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神话的基础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1968年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所学校,然后拿到了这所学校所有学生的名单。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部分学生的名单,并告诉学校,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具有很高的天赋,但他们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名单中随机抽取的几个人。有意思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确实远高于其他学生。可见,人的情绪和想法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人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敬佩、信任、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也是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期望效应”。
积极的预期让人往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预期让人往不好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个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能行,你就能行;说你不行,你不行”。
“说你能,你就能;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多简单。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行”,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夸孩子,像用催眠一样,随时随地,“你真棒”、“你真能干”、“你能行”。
“说你能,你就能;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也让类似的自尊运动在社会上流传至今,比如
在课堂上看到一些类似这样的片段:
一张海报上画着一只拍手,上面写着“我们为自己鼓掌。”
一个动漫人物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告诉大家“要养成爱自己的习惯”。
这种自尊运动也涌入了成人世界。销售人员的自尊运动,就是每天站在镜子前,对自己说“你很棒”“你很特别(如果每个人都特别,没有人特别)”来催眠自己。
“我们为自己加油。”如果真的不觉得自己做得有多精彩,为自己加油显然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当他们做一件简单的小事时,父母会说:“你真让我骄傲。”这种强加的掌声会让他们觉得很没有诚意,他们很快就会学会忽略这种没有诚意的恭维。
30年来,美国一直在努力推动孩子自尊的增强。如果真的有效,孩子的自尊心会不断提高,那么这项运动就可以被接受。但在那个“感觉很满足”养孩子的时代,一件惊人的事情正在美国孩子身上发生,那就是他们比以前更抑郁了。
“为自己加油”和“爱自己”也需要你真正感受到自己有值得鼓掌和爱的地方,而不是别人强加的。
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界和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马屁精”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学会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自我评价和自省。他们培养的是“他的尊重”,而不是“自尊”。如果是“何尊”,如果今天别人给你更高的评价,你会觉得很棒。如果明天别人批评你,你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自尊首先是由自己的内在标准建立起来的,而不是由外在标准强加的。如果父母天天说自己很棒,自己却不觉得自己很棒,自尊是无法建立的。
自尊与我们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快乐不是一种能与我们所做的事情分离的感觉。快乐就像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跳完舞后的感觉,而是跳得好的时候不可分割的成就感。
自尊,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100多年前就有一个公式:自尊=成功/自我期望。也就是说,我们获得的成功越多,我们的期望越低,我们的自尊就越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成功或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来提高自尊。
自尊心的提升,除了降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值,就像我们的父母经常安慰我们“妈妈觉得你这样做很好。”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真正的成功。工作上的成功和克服挫折会提高自尊心。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降低期望值,让孩子感到满足,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成功,如何克服挫折,比如如何学习,如何交友。
回到most文章开头提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不是简单地“说你能行,你就能行;说你不行,你不行”。但是当你说你能行,给你帮助和指导的时候,你会因为你的成功而提高你的自尊。简单地说“你很棒”不会让孩子成功,也不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