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论语·阳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荀子·正论》:“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内,国虽不安,不至於废易遂亡。”
《后汉书·周晖传》:“晖闻京师不安,来候忠,董卓闻而恶之,使兵劫杀其兄弟。”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地祗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明 施耐庵《水浒》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既是他远来相投,小可若不自去,恐他兄弟们心下不安;小可情愿请几位弟兄同走一遭。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郑伯见周王全无责备之意,果然心怀不安,遂定入朝之议。”
巴金 《寒夜》六:“母亲注意到他这种忍受性的沉默,感到不安了。”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世书俗说,多所不安。”
《东观汉记·马皇后传》:“后尝有不安,时在敬法殿东厢,上令太夫人及兄弟得入见。”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和尚﹞常恐尊体有所不安,中夜思之,实怀忧恋。”
《身份的焦虑》是什么?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何时产生?
历史证明,社会保障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际,就是身份的焦虑滋生之时。
所有人的困扰
只要处在社会中,就会面临竞争,就会被贴上“失败”或“成功”等标签,我们就一定会产生对身份的焦虑。
富豪们是否也会受到身份焦虑的困扰?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们攀比的对象是与他们同等地位的人。
另一面
毋庸置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臻完美、阻止离经叛道的有害行径,并增强社会共同价值产生的凝聚力。
焦虑的起因
渴求身份
人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要言之,无非是祈财、求名、扩大影响和爱。
但,金钱、名声和影响只能视为“爱”的表征——或者是获取爱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
每一个成年人的生活可以说包含着两个关于爱的故事。第一个就是追求性爱的故事,第二个就是追求来自世界之爱的故事。前者广为人知,后者更为隐蔽。
渴求身份,其实也是在渴求他人的关注。我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倘若周围人都漠视我们的存在,我们便会愤怒,继而绝望,甚至使用残忍手段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当然,被漠视的后果因人而异。因为有的人清楚自身价值之所在,旁人的眼光或评价于他们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即便得不到旁人的关注,他们也不会对自身的身份产生焦虑或做出异样的行为。
势利倾向
势利者最明显的特征其实并非是简单的社会歧视,而是在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之间完全画上等号。
“势利者”一词的本意是指一个没有显耀身份的人。但这种词义在现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的是一个因为他人没有社会地位而瞧不起他人的人。
势利者关注的只是他人的声望和成就。一旦他相熟的人的声望和成就有所改变,这些势利者很可能闻风而动,重新排定他所谓最亲近的朋友,从而上演一出出悲喜剧。
势利者的观点和立场在极大的程度上受报纸导向的影响。英国的报纸每天谈论的不外乎是贵族及名流的地位和声望,同时暗示普通百姓生活的琐屑和无聊。如果人们天天阅读的是这样的内容,如何能不成为一个势利者?
势利产生的惟一根源其实是深藏在我们内心的害怕。我们害怕与旁人不一样,害怕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和更加有钱有势的人结交。
然而,势利的病征是群体性的,单凭个体的力量很难挣脱势利的桎梏。
过度期望
如果考虑到人们对“怎样才算足够的”判断标准中隐含的心理情愫,他们这种对“一无所有”的忧虑就并不奇怪了。
两千年的西方文明发展到了近代,在西方各国显现了相似的优越性:财富迅猛增加,粮食产量极大提高,科技知识突飞猛进,消费用品极度丰富,生理保健高度加强,预期寿命大为提高。
可是,伴随着人类物质方面的极大丰富,人们竟有一种挥之不去且愈显强烈的“一无所有”的感觉,以及对这种感觉的恐惧!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其实,我们从来就不会孤立地形成我们对事物的相应期待,我们的判断必然有一个参照群体——那些我们认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只有同他们比较,我们才能确定我们合适的期待视野。
如果我们的比照群体比我们更加优越,更有成就,我们感到自己原本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就,从而,产生了对身份的焦虑。
精英的崇拜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不管身份的焦虑如何令人不快,但我们还是很难想象一种完全摆脱身份焦虑的美好生活,因为一个人对失败和在他人面前丢脸的恐惧,实际上意味着他抱有一定的追求,期待某些结果的出现,以及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心怀尊敬。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承认在成功生活和不成功生活之间存在公共差异的时候,必须付出的代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