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必经三个环节:情感——认识——实践,它们是幼儿礼仪习惯形成的动力因素。幼儿礼仪的情感、认知与行为需要在反复的实践积累中得到内化,最终形成稳定的礼仪习惯。依据这个规律及游戏组织的常规步骤,我们提出基于游戏的幼儿礼仪教育思路:礼仪元素提示——礼仪实践体验——礼仪回忆提升,各步骤中都有所侧重地结合幼儿礼仪形成的规律提出具体的教师教育行为策略,以保障幼儿在游戏中礼仪规范的强化、实践和提升。
“礼仪元素提示”策略
策略一:话题引入,渗透礼仪
根据各类型游戏的开展计划,教师重点设定该游戏与礼仪教育结合的元素落脚点,设计该游戏中礼仪目标达成的步骤和策略,让礼仪元素有机结合在游戏之中。
在游戏前,教师轻松自然地进行谈话式礼仪元素渗透。如角色游戏中把“懂礼貌、擅表达”作为该阶段礼仪实施的重点,所以,每次游戏前就和孩子一起回忆前次游戏中的该方面的游戏细节,组织幼儿重点讨论“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说?”“别人借给你玩具时应该怎么说?”“想和同伴一起玩该怎么说?”等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能运用礼貌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征求别人的意见,寻求合作伙伴。
策略二:环境创设,融合礼仪
在师生共创游戏环境、丰富活动材料、诱发积极地交往行为的同时,活动室墙饰中还可以开辟“礼仪提示墙”——画个笑脸表示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或“微笑服务”,画一个大口,口中跑出一个“请”或“谢谢”,表示有事相求要先说“请”或获得帮助表示感谢;画一排小朋友,表示“耐心等待”等等。这些幼儿自己设计的一看就懂的图示隐含了礼仪目标元素,并为幼儿提供了直接、具体的交往策略,在游戏的过程中将更好地指引幼儿礼仪交往的方向。
“礼仪实践体验”策略
在此步骤中,我们坚持两个观点:第一,不过度介入幼儿交往活动。第二,正确看待活动中的同伴冲突。
策略一:模仿体验,习得领会
教师可带孩子参观与游戏内容相关的社会环境,了解不同角色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文明的交往礼仪,在活动室设立相应的角色游戏区域或者在游戏中设计相关游戏情节。活动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角色间的交往方式,从中了解到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和方式方法,学会一些初步的礼仪交往技巧,如怎样礼貌称呼不同的人,怎样接待客人,怎样请求别人帮助,怎样礼貌地向人询问,怎样与人商量交谈等等。幼儿就是在你来我往的游戏中,实践着礼仪技巧,体验着同伴交往成功的愉悦。
策略二:善用冲突,拓展技巧
通过对游戏现场的观察和反思,我们总结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教师行为策略:
行为1:问题激活,礼仪决断
幼儿游戏中的冲突,其实是幼儿内在的“自我中心”与礼仪规范行为之间的矛盾。当它们争执不下、互不妥协时,教师的作用就是在不干扰幼儿自主决定的前提下,适时介入,以恰当的问题激活幼儿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运用自己理解的同伴礼仪元素去思考和决策,最终解决问题。如在“莹星剧场”的表演游戏中,大伙儿吵吵嚷嚷,都抢着道具不肯放手。这时,教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演好一个节目,需要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如果大家都去当演员了,那将会怎么样?”于是孩子们就商量着轮流来担任各种角色。教师的两个问题引发了幼儿的讨论,让幼儿明白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到“共协商、悦分配”,只有遵循礼仪规则,才能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
行为2:捕捉分歧,礼仪解决
游戏中的矛盾冲突有时也会出现过激行为,这时教师要及时出现,及时与幼儿进行对话,根据幼儿的所作所为、所说所感,加以适时、适当的礼仪规范引导,及时抓住冲突事件,体验冲突的不悦,在慎思明辩中学习同伴礼仪恰到好处的运用。
在表演“黑猫警长与一只耳”中,“警长”皓宇和“一只耳”浩浩,两个人厮打在一起。教师见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立刻上前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待他们情绪平稳后,教师同他俩进行了谈话,了解了事情的缘由,原来是“警长”皓宇把“一只耳”浩浩的胳膊弄疼了,所以浩浩才推倒了皓宇。在明白缘由之后,教师建议皓宇给浩浩道歉,并努力让浩浩接受浩宇的道歉,理解他不是故意所为,然后和好如初继续游戏。
教师在冲突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与两个幼儿一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帮助幼儿捕捉冲突中的分歧点,合理地运用礼仪三元素应对矛盾,解决冲突,让幼儿在实践体验中明白同伴礼仪的真谛。
行为3:遭遇挫折,礼仪疏导
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中发生的不同行为,往往会招致同伴的不同反应。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同伴喜欢的,就会增加这些言行举止的出现频率,反之,则会遭到同伴的排斥而感到很委屈。这时,教师要适当地引导点拨,使他们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要与同伴友好共处,一定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能总希望别人都听自己的,不然就会有被同伴排斥的后果。
佳佳能大胆地组织活动,常在小群体中担任“小领袖”的角色。但她常用“我不跟你好了”“我不和你玩了”来“要挟”同伴,以达到大家都听她的目的。时间一长,小伙伴们不乐意了,几位个性强的小伙伴就联合起来,对她说:“不跟我们玩算了,我们自己会玩!”剩下她孤零零地傻了眼。她反应过来后,便向老师告状。老师只是笑着提醒她说:“她们不跟你玩是有原因的,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她是位聪明的小姑娘,听了老师的指点,然后就为自己当初傲慢地要挟小朋友的行为真诚地向他们道歉,不一会儿,他们又玩儿到了一起。幼儿就是在被排斥后,逐渐醒悟,重新回忆同伴礼仪的元素,进而改变自己的交往行为,在体验反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交往礼仪意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