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幼儿园负责人反映,每学期都会有一些大班的幼儿转到民办园去,这的确令人匪夷所思。家长宁可把孩子送到条件差、管理不够规范的民办幼儿园,也不让孩子在公办幼儿园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原因只在于公办幼儿园不教孩子识字、写字。有些家长甚至会把孩子能认识多少字,会写多少字,能背多少诗,作为评判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标准。
这种思想认识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
家长是盲目的,甚至有从众心理,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其他孩子之后,害怕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所以,在幼儿园就让孩子早早接受认字、写字、读书、背诵、算数教育,以便上小学后有一定的基础。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实在令人担忧。据我们了解,一些幼儿园的保育保教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培养,不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给幼儿教拼音、识字、写字、算数,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教育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违背了人的成长发展的规律,对幼儿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孩童生理、心理负担加重,惧怕上学,从小就厌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孩子害怕到幼儿园,一提起上学就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就哭,就闹,到学校后情绪低落,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这其实就是幼儿早期厌学的症状,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导致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幼儿与小学生相比,生理、心理发育都不完全,根本就不能像小学生那样接受学习和对待学习。幼儿阶段的孩子被老师、家长强迫去学拼音、识字、写字、做算术等等这些不符合年龄的事情,剥夺了他们玩耍的天性,过早的背上了学习的负担,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对孩子良好性格、健康心理的形成有严重的影响。这就犹如小马拉大车,拉到底只能是车不动而小马趴下。
幼儿教育注重全面开发。幼儿教育倡导游戏载体开发,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实际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培养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欣赏能力、运动能力、交往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等。一项游戏活动的开展,往往能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幼儿注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习惯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让儿童做与其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事,做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事,而不是过早地做小学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