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夙伟“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师问你怎么办,拿着刀,背着干。打不过怎么办?打不过找奥特曼。”这些经过改编,被
孩子们用来调侃、抒发某种情绪的诗词、儿歌,被称为“
灰色童谣”。近日,一则关于“灰色童谣”的微博在网络上迅速爆红。微博中收罗的32条经过改编的顺口溜、诗歌,大多为恶搞、调侃甚至攻击性语言的内容。曾有一项调查,在一个小学高年级班级,70多个同学,竟然有一半以上会吟唱诸如此类的“灰色童谣”。“灰色童谣”为什么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说是因为“很好玩,很搞笑,很时髦”。确实,这些“灰色童谣”大多改编自学生们非常熟悉的诗词或流行的歌曲,一是朗朗上口,易记易诵;二是俏皮幽默有趣,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乐趣;三是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表达了他们的诉求和苦闷,引起了共鸣。比如“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显然是应试教育重压之下他们的无奈心情的真实写照。当然,因为缺乏引导,这种学生自编和传唱的“灰色童谣”,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大量庸俗无聊甚至低级趣味的东西,比如“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带钱。”将一首优美的诗歌糟蹋得庸俗不堪。如此“灰色童谣”的潜移默化,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置于这样一种低俗的文化氛围之中,还可能侵蚀孩子的心灵,导致审美取向上的扭曲,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童谣,可以说是最初的人生理念的吟诵,好的童谣能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但是,一直到这些“灰色童谣”泛滥的时候,我们才尴尬地发现,如今还有不“灰色”的童谣吗?比如“灰色童谣”引发“怀旧潮”,比如现在一些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中,孩子们竟然还在唱着“你拍一,我拍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样老掉牙的童谣,就颇具讽刺意味。“灰色童谣”并不是孤立的现象,折射出的正是孩子们的精神文化阵地,已然处于一种失控失守的状态,比如孩子们没有不“灰色”的童谣可唱,又怎么能阻止“灰色童谣”的乘虚而入?显然,为孩子们创作和提供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养料,已是大人们,尤其是教育和儿童文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当前学校里流传着很多被改编的歌曲,因为有些内容比较消极,被称为“灰色童谣”。对孩子喜欢传唱灰色童谣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和过度干预,但是,灰色童谣毕竟对孩子会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步步深入,妥善解决。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孩子爱唱灰色童谣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出于压力和不满,宣泄不良情绪。二是出于好玩儿,胡编乱造或人云亦云。如果是出于好玩儿,自己对流行歌曲或者传统儿歌进行改编,这本身就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跟着别人鹦鹉学舌,家长更是可以一笑置之,不用小题大做。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自己都会转移兴趣了。但是,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家长就要当心了。
二、归类歌曲,找出症结。对于掺杂了孩子不良情绪的传唱,家长要分析内容,看看孩子唱的灰色儿歌主要是反映了什么内容,是宣泄对学校的不满、对家长或老师的对立情绪、对学习的厌倦、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还是自己的孤独和压力等等。当孩子用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慌乱和不安时,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找出症结,帮助孩子化解压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与子同乐,共唱好歌。好的童谣都具有贴近生活、深入浅出、朗朗上口、好学易唱等特点,都能让人想起温馨愉快的情景画面。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家校合作、社区合作等多种方式,一起为孩子寻找更绿色、更阳光、更为孩子接受和喜爱的儿歌。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通过不同年龄段的亲子活动和游戏,与孩子一起感受欢乐,共唱美好生活。
毒绘本是指绘本内容没有营养,毒害未成年人,灰色童谣被称为灰色儿歌,是指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流传的内容灰色、形式简短、语言俚语的歌谣,多被改写流行歌曲、古诗词、老童谣的儿歌,二者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不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