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活在故事里。
我相信每个人的童年都离不开童话、绘本、漫画。这些精彩的故事形式伴随着我们成长,成为童年的美好回忆。随着我们的成熟,接触社会,认识世界,开始接触新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别人讲给我们听的,比如小说、电视剧、新闻,有的是发生在我们自己的经历和参与中,或者发生在我们的家人、同事,甚至我们自己身上。这些故事,如《春风》和《雨》,润物细无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形成了今天的自己。
故事,孩子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窗口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Bruner)说,“讲故事是人们理解自己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方式。人们一直在故事中游泳。”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是有故事的人生。故事是人类经验的一般形式,是人们通过叙述认识世界的结果,是人类存在和表达的基本方式,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窗口。
有孩子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对童话、漫画等感兴趣。从小。他们不仅喜欢听故事和看故事,还会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儿童的普遍行为既验证了儿童的普遍发展规律,又代表了他们的需求,具有心理学意义。
孩子作为不成熟的个体,受困于自身的能力,故事几乎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在孩子的世界里,故事是不可或缺的。他帮助孩子认识外部世界,建立自己的世界,让孩子了解人际关系模式,学习和模仿故事中的行为,学会交流和分享。
帮助孩子更好成长的故事
故事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多作用。善用故事可以引导孩子在关键时期发展能力,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1。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
语言学习是从婴儿模仿父母开始的。但有些复杂的语言,尤其是语法规则、语言结构、逻辑,有时需要通过别人的叙述来学习,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通过故事,孩子学会认识世界,描述世界,表达思想。故事有助于儿童学习语言。
2。了解外部世界,构建内心世界
故事中体现的经验世界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背景知识结构。科尔·莱恩·伊根(ColeLaneEgain)曾经说过,“无论孩子们从第一个故事中获得什么,都会很快固定下来,并作为未来学习的模板。”。故事的这种体验模式为孩子认识世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体验支撑,是孩子快速成长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
3。促进儿童的情感和智力发展
智力是指人的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事创设的问题情境为儿童的智力成长提供了有意的刺激和间接的体验。不仅如此,故事还能点燃儿童的情感体验,使儿童在创造情境中融入情感生活,进而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情感世界。故事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可以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注意力的广度和稳定性。
4。促进儿童社会化
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本质是通过语言符号和行为使儿童逐渐接受社会规范、准则和价值观的过程,即使儿童逐渐熟悉、理解、内化和学会遵守生活游戏规则的过程。故事中,人和事的言行背后都有一定的社会规则规范和道德伦理价值。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遵守社会规范和待人处事,通过内化这些规则和价值观实现社会化。在故事中,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建立社会联系,发展道德观念,塑造性格等。听别人的故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不同年龄阶段的故事形式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不同年龄段适用的故事形式是不同的。以下是一些不同年龄阶段适用的故事形式,为家长朋友提供参考,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孩子的故事。
[0-2岁]故事形式:声音形式的故事
对于婴儿(0-2岁)来说,他们通过感知运动来认识周围的客观环境。由于语言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直觉动作思维的特点,婴幼儿对外界的认识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用语言叙述和画面象征的童话,不能作为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
[3-6岁]故事形式:绘本和奇幻童话
3-6岁是语言和阅读理解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孩子看图的能力远远高于对文字的敏感度。适合看有一定情节的简单有趣的绘本,想象力丰富的奇幻童话。长度不要太长。
[7-9岁]故事形式:少量文字的绘本、童话寓言等文字不多的充满想象力的书籍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喜欢借助声音、线条、色彩来认识世界。这时,家长开始适量增加对文字类书籍的阅读。但这个时期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适合写短小有想象力的故事。
【9-12岁】故事形式:较长的儿童文学、科普或教育故事
到了小学中后期阶段,孩子的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程度,阅读书籍的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对阅读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他们对自然科学、历史等领域的兴趣增强,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试图从各种角度看待一个问题。所以要抓住小学中后期,这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最佳时机,多给孩子科普、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结论
故事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善用故事,选择合适的故事,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