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的”,赶在孩子身后灭火的父母,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好父母,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拒绝,否定,限制,久而久之,那些本能的好奇心就会被扼杀了。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宝贵,可因为各种原因,父母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种种要求,比如,玩沙土、把整卷纸都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个帐篷……如果孩子要求的每件事都被父母拒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那些新奇的想法以及对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望。父母是要培养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孩子呢,还是要一个呆呆的、懒惰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导。
经常跟孩子说“不”,阻碍孩子的探索
相关研究显示,孩子在探索过程中能够锻炼很多能力,比如说,收获到快乐,经验还有自信等。但是中国父母,出于对安全、所谓“规则”、威严、权利等诸多因素的考虑,特别喜欢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于是无形中就阻碍了孩子探索欲望的发展,以及阻挠了孩子在探索中获得快乐的可能。
相比之下,看看国外父母一般怎么做的:
什么都不懂的宝宝,抓起桌上刚包好的生饺子就要往嘴里送,旁边的大人丝毫没有要阻止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宝宝把没法吃的生饺子送进了嘴里嚼着吃,又看着宝宝把饺子吐了出来。“吃过一次,他就知道不好吃了。”国外的家长就是这样想的,国内的家长往往会说:“别动,这是生的,不能吃!”
没有给宝宝亲身体验的机会,只是让宝宝们接受机械的知识,这样做的话,对于宝宝的探索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此前的微信文章里,我们多次分享过这个实验。大致就是将一条狗关进一只笼子里,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脱电击。多次电击后,把笼子打开,狗则已经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这的确是条很悲催的狗。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似乎也在将孩子推向几乎同样的命运。观察发现,大多数人的习得性无助,都可以从其“无力”的童年时代寻找到端倪。当孩子在想要探索时,父母的呵斥、禁止就好像是对孩子施加的电击,当孩子总是在探索过程中遭遇电击后,自然不会再有探索欲望。
与“习得性无助”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保护性撞墙”。这个方法我们也分享过。所谓保护性撞墙,即是给孩子探索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同时允许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但在孩子磕磕碰碰的整个探索过程中,父母要扮演好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身体不受伤害,因为小孩的触觉反应会比大人慢半拍,极容易在探索中受伤。研究表明,小时候身体受伤的经历会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尤其是男孩子。另一方面,父母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用心陪伴孩子,共同面对外界的一切新鲜和挑战。
执行保护性撞墙的时候,父母切记不要以高明自居。比如,少说不。在阻拦孩子做危险动作的时候,说再多的“不”都没有意义。因为对孩子而言,“不”和“好”是一个意思。孩子先看到的是你的表情,而非你的声音。举个例子:孩子看见仙人掌,非常想上去用手触碰,此时大人如果告诉孩子:不行,仙人掌不能摸!或者简单地阻拦孩子,一旦大人不在,孩子一定会再去摸。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知道仙人掌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只需要用严肃的表情告诉孩子:疼,扎手!这样的表情和语句,就能起到对孩子的警示作用。若孩子仍然好奇,便让孩子去摸一下。结果当然是孩子给扎哭了。
特别要提醒一下:此时孩子已经体验到了应得的“惩罚”,大人切不可幸灾乐祸,而是要及时给以安慰。如此,孩子既完成了探索过程,也得到了父母所给予的安全感。下一次需要探索的时候,孩子仍然能够能量饱满,充满勇气和力量。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索所受的疼痛后,孩子会懂得权衡和判断:这个东西的确扎手,下一次要小心了。
有一些困难和挫折必须孩子独自面对。父母没办法阻隔困难和挫折本身。而且,困难和挫折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克服挫败感的情感体验,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特别宝贵。因此,父母应该放手让给孩子去探索,只需要同时让孩子知道你一直在身边就好。
经常否定孩子,让孩子缺乏探索的自信
196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从小就非常喜欢到从事药剂师工作的父亲的实验室里去玩。他非常崇拜父亲调配药物,非常想亲自动手做实验。
父亲很早就注意到儿子对实验的浓厚兴趣,慢慢开始教鲍林怎样调配药品,怎样做实验。鲍林高兴极了,每天放学后就到父亲的实验室里去做实验,这段时间里,他学到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父亲教给他自己去探索的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