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初一,我还保持着送她上学的习惯。有朋友说她都这么大了,你还担心什么?你就这么舍不得放下孩子的成长吗?
我觉得他们误会我了。我送女儿上学,不仅是陪她散步,也是陪她说话。
从怀孕到现在,我一直把她当成一个互相交流的对象。
一岁前,我跟她说了我的心情,我的状态,我的感受。她会说话后,我就把她当朋友,认真和她交流。
三岁上幼儿园是一个痛苦艰难的阶段。早上起来,女儿知道自己要上幼儿园了,看起来很难过。我故意表现出不在乎她,就收拾东西出去了。女儿憋了很久的眼泪终于开始往下滴。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手指放在她的掌心,按了三下。她哽咽着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我刚刚给你发了一封“我爱你”的电报。她立刻用小手在我手里按了四次“我也爱你”。我按了她七下手掌,告诉她“妈妈很爱你”。她马上在我手心按了九下,让我猜,我猜不出来。她骄傲地说:“我也很爱你。”我们发了电报,不知不觉,幼儿园到了。一路上她都很好地调节着自己的情绪。
小学毕业后,每天送她上学的路上,我们聊的更多。为什么花是红色的,草是绿色的?有什么科学道理吗?为什么学校强调纪律和规矩?为什么孩子们会以加入少先队为荣?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定义是什么…
一路说的话太多了。经常到了学校门口,留下悬念让下次分解。小学六年,我们聊了很多。
就我而言,倾听和倾诉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开学前的路放松了她的心情,也是她在学校一天学习的一种精神支撑。
初中以后,学校,老师,同学都变了,熟悉的环境也没了。唯一不变的是,我和她早上还是手拉手去上学。在上学的路上,我会遇到很多同学,有来自父母的,也有来自家长的。没人送,就默默去吧。有人送了,家长和孩子也默默离开了。只有我们两个人,手牵着手,边走边聊。
每天早上醒来,我们成年人面对着一天繁琐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从梦中醒来的好心情顿时受到影响。孩子不也一样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迷茫和羞涩,年轻人对情感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欲望,想要倾诉和保持神秘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都需要我们成年人正确引导。
上学路上,我和女儿无话不谈,从职场到学业压力,从大自然的奥秘到生孩子,我们分享着烦恼,也分享着快乐。在和女儿聊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她的语气、态度、好恶、情绪,可以引导她正确处理迷茫的情绪,引导她复杂的思想。
送孩子上学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种策略和手段。每天上学路上的陪伴,不仅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亲密,也让孩子在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更快地调整情绪,更容易接受他人,更快地融入新的集体,尤其是对我个人理想化的共同成长。
理想化的共同成长,对父母自身的学习和后续有着重要的意义。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怎样才能平静的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日子?
送孩子上学,你不只是陪她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