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小技巧?
朋友圈里流传过一个笑话:
“不谈作业的时候,妈妈善良孝顺,抱抱抱。说到做作业,鸡飞狗跳,尖叫着,逗得路人哈哈大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睡不着!一秒不离,二秒分道扬镳。”
很多家长在转发时感慨:太真实了,简直就是每一个尽职尽责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的真实写照。
你陪孩子写作业让父母这么精神分裂吗?这绝对不是陪写作业的正确方式。
有些家长不是陪孩子写作业,而是像监督者一样盯着孩子的作业。他们一直盯着孩子写字的手,说:“这横写短了”“别用那么大劲的橡皮”“又错了,为什么不想写清楚?”…
这种看似负责任的做法,其实是对孩子注意力的一种干扰。非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一个书呆子朋友曾经说过,小时候父母陪着他,他写作业的时候只有一个顾虑,那就是:父母什么时候走?
不用担心孩子做作业是陪还是不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riplett曾经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人在别人注视下的工作表现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更好。在他的儿童拉钓鱼线的实验中,也证明了当别人在场时,儿童拉得更用力。
不要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不要太介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巧。靠孩子的理解,什么都不管,几乎是不可能的。
家长要陪着孩子从学习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有用的东西。
陪伴是孩子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是在一二年级,尤其是开学的前两个月。
如果没有家长的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发展缓慢,甚至是坏习惯。与其以后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或者改正,不如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去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固定时间做作业的习惯。帮助孩子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养成放学回家后先做完作业再做其他事情的习惯。
[2]要培养每天复习、完成作业、预习的学习顺序。预习的重点是会提问,从而带着问题去上课;复习就是要找到薄弱环节,多花时间复习。
[3]要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独立做作业并不是说不需要家长陪同,而是要尽量做到有人陪同,不受干扰。
即使孩子在作业中犯了错误,也不要马上指出来。让孩子有自己的思考过程。作业完成后,需要家长检查时指出并给予指导。
[4]我们要培养整理书包的习惯。给孩子准备两个超级实用的小玩意,可以让书包整洁有序,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第一种是带拉链的信封。你需要买不同的颜色,每个主题一个信封。把各科相关的教材、参考书、作业本放在文件袋里,分门别类,整洁高效,不易遗漏。
第二本是参考书,里面有个口袋。用这个来存放一个学期以来的各种试卷再合适不过了。
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渐渐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会变得有条不紊。有序的学习生活会让孩子的大脑变得清晰,学习更加专注。
所谓陪伴,是指孩子的学习心情和状态。
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让孩子在快乐的心情中学习。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情绪能使孩子记忆迅速、牢固。
家长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达到良好的学习情绪和状态。
以背诵《论语》为例。一位妈妈为了让女儿背得快,前一天就查翻译,加强理解。第二天辅导女儿的时候,她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和孩子一起背诵。这不仅让她的孩子能快速背诵,准确理解意思,也让女儿越来越佩服妈妈。在你妈妈不断追赶你的情况下,你女儿拿东西的速度越来越快,父母也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而有的家长也是背着孩子陪着,却瞪着眼吵着:“快背,真笨,这些短句你背不出来”“再给你五分钟,不然我打你屁股”。孩子的心智一直处于防范父母的状态。最后和上面母女花的时间一样,但是达到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父母的作用是引导孩子学习生活良性循环。最好的办法是孩子去做,家长去观察,了解弱项,帮助孩子掌握方法,让孩子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尝到进步的甜头,这样才会越学越起劲。
陪伴的是孩子的学习氛围。
江洋先生提到了他女儿钱媛的教育:“我们从不训诫我们的女儿钱媛。当她看到我和钟书沉迷于读书,我们像猴子一样,跟随着榜样读同一本书,我们就渐渐开悟了。”
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陪伴孩子学习。我的一个朋友,教授,提到了他的母亲。他脑海里最深的画面,是她小时候的作业,妈妈在旁边做针线,灯下的安静,母女偶尔相视一笑的温馨。
想象一下,孩子在做作业,家长在玩游戏,看电视,刷微信,聊天。如果父母在工作,在读书,孩子一定会静下来。
家长和孩子应该互相监督,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总之,父母陪孩子做作业的目的应该是,现在的陪伴是为了没有陪伴的未来。
陪伴时,重点是培养基本习惯,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加强自我管理。这就是陪伴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