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个家长的回应值得借鉴

“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个家长的回应值得借鉴,第1张

“妈妈,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这个家长的回应值得借鉴 经常有朋友有这样的困惑: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什么,劝也劝不住,不买就大哭大闹,撒泼打滚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即使孩子长大了,上小学了,甚至上中学了,一样要面对这种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满足孩子欲望的命题。

家长觉得很尴尬。一方面,他们害怕满足自己的孩子,以后和邻居的攀比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不可控;另一方面,物质水平和生活条件其实也能让孩子满意,觉得心疼就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当我闭上眼睛回想发生在我孩子身上的类似情况以及我们的应对和解决方法时,我觉得非常恐惧,好像我应该在写孩子之前先写我们父母

别人有,我也有

几个月前,儿子跟我说:“妈妈,我们班好多同学用的是可擦笔,特别好看。我也想要。”

我说:“我们家有几支笔?都是很不错的。为什么会羡慕别人?而且,你们有些家庭可能没有!”

儿子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那好吧,我不要了。但是我们班的小Z说可擦笔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支,其他任何一支笔都比不上,班里很多孩子都有,只有我们几个人没有。”

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身体充满了无处发泄的无穷力量。我的儿子怎么会没有其他孩子有的东西呢?这太可悲了!

于是我赶紧打开电商网站,让儿子在大量图片中指出是哪一张。他立刻认出了它,然后惊讶地问:“我能要一个绿色的吗?”

“一个?你同学有几个?”我问。

儿子想了一下说:“小Z有三个,其他人好像都是一个。”

我说:“那不行。我们买一套吧,10件一件,各种颜色都有。有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我买了一百多块钱的全套钢笔。收到的那天,孩子开心的写着,擦着。第二天,他把整套带到了学校。过了三五天,笔就被扔家里到处都是。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除了一直坐在文具盒里的绿色,其他九个完全不见踪影。问我儿子,笔呢?

他说:“不知道,反正找不到。”

我老公非常不赞成我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从一开始,他就劝我不要买。就算没必要,也是按照孩子的意愿买一个就行了,不然可能效果不好。

我在念叨:“你不懂,买一套包邮。如果只买一个,再花一个运费就太傻了。”

其实我内心深处很清楚,别人有的我不要,儿子不要,因为那十块八块的运费。

我老公一向只表态,不干涉内政,买不买由我决定。但看到儿子没那么珍惜那一堆容易到手的笔,最后难得的是他想要的那支绿色的。老公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然后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郑重其事地让我们给他买个手机。他才一年级。他为什么需要手机?他说,因为班里两个同学有自己的手机,几个同学有自己的ipad,都是自己用的,想干嘛就干嘛。

我没有马上答应孩子。那天晚上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我说:“别人有,我们也可以有。不就是个手机吗?我们给孩子买一个吧。”

还是老公提醒我“你能不能理智一点?孩子不能想都没想就答应,让他们理清思路,为什么要,要做什么,有没有必要。不然你现在还买得起他要的东西。以后他要的超过你能承受的,你怎么办?”

他的父亲是校长

为什么我爸爸不是

于是我像一盆冷水醒了过来。就算我再理智,在儿子和面子面前还是会迷失!

这不禁让我想起刚毕业在大学工作时的一个同事。

她的孩子在我们大学的儿童幼儿园里是中班。有一段时间,每周一早上,她带着黑眼圈疲惫地去上班。这完全不像只是过一个悠闲的周末。有时候她早上只是趴在桌子上睡觉,我们都好奇地问她,她周末去哪里做长工赚外快?

她心疼的说,唉,周末我们去了野生动物园。开车三个小时到了南城,最后我们进了公园,孩子在车里沉沉的睡去。走了三个小时后,我开车回来,我累得像条狗。

起因只是幼儿园里有些孩子去动物园了,她女儿也要去。

过了一个星期,她说周末去香山了,因为别的小朋友说去看红叶了,她女儿也要去。长途跋涉,来回五个小时的车程。中途下起了大雨,我去看了看红叶。根本没有红叶,我就出丑了。

又过了一周,她说周末飞三亚来回,机票贵到伤肝。再说过两天回来有点烧钱,但是别的孩子去三亚度假了,女儿羡慕的哭了。他们一走到一起,就走!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某个星期停了下来。那个周一,同事们神清气爽的来上班,仿佛脱胎换骨。

我们过去常常问她周末去哪里了。她说她哪儿也没去,她女儿也没出去。相反,她提出了一个无法解决的要求。

因为学校的幼儿园是儿童幼儿园,老师的孩子,领导的孩子都会有。这次同事的孩子把请求的句式改了,从“某某去动物园了,我也想去”“某某买了新衣服,我也想买”改成了“某某的爸爸是校长,我要爸爸也一样”。

同事说,当他们最后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才意识到不应该只是那样满足孩子。富家女肯定不是这么有钱的方法。所以他们对孩子们有意义。虽然他们花了一段时间消化,但最终还是回到了理性的轨道。

换车!孩子,坐这车太尴尬了!

