。你能体会到节奏的简单美,已经是很高的悟性了。但总有一天,他会和自己背过的古诗词重聚。理解一首诗,需要通感,需要感同身受,需要生活经验,还需要一点运气。
我很喜欢SlivanFlower在知乎上给出的回答——“只有当你处于类似的处境,突然想起一首你已经烂熟于心的诗,触发了共情的按钮,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诗的美。”当你在等待心上人的时候,你知道什么是“敲棋子落鼻烟”。孤独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灯前抱膝伴影”。难过的时候“我不相信世界上有白头”。开心的时候“一天能看遍长安花”。我们携手,就是“相知相悦”。分手时“郎知石佛无心”。
读诗不仅是读诗,更是读人,读心。
▋在未来的世界里,孩子们需要知道美的本质
西方国家的教育经历了一个过程。曾经最热门的专业如经济类、应用类等随着电子化程度的提高而变得平淡,而艺术类、文学类等冷门学科逐渐流行。新东方的古典老师在讲课中说,“未来需要高度概念性和感性的人才,因为计算可以由计算机来做,而创造力不行。”
印象深刻。的确,未来的世界需要孩子从单纯的就业技能导向转向对美的本质的认知。
文学就是美。让孩子学古诗和让孩子学画画是一样的。目的不是“学习”孩子,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掌握一种认知美的方式,并自己运用。
所以,朋友说死记硬背的痛苦其实是可以消除的。如果父母自己认同这种美,这种美充满了他们的生活,孩子就会接触到这种美,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勉强的地方,就会刻意。你在那里,用笔抄诗。他看到你这样,慢慢的就喜欢上你了。再告诉他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两个字连起来的一个字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慢慢的,他不仅能背诗,还能认字,理解句子的意思,可能还想写几笔。
▋带孩子学古诗词。这三个常见问题不用纠结
说到学古诗词,大家都觉得紧张。像云一样广阔。我们从哪里开始?一定要口才好,知识渊博,才配“教”吗?我总结了三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谈谈我的拙见。
1。是否需要大致按照历史脉络,按照诗经、乐府、汉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顺序?
我个人觉得不是。大概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脉络。比如,你可以先找容易辨认的、较短的诗词,然后慢慢找用词生僻的、较长的诗词和文章。至于其他的,不要太刻意,没必要。如果你觉得好,就分享给他。当然,你可以在背诗的时候告诉他相关的背景。
我家孩子最喜欢的歌是两首《做梦》,其中一首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歌——总记西亭落日,沉醉其中,不知何去何从。邢回到船上,迷迷糊糊地走进莲藕深处。怎么划一条船出来,不小心,却吓了一群奥卢。
另一首是现代胡适写给妻子江冬秀的——天上满是风和云,月亮照着我们两个人。问问你去年为什么躲在紧闭的门后。谁躲,谁躲,那是去年的我。
(胡适和他的妻子江冬秀)
这里的古文和白话文有严格的区别吗?不完全是。但是,孩子背得很开心,很多时候,他会故意背——“你怎么回船晚了?你为什么躲在紧闭的门后?那是去年的我。”
刚开始想纠正一下,后来发现不对劲还挺有意思的。让他走吧。慢慢的,他已经能看懂这个词牌的语言格式和押韵了,不好吗?
2。给孩子选诗需要避免什么?比如那些爱说心里话的,要尽量避开?
其实没必要回避这个。众所周知,我们从小学到的所谓“净化”的绿诗,不过是一些“本来面目”被隐藏起来的词。
虽然我的身体没有鲜艳的凤凰那样的翅膀,但我能感受到神圣的独角兽的和谐的心跳——这是关于李商隐与邻居的婢女的私人会面。
春天的蚕会一直织到死,每晚的蜡烛会把灯芯抽干——这不是歌颂老师高尚的诗,是彻头彻尾的歌颂爱情的诗。
我是一颗不能蒸、不能煮、不能锤、不能炸、不能爆的铜豌豆——这不是关汉卿自称的坚忍不拔,而是我是风流场上的老手,嘲笑生瓜和不解风情的蛋子。
所以,我们要想把诗歌教给孩子,就像现在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务实,就应该把它本来的意义还原给孩子。至于爱情,有什么是可以避免的?在文学经典中排名第一的《诗经》第一篇——关羽的《江上鸽》——不也是一首纯情的情诗吗?能表达美好的感情难道不是最美好的事情吗?
当然也要有收藏。元曲中那些赤裸裸的性爱场景描写,以及《鸳鸯阵》之类的情色禁书,应该是相对屏蔽的。等他年龄够大,性观念够成熟,就可以自己熬夜看书了。
3。意境是不是越优雅越美?
不必太刻意。春天的雪,下里巴的人们,既精致又受欢迎。现在的孩子都喜欢背一首诗《雪》——一首,两首,三四首,五首,六首,七八首。90块11块,飞进草丛不见——这是俗还是雅?是不是很美?更有甚者,在背诗的时候,我数了数,一举两得。
如果今年下大雪,我准备让他再背一首看起来很俗的诗。也是雪——河上一般的诗,井上的黑洞。黑狗白,白狗肿。
虽然不是很优雅,但也挺有意思的。文艺来源于生活,使生活快乐舒适。这就是本质,不是吗?
“我想让孩子读古诗词不为别的。我告诉你,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来告诉你,古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可以同意,也可以嗤之以鼻。这一切都需要你先去体会‘感同身受’的美好。毕竟人生是草蛇的灰线,诗歌也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