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艾灸足三里具有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的功效,除此以外还能扶正祛邪,补中益气,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2、阴陵泉穴阴陵泉是太阴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是脾经经气注入的地方,脾经经气在这里最为盛大,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清热利尿的作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健脾祛湿利水要穴。
位置: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踝下方凹陷中。
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悬于施灸部位即可进行艾灸,每日熏烤30分钟,每次艾灸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时间太长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不适感。
大腿外侧冷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年轻人穿得很少,不愿意裹得严实,不愿意穿太多,特别现在女生冬天穿裙子会引发大腿冷,那么,大腿外侧冷是怎么回事?1、大腿外侧冷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微风湿所引起的大腿外侧冷,注意腿部保暖的情况。若是出现很冷的情况时,患者可以在腿部上裹上厚厚的护膝。体内阳气虚弱,会令患者出现下肢冰冷,平常必须要多进行一些运动,这样能够促进身体里面的血液循环。
脑力劳动者要比体力劳动者更易出现手脚冰凉,女性比男性更易出现手脚冰凉,是因为阳气不足,身体出现阳虚的表现。生活中用脚不当,如长期蹲着,造成下半身血液循环受阻,大腿发冷。
2、大腿外侧冷的食疗
饮食方面多吃些温热食物,如羊肉、牛肉、红枣、枸杞、黄芪、大葱、洋葱、辣椒、芝麻、花生、西洋参等等。用红枣、姜片、枸杞泡水喝可以提升阳气补气血,平时坐久了宜起身到处走走,踢踢腿,活动双腿,增加腿部血液循环。热药酒、山楂加红糖都可以治腿冷。食疗可以用羊肉300克,当归30克,姜50克.先煮一下羊肉拿出来,再放冷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当归和姜片煲汤。肉桂、小茴、花椒、干姜、干辣椒各10克,牛肉1500克,调味品适量。将牛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同炖熟后调味服食,每周2—3剂。可活血通脉,温肾暖脾。
3、大腿外侧冷的按摩治疗
大腿外侧冷做一做双下肢的推拿,特别是三阳经-足阳明胃经,睡前泡泡双腿,疏通腿部血液和经络。轻轻按摩拍打或是小腿与膝盖,来使得我们的腿部快速从寒冷的状态下恢复,刺激我们腿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保健治疗的作用。或可用艾灸膝关节周围一些穴位:委中、足三里、犊鼻等,脚底及脚踝周围穴位:涌泉、太溪、昆仑等。
大腿外侧冷如何预防
1、冬天这种低温的季节,感觉冷自然要多穿些衣服,尤其要注意下肢部位的保暖,少穿短裙短裤,丝袜等等,不要穿勒紧腿部的服饰,会阻碍血液通畅。裹一个护膝,用用热水袋之类的保暖工具,以免寒气入侵。
2、外出晒晒太阳,大约半小时左右,能促进机体阳气生长,达到驱寒的功效,并且可以刺激维生素D的产生,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
3、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有效驱除体内的寒风,促进血液循环,通畅经络,起到养生防病的效果,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还可以改善睡眠。
4、睡前按摩一下,用精油按摩按摩腿部,按摩方向由下向上,或者在腿部内外侧拍打百次,不仅可以促进血循,散寒保暖,还有很好的瘦腿效果。
5、做做腿部运动,多踮踮脚,经常下蹲运动,脚尖向前向上翘起,再慢慢向后甩,慢跑可以有效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6、多吃些有利于保暖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韭菜,坚果,大枣,生姜,桂圆,山药,当归,海参,乌鸡等等。
大腿外侧冷的注意事项
1、切忌节食,减肥的女孩儿越来越多,每顿饭只吃一点点,不仅摄入的能量少,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血虚,出现疲劳、衰弱。这些都是冬天手脚冰冷的主要原因。
2、不要给自己心里过大的压力,情绪不稳定肯定会造成身体虚弱,就可能会表现出气虚、血滞的症状,手脚冰凉也随之出现。
3、在气温变化大的时候,女孩子们一定要记得穿够衣服,保持自己的手足温暖,宁愿热点也不要冷。
4、忌寒性食物,不要喝冷水,冷饮,冰镇啤酒等等,螃蟹、蛤蜊、生蚝、西瓜、梨、脐橙、白萝卜、菠菜、苋菜、芹菜等等,在天气寒冷时最好不要吃。
祛除体内寒湿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予温暖刺激。艾灸能对经络穴位进行温热刺激,可起到温经散寒除湿的效果,那么你知道祛寒湿最有效的十大穴位是哪些吗?艾理舒在这里为您整理好了呦!
