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讲理的时候,总能温柔的对待孩子,但事实是,不讲理的时候,孩子不配合。他们要么大声哭,要么转身就忘。他们越跟孩子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父母应该怎么做?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孩子为什么听不进道理?
孩子更在乎感知
孩子对事物的解读能力不强,但感知能力强。孩子可以通过父母的表情和言语来判断父母对自己的看法。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当父母认真讲道理的时候,孩子看到的是一张没有温度的脸,说话生硬,更像是“命令”。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再好,孩子只有一种感觉:“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我还没冷静下来呢
人的情绪会先于感官发展,所以父母和孩子都会先有情绪爆发。如果在他们和孩子冷静下来的时候,不能互相交流,那只会是一次不愉快的谈话。
这个时候,再多的道理也无济于事。孩子只会感到厌恶,加剧不良情绪的焦虑和放大。
孩子心情不好,记住3点很重要
理解情绪
孩子犯错后,恐惧、紧张、愤怒等焦虑情绪同时存在。他们需要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吵闹、沉默或者哭泣。父母最重要的是先平复孩子的情绪,再和孩子沟通会事半功倍。
安抚孩子的情绪。有时候可以是一个动作,比如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一个抚摸。有时候是一句话,比如我知道,我认识你等等。这些行为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和关心。关系是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因素。
当与孩子的情感关系拉近时,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接受,并与父母产生共情,从而为接下来的交流做更好的准备。
学会倾听
很多时候,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靠父母的“自说自话,自唱自和”。孩子沉默或者心不在焉,懂或者不懂。沟通需要双方共同表达自己的观点。家长要在平复孩子的情绪后,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也许孩子只是出于好心,结果“无济于事。”可能孩子不讲理,和其他孩子发生了争执。这些要从孩子的表情中了解清楚。家长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如何引导孩子纠正自己的行为。
更正错误
听完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你可以引导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强调他们的感受,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
比如孩子抢玩具,家长可以说:“玩具很好玩,但是前一个孩子还没玩够。如果是你,别的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会难过吧?”只有让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承担后果,孩子才能更好地纠正自己的行为。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爱是一切的基础。当父母能学会爱和理解孩子,接受孩子的情绪,温柔而坚定地让孩子学会成长的道理,努力向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