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家长该怎么办?我以前和很多家长一样。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我会直接纠正孩子,指出他的错误和缺点。有时候,我会唠叨一大堆理由,以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有时候很幼稚。只要我这样纠正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事实告诉我,孩子犯同样错误的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那么,问题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积极管教的第二张工具卡:在纠正孩子的错误之前,先联系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说,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系,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然后在矫正前对孩子进行正面影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那么我们如何与孩子建立联系呢?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认同孩子感受的句型:“你觉得~因为~你希望~”。“你感觉”后面是对孩子情绪的描述,如失望、悲伤、愤怒等。“因为”后面是对事件本身的客观描述。每个人都必须注意客观的描述而不是判断;“你希望”加上孩子的愿望,这里的家长可以幽默夸张。比如你希望绝地能帮助你,你希望自己能成为魔法公主等等。
那么这个句型怎么用呢?比如孩子的饼干碎了,哭的很伤心。我们通常会说:“饼干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会给你再买一个。你哭什么?别哭了。你担心这点小事?”但是这个时候,孩子伤心的事情就是手里的饼干碎了。在他们的世界里,这种饼干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这样说并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无论我们接下来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是徒劳的。孩子只会越哭越大,哭个不停。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很失望,你的饼干碎了。你真的希望它仍然是一块完整的饼干,对吗?”我们理解孩子的心情是失望,而导致孩子失望的原因是饼干碎了。孩子此时的愿望是饼干完整。听完你说的话,孩子肯定会一边哭一边点头。被理解和被理解的感觉会抵消他的悲伤,他的心情会得到缓解,你们之间的沟通渠道也会建立起来。
类似的表达也可以用在很多场合,比如小孩摔倒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那个瘀伤一定很痛!”而不是“破皮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你要我坐你旁边吗?”而不是“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当兄弟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可以说:“听起来你在生你兄弟的气!”而不是“你不应该恨你的兄弟,你应该爱他”;当孩子因为弟弟抢了他的玩具而生气时,我们可以说:“你是不是担心如果让弟弟玩你的玩具,你就不回来了?”而不是说“你太自私了,应该和弟弟分着吃”;当一直抚养孩子的老人需要离开一段时间时,我们可以说:“奶奶要走了,你很难过。你希望奶奶明天回来陪你,对不对?”而不是“有什么好哭的?奶奶下周就回来了”;当一个孩子被一只突然狂吠的狗吓坏了,我们可以说:“那只狗的叫声一定吓到你了吧?”而不是“傻孩子,那条狗不会伤害你的”。
只要我们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孩子就会在相互尊重中得到纠正。说到矫正,正面管教体系中的矫正不是惩罚、说教、责骂或取消特权等。并不是大人命令孩子做某件事,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允许孩子有礼貌地参与进来,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