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幼儿园开展亲子游园活动,乐乐玩得很开心,但输了最后一场比赛让他很苦恼。孩子哭了,很难哄孩子。为什么不让孩子哭呢?
我跟他说:“妈妈,知道你输了比赛你很难过,但是比赛有输有赢。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就够了。”
我不知道他是否明白我说的话,但我相信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会经历无数的成功和失败。时间和经历会让他逐渐明白,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奶奶6月1日给乐乐买了钓鱼玩具,一回家就让我和他去钓鱼比赛。他先连赢了几局,然后我赢了一局。小家伙不干了“我不会让你赢的!”然后就哭了。
我轻轻的把他抱在怀里安慰:“妈妈,你知道你输了这场比赛很难过。但这是比赛,这次我赢,下次你赢。这次输了不代表下次输了。”
他生气地说:“我不会每次都让你赢的。”
我说“不服气可以再比”。然后我们又进行了一场比赛。结果他赢了,我输了。他开心地笑了。我们又打了一局,这次他又输了,但他好像明白了我之前说的话,坦然接受了失败。
我有些惊讶乐乐对这两次失败的反应,突然意识到,那个懵懂的小家伙已经成长为一个自尊、自立、独立的小男孩了。
惊讶之余,我想知道为什么孩子会那么在意一场比赛的输赢,以至于很难接受失败?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
1。过度的保护让孩子失去了很多经历失败和挫折的宝贵机会。
中国家庭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想把一个玩具拿到10米开外。大人明白他的意图,于是快步走了几步,把玩具给了孩子。
当一个成年人这样做的时候,这个孩子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只是偶然发生,孩子可能会高兴,但如果这种事情总是发生,孩子的内心必然是愤怒的。
因为,比起拿到这个球,孩子更需要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在跌跌撞撞走向球的过程中,他的手、脚、身体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感受和体验。他会觉得这是他的努力,他的动作,他的感受...这个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如果他成功拿到球,他会很开心,他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身心的力量。
有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摔跤甚至摔倒,从而导致挫败感。但毕竟最后他还是独立完成了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这会让他有一个信念,尽管我有挫折,但我靠自己达到了目标。
孩子这样长大,会形成很高的挫折商。离开家进入学校或社会后,一旦遇到挫折,他不会感到严重的挫败感,因为他相信自己最终会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们经常说“我会来的...我会来的……”他渴望用筷子或勺子吃饭,自己穿衣服,喝水,帮妈妈打扫卫生...
但是面对孩子洒出来的水,不熟练的动作,洒出来的垃圾,大人会忍不住感到焦虑。成年人为了克服自己的焦虑,往往会帮助孩子做这些原本想自己做的事情。这样大人省了很多麻烦和时间。但是,当孩子离开家庭,步入社会,会因为不能照顾好自己而感到焦虑、失败,甚至自卑。所以,应该尊重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2。有求必应导致孩子无法接受拒绝。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承受失败的结果。
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更不会为你而转动”。
有时他会大哭大闹以示抗议。奶奶总是随意吃两口来陪孙子,这样他就不哭了。我对奶奶说:“妈妈,别管他了,慢慢吃,让他等着。””奶奶也作罢。
建立竞赛和游戏规则,尊重竞赛结果。让孩子知道,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世界不会因为你认为的“特殊情况”而给你哪怕一点点关爱。
3。过早的给孩子灌输竞争意识,会让孩子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养成急功近利的性格。
乐乐这学期转到了新的幼儿园。在原来的幼儿园,每学期都有运动会,班级排名。每周都会有一个表现良好的孩子被评选为班里的“本周之星”,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上台领奖。我并不反对运动会,但在0-6岁期间,没必要向孩子强调名次、奖状等功利观念。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运动会的目的应该是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愉快体验,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而不是评判名次。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评价的价值应该是让每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欣赏自己,建立自信。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孩子从小就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竞争和考试。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学而思”事件,就是急功近利的典型。学而思的疯狂以应试教育为宏观背景。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中,家长懵懂无知地意识到,必须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格局作斗争。某种程度上,学习和思考成了他们的生命线。学习和思考的疯狂,其实反映了教育体制的弊端。为了考一个好的初中,孩子们必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这些培训机构的整个课程体系都是超前的,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在《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因为“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年前看起来像孩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结出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很快就会腐烂:我们会创造出一群年轻的医生和老态龙钟的孩子。”12岁以前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己,所以马乐认为学龄前的孩子不应该过早地被推向竞争的轨道。对于幼儿来说,竞争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那么面对不能接受失败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1。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哭,告诉他妈妈他现在很难过。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认为自己很有能力,无所不能。同时,他们的自尊心也逐渐形成。他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所以一场比赛的输赢对他来说自然是大事。家长要正确理解“争强好胜”是一个正常成长的孩子的天性,教会他坦然面对失败和挫折,给他经历失败的机会,从而坚定自己的内心。
当面对孩子因为挫折而哭泣时,父母不能剥夺他哭泣的权利,更不能灌输哭泣意味着不勇敢、不坚强的意识。相反,他们应该让自己的情绪自然流露。
0-12岁的孩子在情感、心理、认知等方面都处于成长阶段,不完善,不成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最高层次,一个孩子必须先成为一个完整的自然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成年人认为不哭是一种强势的表现,应该是人在自我实现后,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平静地接受自己和外界的一种状态。所以,家长不必压抑孩子的挫败感和抑郁感。只有让自己的情绪正常流动,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坦然面对,成为一个内心和外表一样强大的人。
2。父母让孩子经历失败和挫折,让孩子知道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要告诉孩子,比赛有输赢是正常的。也许失败一两次他还是接受不了,但是经历几次他就会明白,这就是生活的真相,生活并不完美。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通过实践经验进行学习。这个认知理论同样适用于孩子学习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所以,家长不要剥夺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不要刻意让孩子处于竞争中,不要迁就孩子在生活中的不合理要求。
对于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要坚持“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的原则,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谦让,豁达。
3。不要刻意制造挫折,走出所谓挫折教育的误区。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锻炼,制造很多人为的挫折,或者故意让孩子在贫困中成长,或者过早地让孩子“独立”,而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
孩子的成长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我们只需要把生活最真实的样子呈现在孩子面前,就能培养出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人为的失败只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
故意穷,只会培养出一个自卑贪婪的孩子。如果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就会在冷漠、没有爱的环境中成长。
自我意识越完善的人,越懂得接纳自己,尊重生活的不完美。我们知道0-6岁孩子最重要的任务是创造自己,安全感是孩子自我实现的心理基础,而父母的爱和支持是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来源。
所以马乐认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一个充满爱的自由的环境是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基本条件,人为的挫折只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我很享受这种半夜码字的感觉,因为只有繁华落尽,乌云退去,我才能沉思人生。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摆脱浮躁,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从而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无论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失败,都不要忘记,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而不是结果。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写,“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永远不能被打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