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一个场景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小时候奶奶带的比较多。每次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给我的回答基本都是“没什么原因,就是这样”,或者只是“因为我就是这么说的”。当小D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不会做这样的父母。如果女儿开始问“为什么”,我肯定会耐心解释,而不是拿着父母的帽子给她看。
然而,在D2一岁半的时候,我打了自己一个耳光。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
我们像往常一样完成了睡眠常规。上床后,小D突然站起来,一脸严肃的和我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妈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睡觉?”
--“身体和大脑需要休息”[h/]
--“为什么要休息?”
--“因为只有休息好了,才有精神继续打”[h/]
--“为什么我不能一直玩下去?”
--“那样的话,你会很累的”[h/]
--“为什么?”
--“因为人只是需要休息和玩耍的结合,所以不能一直玩”[h/]
--“为什么?”
——“没理由,你现在需要睡觉,我就是这么说的!”
更令人沮丧的是,我们每天晚上都有这样的对话。每天晚上,这个孩子都会问同样的无数个“为什么”问题,持续了几个星期。从开始的我努力说服,到后来我缩减到最后一句“没什么原因,这是我说的”,我就成了我奶奶。
当同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时,我才意识到,我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于是,有一天晚上,我静下心来,一点一点梳理小D问的问题。这才发现进入“十万个为什么”模式的孩子问的是真假问题。
“为什么”对知识的渴望
这一类真的是“为什么”。一般从2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多。这时候他们会问很多“为什么”,这是认知发展的一大进步。比如小D会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鸟会飞?”当一个孩子问这些问题时,我们知道她已经开始连接和观察她生活的世界。
这一点尤为珍贵,我们的父母一定要鼓励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面对孩子的“为什么”,父母需要打破一个神话,“不要追求做一个无所不知的父母”。很多家长在这个阶段感到压力太大,以至于很多孩子的问题自己都不知道,然后就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欲望。“有什么好问的?”
相反,我们这个阶段更需要孩子学习的是,即使不知道答案,如何找到承诺。比如我现在经常这样回答小D,“这是个好问题,但是我妈也不知道。我们去图书馆找些资料吧”。
你可以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到比直接给出答案更多的东西。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是家庭教育应该继承的。
一个4岁的孩子平均每天问437个问题。大家准备好,我可不能被自己吓到:)
寻求关注的“为什么”
第二个是假的“为什么”。分享一个我过去的反面例子。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小D隔着厨房门跟我说话:
-今晚晚餐吃什么?
-菠菜
-为什么?
-菠菜营养丰富。我们需要每天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来保持健康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身体需要这些营养
-为什么?
.。。。。
(我当时心都碎了)
孩子这种问题就像一个无限循环自动播放。不管我们怎么回答孩子,他们都不在乎这个回答合理不合理,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问,没完没了。后来我发现,孩子进入这种模式,并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更多的是想得到关注。因为只有这样一直问下去,我们才给孩子一个答复。
所以,每当我察觉到小D进入了这样的提问模式,我都会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忙,忽略了她。带着菠菜之类的问题,我会把火关小一会,然后走出厨房拥抱小D,然后说:“我们今晚要吃菠菜。小D还想吃什么?哦,我想吃面条。你怎么知道今晚会有面条?那你自己在这里玩,你妈妈给你煮面,你马上就有吃的了。”
对于这类问题,稍微改一下就好。当孩子觉得自己被重视了,就不会通过追着问题问来引起我们的注意。
抵制规则的“为什么”
这是第二个假“为什么”。就像我开头说的,这个睡觉的例子就是这种。小D并不是真的想要一个理由,而是对某个决定不满意。这是她试图改变我们想法的策略。作为一个开明的家长,我通常会觉得,当我花时间向孩子解释原因时,他们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执行。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不管解释多久,孩子都会不停地问“为什么”。并不是这个孩子故意针对我们。4岁前的孩子不具备“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他们根据自己的情绪和身体舒适度做出决定(感性思维)。
当我们试图和一个还没有能力的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孩子是不会被说服的。更重要的是,父母更容易被激怒,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孩子讲道理。我们花的时间越多,我们就越生气。“我跟这个熊海子说了那么多遍,她还是不听!”
这时候我会采取一种策略,就是提问反制客户,把球扔回去。比如像小D睡觉的问题,我们长期以来都是规律作息,有很好的睡眠方案,我也已经解释过了(这是大前提,下划线加粗!)。这时候我会问她“你觉得是为什么呢?”她常常会不情愿地说:“因为身体需要休息”,我会回答:“是的,就是这个原因。那么晚安!”
这种伪“为什么”的另一个策略是呼应情绪。比如有一段时间,小D早上会问我“为什么爸爸一定要去上班?”每次我仔细解释,她都会不停地问为什么。这时我才明白,她不是在问原因,而是在表达自己的失望。
后来我是这样回应的:“你是不是很舍不得让你爸爸去工作?爸爸也很不情愿。爸爸的桌子上有一张小D的照片,让爸爸在工作中想念小D的时候看看。d当你想念你的父亲时,你也可以看看他的照片。爸爸下班会回来,爸爸总会回来的”。
我说这话的时候,小D就不再问她爸爸为什么要上班了,因为她的情绪得到了回答。
孩子提出问题有好处,家长及时回应也有好处。但我们在回应孩子的时候,不要只停留在“解决问题”的模式,而忘记真正“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
下次你遇到十万个孩子为什么,不妨先问问自己再回应:孩子是在寻求知识、关注还是在表达情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