大椎穴
祛除寒湿,提一身之阳气
“大”,巨大;“椎”,椎骨。此穴在第7颈推棘突下,因其椎骨最大,故名大椎。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功效:大椎穴解表清热,截疟止痫。刺激本穴可有效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有效缓解全身热病及外感之邪的目的。如头痛、呕吐、流鼻血、咳嗽、气喘、感冒、贫血及肩背疼痛等,尤其当肩部有严重的僵硬感时,按摩此穴可以明显缓解。另外,此穴对治疗湿疹、脱发,改善体质等也有不错的疗效。长期按摩可以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命门穴
助元阳补虚损,让你冬天不怕冷
“命”,生命;“门”,门户。肾为生命之源,此穴在两肾俞之间,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
功效:命门穴温肾助阳,镇静止痉。本穴有增强体力、恢复元气的作用,当体质虚弱或精力衰退时,可刺激本穴。尤其与肾俞、三焦俞、关元合用时,可以迅速恢复虚弱的体力。此外,本穴还可以用于改善下肢酸麻疼痛、头痛、阳瘘、早泄、白带异常、小儿遗尿、神经衰弱、小便失禁,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坐骨神经痛、腰痛扭伤等。
气海穴
温阳益气,培元补虚,治痛经
“气”,元气;“海”,海样。气海六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可主一切气疾。
功效:气海穴补气益肾,湿精固本。主要用于调理和改善妇科及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如月经失调、经痛、不孕症、腹阀、腹胀、尿频、阳疲、早泄等。气海俗称丹田,也是男性精力的泉源,指压气海,能使男性精力旺盛,活力充沛。此外,对于神经衰弱引起的精神紧张、躁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孕妇慎用此穴。
关元穴
益气补阳,适用于一切寒证
“关”,关藏;“元”,元气。该穴在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故名。
功效:关元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多用于调理和改善生殖及泌尿系统疾病。对于改善阳痿早泄、尿频、月经失调、痛经、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失眠等症状疗效显著。
神阙穴
温肾健脾,改善各种腹部症状
“神”,神气;“阙”,宫门,是古代天子居住地的统称。指神气通行之门户。古人认为胎儿赖此处从母体获得营养而得到发育。心脏主血且藏元神,而该穴为元神之阙门,故名。
功效:神阙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逆的功效。因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能健脾胃、理肠止泻。经常刺激要穴可以起到缓解腹部疼痛的作用。当腹痛、腹泻时,可以用手掌轻轻按摩神阙穴,或者先以热毛巾覆盖,再予以按摩。
丰隆穴
除湿排痰,祛脂降压效果好
“丰”,丰满;“隆”,隆盛。该穴在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此处肌肉丰满而隆起,故名。
功效:丰隆穴健脾化痰,和胃降逆。经常按揉本穴,可以有效改善痰多、咽痛、气喘、咳嗽、胸闷、头晕、头痛、心烦、下肢疼痛、便秘等症状,对缓解胃部不适效果也不错。
百会穴
提升阳气,调血压祛头痛
“百”指数量众多,“会”指汇聚的意思。由于身体中许多经脉都汇集于此,因此称为“百会”穴。
功效:百会穴升阳固脱,醒脑开窍。百会穴的应用范围很大,能缓解和改善多种症状,对于精神所引起的身体不适也能加以缓解。另外,还可以使头脑清醒,具有提神作用,对眼睛疲劳、鼻塞、头痛、耳鸣、肩膀酸痛等有不错的疗效。
足三里穴
温胃经,治疗各种胃肠病
“足”,下肢;“三”,数词;“里”,古代有以里为寸之说,该穴在下肢,位于膝下3寸,故名。
功效:足三里穴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中医认为,本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聚集胃腑精气,可祛除下肢郁结之气,可缓解上、中、下三部的疾病。“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对各种慢性疾病都有效,被誉为“无病长寿的健康穴”。足三里穴对消化道疾病、足膝腰部疾病都有效,可改善小腿酸痛、胃病、呕吐、缺乏食欲、腹胀腹泻、失眠、高血压、胸阀及胃病、糖尿病引起的体质虚弱,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此外,足三里对调理和缓解抑郁症、神经衰弱也有一定的作用。
涌泉穴
温肾通络,缓解四肢冰冷
“涌”,涌出;“泉”,水泉。本穴位于足底,是人体最底处,可视为“地”,肾经的脉气经由“地”里发出,犹如地底冒出涌泉,故名。
功效: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具有增强体力、改善体质的作用,还有益肾、清热开郁的功效,可改善身体疲倦、腰部酸胀、月经失调等病症,还可缓解反胃、呕吐、头痛、烦躁、心悸、失眠等症。艾灸涌泉穴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下肢发冷等问题。经常艾灸涌泉穴可增强人体正气,延缓衰老,改善虚寒症状及妇科疾病症状,还可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阴陵泉穴
健脾除湿,消除各种水肿
“阴”,阴阳之阴;“陵”,山陵;“泉”,水泉。该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如山陵之水泉,故名。
功效:阴陵泉穴是足太阴牌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由此往里深入,故有健脾除湿、理气、通经活络的功效。阴陵泉可改善足部、腰部、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缓解小便困难、腹胀膝痛等症。此外,阴陵泉还可改善白带、月经失调等女性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征、阳痿、尿路感染、食欲缺乏、手脚冰冷等症。
祛寒湿最宜灸的十大穴位介绍完了,面对这么多重要穴位,传统艾灸法是需要精准的定位穴位的,可是这么复杂找不准确怎么办呢?艾理舒生物科技新艾灸法可没有这个烦恼啊!它无烟卫生,插电即用,区域覆盖,你想要的穴位,都在覆盖区域,三年陈艾加数十种名贵中药发力,寒湿不在,浑身自在!更多健康艾灸知识,关注“艾理舒艾灸课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