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内驱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记得收藏~

激发孩子内驱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记得收藏~,第1张

激发孩子内驱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记得收藏~ 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非常高兴。第二天他们还是来了,照常玩。老人又出来了,给每个孩子5分钱。五分钱也可以。孩子还是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每个孩子2分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只要2分钱。你知道我们有多努力吗!”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为他演奏了!

有人用这个来说明奖励可以鼓励孩子的行为,但是很难解释。毕竟孩子们一开始也没拿什么钱,嬉闹的很开心。第三天有每人2分钱的奖励,但是他们气的不想玩了!

那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背后隐藏着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奥秘。

听起来有点虚拟的“内在动机”[h/]

说的其实是三种心理需求

与此相对的,是外在动机,即做事有一个外在的原因,比如做一件事是为了得奖/升职/拿高分,做一件事是害怕惩罚,等等。

爱学习的孩子,我觉得,都是因为内心的动力。即使没有外界的要求或奖励,他们对学习的热爱也不会消失。那么,如何激发孩子产生内在动力呢?不得不提德西(右下)和瑞安(左下),两位对当代动机理论影响巨大的心理学家。

他们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儿童,都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归属感(relative)、自主性(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满足了,内在动力就会提高。

第一种心理需求是“归属感”,是指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想象一下,你小时候上过兴趣班。如果你做得好,你的父母会爱你的。如果你做得不好,你会被他们拒绝。兴趣班还能有兴趣吗?

第二种心理需求是“自主感”,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我从巧克力罐里拿出一颗给他。他不想要,只好自己在巧克力罐里摸。最后,他心满意足地挑了一个。虽然罐子里有很多巧克力,但对我来说,它们看起来都一模一样,没有一个比其他的大。他能摸到什么?但是因为他有选择,他自己决定。很酷。这是孩子独立需求的体现。

选巧克力这种小东西没问题。其他事情可能会困扰父母。比如孩子弹钢琴,坐姿和动作都不对。如果他不乐意纠正他,该怎么办?

有时候弹钢琴的时候,儿子的身体是歪的。他妈妈提醒了他几次,他都不高兴。他妈妈用手机拍他弹琴,弹了一遍,让他自己看。通常,他厌倦了笔直地坐着。有了视频,他也想在镜头前好好表现,放几遍。他还发现,当他斜着坐着时,他的演奏不如直着坐着时好。下次他会坐直,他就不会不高兴了。

儿子用左右手同时弹奏一首新曲时,经常忘记换手,弹错音。他妈忍不住马上纠正。他喊道:“弹钢琴时很难换手。我连打几次都不行!”他妈妈说:“刚才学换手玩音乐有点难。你还记得你刚开始弹钢琴的时候,你的手势经常出错吗?后来练了小猫跳,我就学会了,也玩得很好。”

后来他妈妈和钢琴老师商量了一下。下一次学钢琴的时候,她录下了老师的示范演奏。播放前,她让儿子再听一遍。她一听到不对的声音,就可以马上停下来。一起看音乐,让儿子在要换手的地方画个记号...我妈不干预,只是在他身边视频。

父母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做法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行为的配合程度提高。所谓的教育,就在于这些困难。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感,不是让他们一个人,而是让他们觉得在可能的时候可以做出选择。

最后一个心理需求很关键。就是“胜利感”,就是孩子认为自己能行。比如“我会画水粉”、“我会滑冰”、“我会和伙伴们一起搭乐高积木”……

比如小孩子玩网页小游戏,大部分都是输的。为什么他们还喜欢玩?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游戏提供了及时的反馈,让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升!(上次打了580分,这次考了800分!能力感提高)

不是不能给孩子物质奖励

但是要看情况

Deci和Ryan认为,只有满足了这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孩子才能从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相反,原来的内在动机也可能变成外在动机。

这就是我们开篇故事的奥秘。

孩子本来就是给自己玩的——有自主意识。玩既是过程也是目的,是自己决定的。甚至你可以想象,如果老人出来制止他们,“不要吵了!”孩子很可能会想:“不!”“为什么?”更刺激。

然而,一旦他们满意地接受了老人给的每人1毛钱的奖励,内心就反了。第二天,他们在奖励处嬉闹(为了外部奖励,而不是自我决定)。他们的自主意识下降,嬉闹变成了某种表演(不是发自内心的),而表演就是为了得到报酬。这时候就变成外在动力了。

为别人表演?多累啊!居然对方连续两天擅自降低“奖励”。难怪孩子们会生气:

“一天只要2分钱。你知道我们有多努力吗!”

那么,物质奖励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吗?有可能,但前提还是要看这个外在的奖励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如果对孩子来说,奖励意味着父母的某种操纵,“只有你...可以……”,孩子的自主感降低,控制感增强,确实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

但是,如果物质奖励代表了某种荣誉或者对自身能力的肯定,能够强化孩子的能力感,比如参加学校航模比赛获得800元的奖金,并不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

所以家长朋友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避免给孩子物质奖励的“陷阱”:

1。描述性的鼓励比一般的表扬或奖励要好。提供更多关于成就-能力感的信息。

不太理想:

A.还不错!还是很棒!——很容易失败,即使听了很多好听的,也没有感觉。

B.你作文多写50个字,爸爸奖励你2块钱——很可能是孩子为了赚钱去补字数,这并没有提高你作文的质量。培养的是“外在动力”。

更好的做法:

“嗯,第一次在你的作文里看到地球和月球绕地球转的类比。我觉得很生动。”

2。小心“如果...然后……”和“只有……”

如果用的话,尽量降低操控的语气。反而有利于增加孩子对父母和孩子的理解、认同和情感联系。比如孩子有时候早上起不来,会迟到……

不太理想:

“如果你早起按时到校,那我就多给你一个小时的上场时间。如果还迟到,就不用打游戏了!”

更好的做法:

“如果你起得早,按时到校,我就可以早点在家买菜做饭。如果早点吃饭,晚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今天我把你送到学校后,时间还挺早,上班的路也没那么挤。谢谢你这些天起得这么早。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表达自己,他们会更有成就感。

父母用监控,不信任孩子,想办法控制孩子。孩子缺乏归属感和自主性,总好像觉得背后那双锐利的眼睛在监督自己,或者给自己定个期限写完“我写完就检查!”说说吧,还是强调社会攀比,经常说“你怎么总比邻居小明做得差!”……这些做法也不利于孩子的自主意识,不利于内部动力的形成。

3。孩子做的时候,可以用“特别庆祝”的方式给予正面反馈,避免负面影响。

庆祝的好处是意外的惊喜。孩子下次就不会觉得自己做了,自然会有奖励(避免“如果…………”)

举上面的例子:“这一周,你早早起床,准时到校。林老师也很惊讶。今晚我们看一部动画片庆祝一下吧。”

4。让孩子参与到约会和谈判中,给孩子尊重感,以及自主感,这也有助于形成内在动力。如果孩子自己提出建议,用自己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得比原计划更好,自然更有利于内部动力的形成。

比如一个12岁的孩子参加10公里马拉松,按照约定可以奖励一辆普通的山地车。孩子说:“我能先不做吗?两个月后,如果我能跑完21公里多一点的半程马拉松,你能奖励我一辆**牌的山地车吗?”

行!为什么不呢?!!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意超越自己,得到更大的物质奖励。非常好。

最后,如开篇小故事所呈现的,如果孩子已经对一项活动有了内在动力,就没有必要刻意给予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反而可能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73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