如果你觉得这位同事的例子很极端,那么我可以举出更多实际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我们从来没有想过问题出在哪里。

我有一个朋友,他把孩子送到了帝都的知名学校。很快,他给我老公打了电话。因为我老公是个大车迷,对各种车都很有研究,所以他让我老公去问问他的工作人员换个贵一点的车,哪个好。

老公不解的问:“你的车刚换过,挺好的。为什么又改了?”

朋友说:“孩子不好意思坐那辆车。他每天都在离学校稍远的地方停下来,然后走一小段路。”

老公对我念叨,“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很不可思议。孩子多大了?他羞于开家里50多万的车。等他将来要别墅要跑车的时候,他爸妈不准卖血?”

满足了孩子的欲望?

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是我们的教育有问题还是我们自己有问题?

当我们满足孩子各种攀比的要求时,嘴上说的好听,其实内心深处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和好胜心吗?

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看到过张吴所拥有的,而又羡慕或极不情愿地表达出自己想要拥有的?

再说一个简单的心理学,看看你有没有。我们有多少人,看到别人送孩子去学游泳,会不顾孩子怕水的天性,送孩子去游泳;看到别的孩子弹钢琴,你会给自己明显五音不全不喜欢音乐的孩子买一架钢琴。别人看到自己给孩子买了一些教育资料,就可以买回来囤积,不管用不用……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我都害怕不如别人。

这不也是赤裸裸的攀比吗?听到看到的孩子不会记在心里,照着做吗?

关于这一点,我和老公和孩子谈了很久。

首先,我们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努力。爸爸妈妈也努力赚钱,让他们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有给他和他妹妹买吃的,穿的,玩具。一切都是空空谈没有自己的努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愿意尽力满足他一切在正常合理需求范围内的要求。毕竟,当父母有了孩子,他们希望孩子得到很多快乐和很多爱。物质上的满足,某种程度上也是提高幸福感的途径之一。

这种所谓的合理要求,比如孩子看到同学买了新书包想要一个,而他的旧书包此时确实需要更新,可以在可控的价格范围内给他最大的决定权。

另外,对体验课也有要求。比如别的小朋友去哪里玩了,或者吃了什么好东西,他出于好奇想去尝尝。然后我们会酌情满足他,不一定抄袭,只要让人觉得开心就好。

对于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我们会跟孩子说清楚,每个人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自己想要的一切。同样,你所拥有的,别人也无法获得。所以,羡慕是相互的。只有珍惜你所拥有的,你才能快乐地生活。

如果到时候孩子还是接受不了,我们会耐心的和孩子讨论他的理由,看看能不能通过一些条件或者替代方案来协调事情,达到我们的愿望。

没想到儿子很理解的说,

“我明白。我们过去常常讲小动物的小怪物的故事。他有一个新同学,家里有大房子,上下学有班车,玩具无数,还有一个超级好的女佣。小生物特别羡慕他。

但是他去小克里特尔家做客的时候,很羡慕小克里特尔的家人,羡慕和他一起玩耍的妹妹,羡慕他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所以,就像小动物一样,我爱我的家人,我的父母,我的祖父母,我的外祖父母和我的妹妹最珍贵的东西。"

这句话给我和老公带来了眼泪,老公甚至跟我开玩笑说:“你看,我儿子的觉悟在你之上。”

是的,任重道远。作为父母,我们也在逐渐学习的道路上。

我真的很喜欢

还是因为羡慕

刚写完这几个字,拿起手机扫了一眼午饭前和老公的微信聊天,突然哈哈大笑——好羡慕好朋友又去哪里度假了,老公决定——“我也带你去。”

真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免俗。看到别人拥有的,做过的,要去的地方,我们都很羡慕,想和别人一样。这些都是人的正常需求和表现。大人都是这样,但是如果孩子一直不出现,我们会觉得不正常。

所以,不让孩子看别人有什么,想要什么,其实是相当不人道,也很难实现的。但是,我们会提醒孩子,告诉自己,无论我们想要什么,做什么,都要问问自己,是真的喜欢,还是只是羡慕别人。

如果前者在你的能力范围内,那就去吧;如果是后者,那就真的没必要了。

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帮助人们判断和控制自己的物欲和虚荣心。如果他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别人拥有的东西,只想着输给别人,自己买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贪婪,越来越不满足。

愿与孩子和家长共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7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