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多经挫折。要在挫折中锻炼成长,在大风大浪中成长。
2、思维不要绝对。要多渠道思考问题,不要让“必须”,“一定”等绝对化的信念左右。庄子说:“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依”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要两点论。
3、遇事常想别人。只想个人利益,就会患得患失,心理失去平衡;多想别人的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就会永远快乐。
4、平时广交朋友。没有朋友,遇事闷闷不乐,冥思苦想,没有交流,无处发泄那怎么行?性格开朗的人就能多渠道交流,提高心理承受力。通过别人看自己,了解别人更大的不幸是治疗自己不幸的良方。
总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可能怀疑是焦虑的状态,焦虑症在临床表现是无明显诱因或者是莫名其妙的出现提心吊胆,害怕担心,忧心重重,可能会出现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徘徊搓手顿足。常常会伴随有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症状,比方说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心慌,心悸,心跳加速或者是胸闷,头晕,尿频,尿急,呼吸不顺畅,周身不适等症状。
而且对于未来的事物是担心忧心忡忡,认为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高估事物的困难程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比较严重,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不能好转,建议服用抗焦虑的药,临床应用比较多见的是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不同的人对待事物的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形式也不同,但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比较乐观,有的人却比较悲观,甚至总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多人之所以有了抑郁症情况,与自己的心理活动有关,看待问题总是一种不积极的观点,什么事都往坏处想,让自己过的也很不开心。
总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其实是焦虑症的症状,“如果……那么……”的思维模式是很折磨人的。好多人不知道自己怕什么,因此持续的焦灼,这种焦灼慢慢地变成一种习惯性、强迫性的焦虑,这就是焦虑的基本表现。
焦虑症与正常的焦虑情绪不同: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二,它是指向未来的可能,感到某些威胁无法避免地即将来临,但是当事人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三,焦虑的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当事人要长期处在焦虑状态中。
焦虑不是天生或本能的,但它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时,焦虑会给出能控制的幻觉,这对处于不安全感中、与恐惧作斗争的人特别具有吸引力。这一陷阱运行的模式是:如果我焦虑我就能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如果我有所准备,我就会少受伤害。这话听起来不错,但请不要忘记每个爱自寻烦恼的人都知道的常识是:焦虑会引起更多的焦虑,焦虑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怀疑、更多的压力。
看来,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太想要安全感了。那我们总得找出制造焦虑的问题根源吧。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进行自我训练的练习,首先自问:这些想法对我有益还是有害?显然这些想法很消极,根本是无益的,既然无益,那就要逐步放弃受害者的角色。
接下来,就要积极应对。勇敢地面对生活,改掉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不安的连续不断的预言中走出来,不要自我恐吓,不要预言任何事情,让生活自己渐渐显露结果。如果情绪依然沮丧,可以运用“自我谈话”,把自己从灰暗中揪出来。
一,自言自语的好处在哪儿呢?
1.自己的音调有一种使人镇静的作用,有一种安全感。
2.与自己大声对话,可以调整头脑中紊乱的思绪,尤其是在紧张劳累时。
3.自言自语就像与朋友在交谈,各自发表见解,这个过程中压在心中的石头就可能会搬掉,利于达到心理平衡。
4.自言自语也是一种适度的宣泄方式,可以疏导内心的混乱和矛盾,也可以改善睡眠。
二、多休息和睡眠充足也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同时还可以采取自我治疗的方法。
1.得有自信,不要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
2.学会自我放松,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
3.焦虑症患者一般会胡思乱想,坐立不安,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自我刺激一下,转移注意力,比如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来忘却痛苦的事情。
4.焦虑症患者大多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或是用手举书本读,这个方法也可以促使自己入睡。
5.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鱼油,香蕉、维生素C等对抗焦虑症也有一定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