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该怎么办?

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该怎么办?,第1张

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该怎么办?

很多妈妈回应,“其实我也知道,孩子的要求有时候太多了,没法答应。”但你不同意,他就发脾气,又哭又闹,停不下来。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生气和愤怒是幼儿时期常见的负面情绪,因为生气和愤怒的能量更大,破坏力更强。与婴幼儿的悲痛相比,愤怒和愤怒更容易引起大人的注意,引起亲子矛盾。

当孩子情绪来临时,给空和渠道让孩子发泄,往往比大人单方面的疏导更有效。

同时,这种“付出”不仅需要空而且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勇气。当大人放下心事,鼓足勇气给孩子提供一个宣泄情绪的空间,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突然发脾气是孩子成长发展的正常副产品,是孩子和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所要付出的代价。作为父母,你真的应该多了解一些应对策略。

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成长中的孩子总会尝试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出了问题就大喊。

孩子这个时候最需要帮助。把父母的孩子发脾气当成和他建立亲密接触的机会。通过帮助孩子摆脱困境,你会在他心中建立权威和信任。

伸出手去帮助他,给他安慰,对他说“没事的”,引导他去完成任务中比较容易的部分。

但是,你千万不要保护你的孩子不受任何挫折,因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遇到过一些问题,他永远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父母溺爱的结果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宝,孩子都是小皇帝或者公主。所以只要是宝宝要求的,父母都会尽力满足。是父母的纵容让孩子变得任性。如果孩子的需求一次得不到满足,他就会不高兴地发脾气。这时候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妥协,孩子就会尝到发脾气的甜头,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也会用发脾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缺乏安全感

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还有对安全的需求。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如果被父母忽视,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会感到不安,甚至害怕。他们会忍不住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被挫折困住
婴儿有一种天生的求知欲,他们从出生就一直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难免会犯错,也会感到焦虑和屈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愤怒的形式爆发出来。

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宝宝慢慢长大,逐渐对一切都有了自己的小想法。他们喜欢表达这些想法。如果父母在告诉孩子的时候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会让孩子很生气。

身体不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孩子还小,有时候不知道怎么表达身体不适。也许有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这时候他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发脾气直接表达出来。

父母错误示范

婴儿渴望知识。他们通过模仿和周围的一切来学习。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所以喜欢先模仿父母的言行。如果父母脾气暴躁,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火,孩子也会效仿。

饮食结构不合理

据相关研究,坏脾气是吃出来的。如果孩子偏食,如甜食、肉类,会在体内积累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血液中的儿茶酚胺也会升高。这些变化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

先天气质的影响
婴儿先天气质不同,行为反应也不同,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其中有一种胆汁质,典型特征是情绪外露,脾气暴躁。

孩子带着情绪来到这个世界

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伴随着“哇哇”的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在婴儿的啼哭中,有一种对陌生世界的恐惧和焦虑的自然表达。

新生婴儿与母亲分离了。从表面上看,他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但是,在心理层面上,他还远远没有独立。他不知道什么是“我”,他妈=我。他在心理上还是和母亲是一体的,通过母亲来感知自己,也就是常说的母亲是婴儿的镜子。但是,婴儿毕竟不是单独和母亲在一起的,所以他的感受、情绪和需求是被母亲认可和理解的,并逐渐分化为“我”。

婴幼儿有很多自己处理不了的原始情绪,自己也处理不了,受不了。这些情绪很容易让孩子瞬间陷入崩溃的状态。他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不断学会包容和处理负面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婴幼儿是情感的囚徒。

婴儿有很多原始的焦虑,这些焦虑是他们自己无法处理的,需要扔出去寻求帮助。这个人自然是母亲。

母亲的“容器功能”

“情绪消毒”婴幼儿

婴幼儿在处理不了情绪的时候,会有一种崩溃的感觉。通过他自己的情感表达,会唤起成年人,尤其是母亲的类似体验。通过接受(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和处理孩子投射的这些情绪,然后把处理后的情绪还给孩子,孩子会内化或理解自己原本投射的、无法处理的情绪,形成自己或他人的形象。如此反复,最终形成孩子内心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

母亲对孩子顽固性情绪的接受——处理——回归的过程,就像对有害的东西进行消毒一样,可以形象地称为“情绪消毒”。“情绪消毒”就是让不能忍的可以忍,让乱的不乱。

母亲消毒孩子情绪的内室空就像一个容器。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母亲的“容器功能”。

而如果一个母亲抑郁焦虑,情绪无法处理,她心里就很难有空的空间容纳孩子的情绪,也很难帮助孩子落实情绪消毒功能。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心烦意乱的时候,更容易对孩子发火。

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

让它变得清晰可忍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任何一件做不到的小事都可能让他体验到所有幻想遇到现实的挫败感。如果我们知道幼儿心里在想什么,我们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一天,儿子把心爱的奥特曼面具弄坏了。他用头蹭着我,愤怒而悲伤地叫道:“我的面具破了。”感觉天要塌了。同时他对我发脾气,好像是我替他打破的。

刚开始心情不太好,看到他发脾气就更不爽了。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已经容不下他抛出来的那种无法控制的情绪了,更别说治疗后还给他了。

我的反应是情绪化的,像个成年人的:“你自己打破的,我没有。你为什么生我的气?你没有另外一个吗?如果你喜欢这个,就试着去修复它。”听到这里,儿子更加沮丧,无法平复自己的情绪。他跳起来大叫:“坏了,坏了。”此时,我的烦躁上升到了一个层次,开始觉得自己不忍心爆炸。

此时,我意识到了自己不断升级的烦躁情绪。正如你在这里看到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而意识本身往往可以改变事情的方向。情绪一旦被看到,其力量可能会被削弱。知道自己的情绪可能和自己的情绪在一起。这样就在心里空出了一个空的空间,既能容纳孩子的情绪,又能消毒。

我愣了一下,把儿子拉过来,抱住他问:“你是因为不小心打碎了你心爱的机动奥特曼面具而生自己的气,难过,是吗?”突然,儿子张开嘴,哭得更伤心了。我让他在我肩膀上哭了一会儿。我知道这是一种被理解的哭,是一种被修复的哭。

这样哭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情绪渐渐恢复平静,我们俩商量着怎么修复面膜。修好后,他又戴上了,玩得很开心。

孩子未加工的情绪

会以变形的方式表达

孩子有很多情绪是很难处理的。有可能夸大他们的情绪,或者直接通过行为来处理。比如,无序行为,失控行为等。

成年人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经历了很多狂乱的情绪,内心很难处理的时候,往往会直接通过行动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比如我们说话的时候说不准,然后就打起来了。想想看,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来回走动,就能明白从情绪到行动的那一步。

孩子也有可能独自处理自己无法处理的情绪。就是我处理不了这些情绪,也没有人能替我处理,我就把它们收拾起来,塞在一个角落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这样,孩子无法体验情绪,但他一直都在。除了这些无法控制的情绪,他还充满了能量和激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成年人过于严厉,却缺乏情感和活力。这些被压抑的情绪能量常常表现为身体症状,如失眠、头痛、虚弱等。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有时候,仅仅是了解自己,就有可能拯救我们的心灵。然而现实是,原来的创伤是太久以前的事了,我们已经不知道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无端的爆发和莫名其妙的行为。

只是带着接纳的眼光去看,允许这些情绪可以帮助孩子感知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情绪时,情绪变得可管理、可控。

只有能体会自己情绪的人,才能和别人感同身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7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2
下一篇2022-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