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出去浪,几招搞定玩疯不回家的娃

圣诞节出去浪,几招搞定玩疯不回家的娃,第1张

圣诞节出去浪,几招搞定玩疯不回家的娃

圣诞节要到了。婴儿妈妈们正忙着装饰圣诞屋。他们每个圣诞节都想带宝宝出去玩,但是:带宝宝去浪,玩高的宝宝就再也不回家了!把孩子带出去容易,带回来难。很难再拉回来。难免会哭闹耍赖,答应他不回家,也不利于宝宝良好的作息习惯。很纠结!这个时候你是怎么解决的?

不管宝宝怎么反抗,抱走就好?

拖走?

还是用糖果零食引诱走?

好像都不是很好的办法!

使用利诱手段时,隐患就更加明显了。如果孩子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诱惑,就可以做任何违背内心意愿的事情,会怎么样?

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出门,高高兴兴回家?

1。出门前的约会

在答应孩子出门之前,先和孩子做一个“契约”,确定要遵守的规则,以及如果违反规则要承担的后果。出去玩之前,告诉孩子你能玩多久,什么时候回来。如果不在合适的时间回家,第二天就不能出去玩,或者回到家就不能看动画片。

有些孩子知道了违规的后果就会听话。当然,还有更多的孩子会试图挑战你的底线,通过哭闹、泼水等方式让你屈服。

说实话,孩子都是小表演家,只要大人坚持原则,按照约定的“契约”行事。开始时,会很难,但越晚越容易。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只有自律才能走向自由!

2。允许缓冲时间

孩子玩的热火朝天,朋友形影不离,妈妈却要强行把宝宝带走。孩子能心甘情愿吗?想象一下妈妈们在追求韩剧的中途被打断有多难受。父亲们在“农药大王”的游戏还没结束就被打断,他们并没有发疯。在孩子心中,这和他们的韩剧、王者一样重要。

这个时候给宝宝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提前15分钟对他说:“宝贝,再玩15分钟我们就回家了!”然后5分钟提醒我:“已经5分钟了”,还有5分钟就说“最后5分钟”。

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孩子对回家的抵触情绪会小一些。

3。清除指令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我们玩一会儿再回去吧”。这个“一段时间”是多久?我们不能告诉自己吗?那个孩子就更难理解了。

我们给孩子的指示一定要明确。

一个已经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可以告诉他玩十分钟就走。让他看一下手表的指针,告诉他转到哪个格子。

对于还不知道时间的孩子,我们要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说,比如:“再滑五次我们就走”,然后每次都和他一起数:“1、2、3、4、5次,我们走”。妈妈们可以试试。真的很好用。莫姐姐从小就用这个方法。

4。给孩子选择权

孩子喜欢有控制感,想自己做主。

我们呢?我们可以继续玩一些“小心翼翼的游戏”,比如问孩子“最后一局你想滑还是想荡?”,或者:“你是想把转盘转五圈还是六圈?”“你是想掉头还是掉头?”

其实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区别,但是孩子会很满足,何乐而不为呢?

5。有仪式感的告别

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操场只是小孩子玩的幼稚设施,但对于孩子来说,操场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也可能是他们最喜欢的玩具,甚至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当我们离开朋友的时候,不也是说再见吗?让孩子对自己玩过的每一个设施说“再见”,可以减少失望感。

“再见小花”,“再见秋千”,“再见滑梯”,“再见旋转木马”...这一圈下来,孩子的状态从兴奋变成了平静,回家也轻松了。

6。巩固胜利

我们之前说过,用糖果之类的东西引诱孩子回家是不明智的。但还是可以作为奖励。

比如宝宝今天很乖,我们可以给他一颗糖,告诉他“你说你今天做了什么,你玩了15分钟就回来了。为了表扬你信守诺言,这糖果就奖励你。”

记住,不是利诱,而是奖励和信守承诺的行为。只有奖惩分明,宝宝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后走得更顺畅。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孩子的安全感,习惯,规则,教养,价值观等。都是从小建立的。而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7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