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父母都是为孩子好,孩子很多时候却听不进去呢?
父母都会言语上让自己的孩子学好的东西,但是孩子不仅仅是通过耳朵来接收信息,他还会把家长说的话和家长的行为做比较。这个时候呢,孩子可能会发现,很多时候家长说的和做的不太一样。
孩子心里就会想,家长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家长说的规则自己都做不到,我也可以这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每天耳濡目染,会本能的模仿自己的父母。
有的父母自己本身的言行就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导致孩子跟着效仿。
比如有的父母让孩子多读书,自己却不读书。孩子心里就会认为读书是个不好的事,要不然父母自己怎么不读书呢?
有的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玩的不亦乐乎,孩子听话才是怪事。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二,怎么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好老师,好榜样呢?
父母的做事要有规律,孩子就会跟着学。
有句话叫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父母立家法,并且以身作责遵守家法,言行上就有规律可循。
尤其是父母做错一些事情的时候,按家法惩罚,会给孩子一个印象,家法是不能违反的,即使父母违反也会受惩罚。
人的本能都是趋利避害的。有了家法,有了赏罚,孩子自己就会选择对他有利的做法。
父母自身说到做到,说服力很强,比单纯的说教有效多了。在孩子教育上就可以事半功倍。
家法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宪法,父母也要受家法约束,不能例外。
三,家法可以让一个家庭长久兴旺。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前辈把积累的成果财富传给后世容易,但不能让家庭持久兴旺。如果孩子没有相应的能力,是守不住这些财富的。所以就有了败家子这种现象。
打个比方,人的能力是鸡,财富就是鸡蛋。有了能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
家族传承最好是能力的传承。因为人的能力才是带来财富的原因。
那么能力怎么才能稳定的在一个家庭中前辈传给后辈呢?
这就需要父母制定一个合适自己家情况的家法。让前辈踩过的坑,后辈不用再次试错;让前辈有益的经验,后辈也持续受益。
书香传家久,文明继世长。书香传家的本质就是获得某种杰出的能力的规律在一个家庭中,持续稳定的传承。
人具备某种能力都是有客观规律的。家法记录上某种杰出能力获取的规律,这个家庭就可以持续的培养杰出的人,持久的兴旺。
各位家长,想要让你的家庭持续兴旺吗?那就立一部好的家法吧。立家法是解决家庭传承的最优办法。
现在很多家庭是没有家法的,这没关系。古代有很多书香门第有好的家法,比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氏家训。还没有家法的父母可以多看看,加以借鉴。
曾国藩家族的家法家训就很好,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他的后代人才辈出,曾纪泽是著名的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的数学家。曾家至今依然家庭兴旺。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父母立家法守家法,言行如一,孩子也就会潜移默化的跟着效仿。孩子行为就会有一个好的准则。
和孩子相处,需要足够的耐心,可父母为何总是没有耐心呢?
家长为什么对孩子就是没有耐心呢?因为你的心很浮躁,你的心关注了太多外界的东西,当看到孩子的时候,对你来说,你是要从你的很多重要的所谓的重要的事情当中挤出时间来陪孩子,所以,如果孩子中间出现任何没有按照你的意志来执行的事儿,你就很反感,很讨厌他,好像一切错误全在孩子身上,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不需要你的指责和挑剔,需要你的接纳,最起码你在孩子面前拿起一本书啊,或者是看一看孩子的书,走进孩子的世界,你就会发现,这几年你也在变化,也在成长。你要知道,你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你也在疗愈你的童年。
还有的人是因为是没有责任心,自私和懦弱。首先啊,对自己的孩子都没耐心,对育儿这件最具价值的事业都没耐心,这不是缺乏责任心是什么?其次啊,你去看对孩子没耐心的家长,一般并不是由于他有多么重要的工作,多么紧急的事情要去处理,而是他就是没耐心,就是不愿意,宁可与狐朋狗友去撸串,宁可开黑司机,宁可刷去刷礼物,也不好好陪孩子,好好带孩子,好好教孩子。表面上看是懒得教,实际上是自私,极度自私。
一些人连对自己孩子都没耐心的家长,尤其是他的社会地位还偏低的话,那么,可能他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通过拒绝孩子、漠视孩子、斥责孩子,他无意当中表现出的一种权威的姿态,如果平衡,白天社会上他自己被别人拒绝,被别人漠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关爱。
教育孩子需要耐心,但有哪3种父母注定无法养出好孩子呢?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善意就是养育之恩。但最可悲的是,父母终其一生都在等待孩子说“谢谢”,而孩子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孩子的教育是一项漫长的事业,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呵护,也需要正确的管教方法。
那么,教育孩子需要耐心,但有哪3种父母注定无法养出好孩子呢?1、贫穷中自力更生的父母有的家中,父母吃糠,孩子却享有着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生活。换得的结果便是你只了解一味的索要,不懂得感恩。她们忘掉向孩子传递她们需要的物品务必用自已的拼搏获得的念头。在一段时间的未来,父母将丧失给予钱财和成分的能力。孩子在那样的条件中成长,便会习惯性这类“不对称”。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就需要见到为人正直父母的艰辛。
2、太过娇惯孩子的父母“孩子是我的心上人”许多父母和老年人都说,孩子自小需要哪些,父母都是会没有理由给。没有前提发挥特长来达到孩子的心愿。孩子要手机上,父母就让他玩,要零用钱,就要他买零食打游戏。在父母的保障下,孩子会越来越逃避责任,没有使命感。她们会胡作非为,由于它们以为自身遭受父母的维护。
3、动则心存侥幸、责怪的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和理解父母,并非嘴边一直挂着这种话。“大家那么艰辛,并不是为了你吗?”“你这没良心,大家对你这样好,白色!”你那样做,不必对你说的孩子。塑造孩子的感激观念,应当从生活的关键点做起,一点一滴做起,而不是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这种粗暴的语句“提示”,让孩子的心里顺理成章地造成芥蒂和隔阂。父母。父母爱她们的孩子这也是本能反应。中国许多父母都以孩子为核心生活,投入过多,孩子却觉得理所应当。让孩子懂得感恩,使他以感恩之心应对全球,学好爱他人,这不是父母的自私自利,反而是孩子将来一生的期待。
对于今天所说的内容,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都可以留言一起讨论,期待你的回复哦!如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帮忙点赞 、评论、转发和收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