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鱼是对雀鲷科海葵鱼亚科鱼类的俗称,因为脸上都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丑角而得名,是一种热带咸水鱼。已知有28种,一种来自棘颊雀鲷属(Premnas),其余来自双锯鱼属(Amphiprion)。小丑鱼与海葵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因此又称海葵鱼。
小丑鱼最大体长达11cm。背棘总数10~12;背的软条总数4~16;臀棘总数2;臀鳍软条总数14~15,稚鱼全体黑色的有鳞片集中蓝色的;在前额与上侧面上的白色的斑块;所有的鳍黑色除透明的胸鳍与软背鳍鳍条的外部部分。成鱼的地理而行为颜色可变的。
扩展资料:
一、分布范围
小丑鱼原生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较温暖的水中,包括大堡礁和红海。
虽然大部分种类的分布有其限制,但某些分布的十分广泛。小丑鱼生活在浅海的底部的浅潟湖或珊瑚礁。印度-太平洋,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悉尼等。
二、生长繁殖
小丑鱼并不是唯一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它们是为数不多的雄性可变成雌性,雌性无法变成雄性的物种。每个小丑鱼种群都有一个统治地位的雌性和几个成年雄性,后者在青年期是雌雄同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丑鱼
我想你指的应该是“真鲷”,又叫“真赤鲷”。 真鲷(Pagrosomus major), 地方名: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鳞、加腊、赤鲫、赤板、红鲷、红带鲷、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等,属脊椎动物门,鱼纲、鲈形目、鲤科。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近海均产之,但近年产量不多。为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质清,盐度较高的岩礁海区。最适水温20-28℃,18℃以上食欲旺盛,14℃时食欲减退,11.5℃时停止摄食,4℃以下死亡。夏季水温30℃以上时身体衰弱。可耐最低溶氧量为1.5ml/L。形态特征: 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5-30厘米、体重300-1000克。鳍12棘10软条,臀鳍3棘8软条,侧线鳞53—59,尾鳍边缘黑色。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颌前端有犬牙4个,两侧有臼齿2列,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下颌前端有6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全身呈现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
食性:真鲷食性较杂,稚鱼期(体长3cm以下)主要摄食挠足类等小型甲壳类;幼鱼前期(体长3~10cm)转向以摄食端足类、多毛类为主,也开始捕食糠虾类、海星类、贝类等;幼鱼后期(体长11~16cm)转向以摄食大型糠虾类、小虾类为主,海星类、贝类的捕食频率增加,并开始捕食鱼类;1~2龄鱼(体长17~26cm)捕食大型虾、虾姑、蟹等甲壳类和鱼类;成鱼(体长26~48cm)捕食虾类、蟹类、海星类、鱼类等大型底栖生物。
产季:真鲷因海区水温的关系,有春季和秋季两个生殖群体。黄、渤海渔期为5-8月份和10-12月份;东海闽南近海和闽中南部沿海渔期为10-12月份;东海闽南近海和闽中南部沿海渔期为10-12月份,11月份是盛产期。
经济营养价值:真鲷系我国名贵鱼类,但由于资源衰减产量下降市场上少见。真鲷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肉肥而鲜美,无腥味,特别是鱼头颅腔内含有丰富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和熏制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