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说孩子抢玩具,大人最好不要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我觉得听起来也有道理,但是被抢宝宝的妈妈应该会很难受,说我们“站着不疼”?
而且,如果让孩子自己解决,是不是胆大的孩子永远是赢的那一方,而胆小内向的孩子永远是最后让步的那一方?这会不会让赢的孩子以后更渴望抢玩具,而退让的孩子一直有被抢玩具的负面经历?
曾经看过一个妈妈写的文章。大致内容是,小区里有个孩子,总喜欢抢别人家孩子的玩具,把别人家孩子弄哭了。有一天,她自己的孩子哭得很伤心,因为玩具被那个孩子抢走了。这位妈妈忍不住在微信上吐槽:“一个总喜欢抢别人玩具的孩子,一定有问题家长。以后他遇到这个孩子一定要绕道走。”
其实看完这篇文章,我当时很惭愧,因为那时候大哥(小宝子)每天被奶奶带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玩,必然会发生“抢玩具”事件。1岁5个月,壮如猛虎,10个月就能走路了。他的动作也很灵活麻辣。奶奶说他经常把别的孩子弄哭。哪怕是一个他自己也有,但是放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看都不看的玩具,如果出门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一定要伸手去抢。
我一直在跟我奶奶说要制止小宝子,不要让他抢其他孩子的玩具,但是我一直没太当回事。直到一个周末,我一个人带他去小区操场,那里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瑜伽球。他已经拿了一个,抱在怀里玩。看到别的孩子要抢走另一个,他居然又一个跨步冲上去,冲到那个孩子面前,一把抓住另一个,左手右手都抱在怀里。完全是熊海子不讲理霸道的形象!
作为一个母亲,我很尴尬。我觉得特别对不起我的专业,特别对不起我的导师!
1.5-2岁的宝宝心理发展真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什么都会叫“我的!”虽然气质特征不同,但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一样。有些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是“熊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抢。有的孩子“窝里”,家里什么都是他们自己的。当他们和其他孩子一起出去的时候,会收敛很多。他们要么想安静,要么就敢拽着妈妈的胳膊哭。
但是,作为一个儿童发展心理和行为的“砖头专家”,我得做点什么。以前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理论。本来难得有个宝宝给我练习,不用担心家长的不理解和质疑(这里可以忽略宝宝爸爸的意见)。多好的机会啊!
综上所述,我大概做过以下四件事。现在包子虽然还是皮的,但是好像已经不“熊”了,哈哈!
第一步教会娃“所有权”的概念我的小包子同学属于运动语言发展比较高级的那种。那时,他能说简短的话。于是,我开始在家里和他一起加强以下词语的应用:“包子的”、“我的”、“别人的”、“没有”、“没有”,让包子初步了解物体所有权的概念,让他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他。
首先要从家庭成员的生活用品入手,从衣服鞋袜到喝水的杯子吃饭的碗,再到毛巾牙刷。比如我们买了不同颜色和字母的杯子,告诉他哪些是小宝子的,哪些是家里其他人的。每次我们用杯子的时候,我们都会向他强调:“小宝子在喝他自己杯子里的水!”
重复几次后,小宝子很快学会了物品归属的简单表达,我偶尔用他爸爸的水杯喝水他也会跳出来纠正:“不!是爸爸的!”
第二步教会娃“交换”的概念
在了解了对象所有权的概念后,我着手教小宝子“交换”的概念和操作。
小宝子同学爱喝果汁,但我们平时严格控制,所以喝的很少。这一天,我买了一小瓶果汁回家。哇,小包子眼睛一亮,直接跑到我面前伸手去拿。我没给他,他说:“是妈妈的!不是包子!”小屁当然不肯,一直伸手去拿,嘴里喊着:“小包子!小包子!……"/h/]
我觉得差不多够了。还没等他发脾气哭出来,他就指着手里的玩具说:“换!”然后我接过他手里的玩具车,递给他果汁。虽然他不愿意把他的车给我,但很明显,那一刻果汁更有吸引力。
这种交流训练进行了几次,一个小包用的很熟练。只要你看到他要的东西在我手里,就一定要找他的一件物品来交换。
于是,我们决定把这种交换策略运用到他和孩子的关系中。我们带他出去玩,会带一两个他自己心爱的玩具。如果他看中了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或者其他小朋友看中了他手里的玩具,我会引导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着玩,基本解决了直接去抢其他小朋友手里玩具的问题。
几次交流成功后,他尝到了甜头。有一天,他又看中了别人的玩具,但是那天我们忘了带他自己的玩具。然后看到大哥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找了一根小树枝,递给别人说:“哥,换一根!”有趣的是,交换是成功的...后来,他还分别尝试了小叶子和鹅卵石...
也有交换成功的时候,但是因为他理解了对象所有权的概念,虽然会委屈的跟我说“妈妈,他不会换的……”(这里语气跌宕起伏),但是他不会上前抢。我一般会跟他说:“我弟弟的玩具他现在想自己玩,但是不想跟你换。”否则,我们过会儿再试一次好吗?“那么过一会儿他会再试一次。如果最后交换失败了,他会哭,会伤心。我会抱着他离开现场,陪他安静,然后告诉他,“哥哥真的很喜欢自己的玩具。下次带别的玩具来试试吧!"
第三步关于分享的绘本
前两步主要针对的是包子本身和孩子自己的物品,那么如果是公共物品呢?这涉及到分享的概念。我个人一直认为个人物品的分享应该建立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对成年人来说不应该是强制性的,但公共物品的共享应该是必要的。
首先我找了几本和物体归属有关的绘本,包括:安娜·康的那是(不是)我的,舒塔克拉姆的我的!雪莉·贝克尔的《我的!我的!我的!”等等,让小宝子初步理解基于物的所有权的共享概念。
有些家长可能更喜欢中国的绘本。说实话,因为不在国内,我们看中文绘本的不多,但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好像下面两本翻译的绘本书评都不错。你可以找找看:日本太郎三浦的《这是我的》,美国利奥?莱昂内尔的“这是我的!》
第四步现场实际操练公共物品的分享
我住的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有专门的儿童区。在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火车桌,上面有木制的火车轨道和许多小火车。每次小宝子去那里,都会抢着找几辆自己喜欢的小火车去玩。有时候,有些孩子来晚了,火车桌上的火车已经被先来的孩子瓜分了,但他们又渴望玩得开心。
这个时候我一般会跟小豹子说,他一开始很难跟那个小伙伴共用一两辆小火车,因为他一般手里拿的都是他最喜欢的。我会把他拉到一边,告诉他:“这些火车是图书馆的。它们是给孩子玩的,不是小宝子自己的。那个孩子没有他们,很难过。”平时包子会拿出一两个小火车来分享。
有时候我们去的晚了,小宝子会在我的鼓励下问手上火车多的小朋友,能不能分一些给他。平时其他孩子的家长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分享,所以基础小宝子的每一次尝试都是成功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