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你的朋友圈可能已经被央视的一部纪录片刷屏了,《镜报》。这部酝酿10年、制作2年的纪录片,讲述了三个家庭因为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无奈将孩子送到特殊学校“改造”的故事。
在很多人眼里,他们都是贴着“不听话”、“叛逆”标签的“问题孩子”,与“好孩子”无关。
但是,教育心理学家发现,很多焦虑抑郁的患者,小时候大多是乖孩子。他们习惯了取悦别人,承受着不属于他们的压力。当他们的不满达到容忍限度,就会发展成“问题儿童”。
生活中,你可能会在出门前告诉孩子:“听奶奶的话!”经常听到这样的赞美:“这孩子真好,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
看来“乖”才是好男孩的标准。
如果你这么想,心理医生会给你泼冷水的。
孩子太优秀不是好事
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树,自然会茂盛,而用篱笆围起来,虽然外表符合预期,却压抑了很多成长的力量,甚至造成内伤。
和熊海子相比,好孩子的弱点可能更“致命”:
做别人的配角
2016年,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200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症”。他们不爱往前冲,愿意做别人的配角。
只有诺诺,没意见
好孩子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长大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
如果父母一直否定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不让孩子尝试和冒险,孩子会逐渐变得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缺乏乐趣。
表面聪明,内心叛逆
有些孩子为了讨好父母,压抑自己的情绪,违背自己的意愿。当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更容易叛逆。
不听话的孩子也很可爱
教育心理学家说,太听话的孩子虽然会顺利成长,但往往会变得平庸,成为配角。
对于那些敢于和父母顶嘴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叛逆和质疑精神,往往是他们为了取得优秀和成功所需要具备的品质。
其实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发现孩子的天性,尊重并给予孩子发展的空间空,让他们发挥潜能,绽放美丽。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被带到这个世界上,和他一起体验这个世界和他自己。
看孩子是平静的,开心的,满足的,还是胆怯的,不甘心的,讨好的,努力的。
如果是前者,不用担心;如果是后者,要注意解放束缚孩子的枷锁,不要让他太“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