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这个称号,在大多数大人的眼里,可谓是最高的赞誉,而一些敏感的孩子,为了努力做出乖模样来讨大人喜欢,竟甘愿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压抑到一边。
因此,多数乖孩子长大以后,便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有心理学家说: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旧唐书》里有一句话说:“父有诤子不败家。”诤,敢言直谏也。一个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孩子,是可贵的;而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是不会以“乖”来命名和要求孩子的。
2、太乖的孩子独立能力差
有句话说:“你剪断了他的翅膀,却想让他飞翔。”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会犯下一种错误:儿女是他们人生的附属品,并有权对他们的人生进行干预,甚至主导。
小时候大人害怕孩子摔倒受伤,因此会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和帮助;到了青春叛逆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行为意识有了冲突,若父母仍以“过来人”的心态来管教子女,则往往会收到反效果。
久而久之,这些被训乖的孩子,慢慢成了一个从不提问的“乖”学生、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妈妈包办的“妈宝男”……
从这个角度讲,那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往往都不乖。
3、太乖的孩子容易落后于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万象更新,很多长辈的视野渐渐不如年轻一代,甚至需要向年轻人学习。但仍有不少父母依旧持着考公务员等铁饭碗的观点不放,体制等于保障……
在这个更新飞快的时代,“乖孩子”也就不再是个褒义词了。
对“乖”的引导要有度,长期被“乖”的概念严加管教的孩子,他们的青春,沉稳得可怕。
父母育儿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干预太多、问询太多、包办代替太多,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太少。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使生理上长成为大人,但他时刻都需要一根可以时刻搀扶依靠的“拐杖”。
父母的引导,应该是温和的,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让孩子沉溺在他人的期待里,不攀比不势利……这样的成长,才算真正地把灵魂赋予进了孩子的生命里。
为什么听话的孩子,长大后会痛苦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原来是这几个原因造成的
孩子小时候乖巧,是挺讨人喜欢的,大人可以省很多心。但是为什么乖巧的孩子长大后,却很痛苦呢?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乖巧的孩子太过于程式化,在生活中不会变通。
乖巧的孩子,一般都是家庭教养比较好,父母比较宠爱的孩子,他们一生下来,可以说父母就为他们绘好了人生蓝图,他们只消听父母话即可。乖巧听话的孩子,进入社会后就会难以适应,对于社会上有饽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人,他们会非常难以理解,不会变通地去想问题,所以常常会产生痛苦心理。
二、乖巧的孩子接受挫折能力差,所以会痛苦。
乖巧的孩子,一路由父母呵护着长大,自己稍微遇到点挫折,就会觉得万念俱灰,天塌下来了,没有路可走了。你仔细观察那些容易自杀的人群,其实他们遇到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多大的问题,冷静下来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但是他们就想不开,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产生终身痛苦。
三、乖巧的孩子遇事优柔寡断,自己拿不定主意,不太容易抉择。
乖巧的孩子,一直由父母做主,自己没有主见,时间长了,养成了依赖性,一旦离开父母,他们自己遇到事情,处理事情的能力就比较差,犹犹豫豫的,摇摆不定,自己难拿定主意,事情处理不当,他们又会产生后悔和自卑心理,所以会比较痛苦。
四、乖巧的孩子跟复杂的社会不太合拍,他们难以融入社会,所以会痛苦。
一般乖巧的孩子,在家庭里很受欢迎,但是一进入社会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因为社会复杂,人心更复杂,会让他们不断受到伤害,受到了伤害他们还想不明白为什么,所以就容易陷入痛苦中。
五、乖巧的孩子不善于交友,长大后容易孤僻,交友少他们的交际圈就窄,有时候也会觉得痛苦。
乖巧的孩子,小的时候是父母的掌中之宝,受宠惯了,进入社会后,他们的单纯和乖巧很容易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或者很难交到真心朋友,即使有朋友,也是交往的相类似的人,同样单纯乖巧,这样他们的社交圈就比较窄,如果是乖巧的男人,就难以做成什么大事。其实,人活着,遇到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都会有所痛苦。谁也不可能毫无烦恼,天天快乐,这样说起来,痛苦的大小和乖巧关系不是很大,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关系。乖巧的人,因为三观比较正,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可能难以融合,所以可能会产生痛苦心理,但是乖巧的人,学习能力较强,他们会很快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