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从教20年,年轻的时候,脾气暴,声音大,再加上管理学生严格,教出来的学生,无不是服帖、顺从,见到他大气不敢出一声。但是,去年询问他教学现状,他就像转性了一样,说“宁可教学成绩平平,也不体罚学生”,还说时代不一样了。
现在的老师,都不敢管学生了以前,老师教育学生,讲究的是“严师出高徒”,但是现在的老师,看见学生“退避三舍”,不敢招惹。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如今老师的教学方式,确实是越来越柔和了。有一段时间开学,某地的一位校长在全体教师会议上,也是有感而发,提到“不要为了教学成绩,体罚学生”。
感谢您的提问!在解释为什么不能体罚孩子之前,请你一定你需要在心里跟自已做一个约定,那就是永远不要采取那些会给孩子身体或心理方面留下创伤的惩罚方法。尽管你需要孩子知道他做了一些错事,但是这不意味着一定要让孩子遭受痛苦。无论孩子多大,打屁股、摇晃、冲孩子叫喊等方法有百害而无一利,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1.即便这样做在当时能够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这也会教给孩子在他生气的时候可以打别人或者向别人大喊大叫。想想那些一边拍打孩子一边大叫“我早就告诉你了不许打人!”的妈妈吧,多么讽刺啊!这种情况很常见,而且都会导致一个同样悲剧性的结果:经常挨打的孩子最终成为喜欢打人的人,因为他们在挨打中学到了,暴力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表达愤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这个年龄的孩子会模仿你对他所做的任何事情。
2.身体上的惩罚可能伤害孩子。如果轻轻打两下不起什么作用,许多父母在生气沮丧的情况下,会狠狠地揍他们的孩子。
3.体罚会让孩子对父母生气,甚至对父母感到不满。因此,孩子可能通过继续做错事而不让父母逮到来报复,而不是培养自控的能力。
4体罚让孩子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尽管这是一种不好的方式,甚至还很疼但是这让孩子知道,他能够获得父母的注主意。如果父母工作过于繁忙,无法给子过多的关注,孩子可能通过故意做错事的方法来获得父母的惩罚,以此来得父母的关注。
最后,体罚对孩子和父母的情感都有害。它是所有管教孩子的方法中最无效的,既然打骂是错误的方法,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式呢?企鹅奶爸也欢迎各位留言评论,说出大家都是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的?我会继续这个话题展开,与大家分享如何面对孩子错误行为的正确方式。
双语启蒙导师,企鹅奶爸联盟创始人
微信ID:企鹅奶爸来了
两种不同教育观点,一方面,是“代代相传”的“教子经”;尤其是传统教育影响,体罚孩子作为一种传统,惩罚被人们一代一代不假思索地承袭了下来。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父母的理论书,常常自相矛盾,比如,《千万别管孩子:自主教育哈佛启示录》、《千万别管孩子》、《老师,千万别管孩子》; 《孩子不能不管 》、《孩子一定要管》等。
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孩子的观点,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给父母一种教育孩子错误理念: 那就是,一个是孩子不应该惩罚;一个是孩子应该惩罚!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想立竿见影地把孩子给尽快“管住”、“镇住”,用武术话语,就是“一招制敌”,老老实实写作业;有这种思想的父母认为,对于“爱心、宽容、包容、民主、平等、自由、什人性”等教育孩子,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胡说八道”,明明的孩子把我气的“死去活来”,我难道说还有客气教育孩子吗?那么“无法无天”的孩子“蹬鼻子上脸”,我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威信荡然无存,还怎么教育孩子?
因为,在过去上千年,我们的传统就是主要靠体罚教育“当家做主”的,所谓“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这些古训都强调了“打骂”的育人重要性。
这些年,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的出现,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小霸王、小皇帝”,这就是,有的父母对于由于父母对于孩子的溺爱,谁还能批评和惩戒“霸王、皇帝”?况且,一旦孩子被惩罚出了什么问题,谁担当得起?
正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惩罚教育”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就是“赏识式教育法”“夸奖式教育法”“快乐式教育法”了,“惩罚教育”甚至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
于是,迎合父母的教育理论应运而生。
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有“赏识、夸奖、快乐”,可是,一味的“赏识、夸奖、快乐”,就远离教育的“轨道”。
然而,随着“赏识、快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被广为推广,“惩戒教育”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学校教育,老师们甚至到了谈“罚”色变的地步。面对不服管教的孩子,很多教师纷纷发出“老师越来越难当”的感慨,消极应对的结果是,包括肇事孩子在内的多数学生利益受损。
一时间,在教育孩子要不要惩罚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人们有着争论。一度时期,不少人对惩罚持反对的观点,提出“教育,拒绝惩罚。”有人认为,惩罚,是教育评价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病态形式,是教育者的一种大忌,有百害而无一利。
事实上,就“教育”本身来说,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
也就是说,教育孩子不能没有惩罚,教育孩子离不开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其实,就教育本身而言,不仅有“表扬、批评、奖励”,而且应该有“惩罚”制衡、制约。
“惩罚”教育,从某方面来说,也是挫折教育的一种。
所以,没有惩罚,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不过,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家庭教育,父母在“惩罚”孩子的错误,应该用其利而避其弊,不应当以其有弊而弃其利。教育不能滥用惩罚,但也不能没有惩罚。教育不能拒绝惩罚,教育应时刻保留惩罚权。
惩罚有法但无定法。只要父母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惩罚,教育惩罚就一定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这里应该郑重的说明:不管怎样的“惩罚”教育,都不能以“青红皂白”的“体罚”教育以及“突然袭击”的打骂教育来替代,要知道,惩罚教育与体罚教育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偷换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