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女人最佳生育年龄应该是在25岁到3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女孩身体各项器官已经发育成熟,这个时候也是卵子质量最高的时候。
对于准妈妈或者孩子来说,这个区间才是最好的选择。怀孕太早,身体器官还未成熟,生育太晚可能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自然流产或者早产难产等问题。
2010年,已经56岁高龄的郭敏趟进了北京一所医院的妇产科。 这一天她期盼了很久,终于可以再次拥有自己的孩子了,剖腹产很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
郭敏给孩子取名叫嘉彬和嘉怡,为了这两个孩子,她跑遍了北京的大小医院。这其中经历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现在已经过去了12年,当初的双胞胎也已经12岁了。在北京的一所重点小学就读,56岁的母亲现在也已经快到70岁的高龄。本来这个年纪早该颐养天年,但是郭敏偏偏要固执的生下这双孩子。
如今孩子不仅教育上存在很大问题,生活上也是一天比一天拮据,这么大的年纪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工作。
如今郭敏只想着两个孩子初中毕业之后能不上高中最好,或者直接去一个职业学校学个一技之长,将来在 社会 也能有立足之地。
那么这位半个身体“已经埋进土里”的老大妈为什么一定要冒着巨大的危险生下孩子,难道她就没考虑过以后吗?
郭敏其实跟前夫育有一个女儿,郭敏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女儿身上。虽然和前夫已经离婚,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自己对女儿的付出。
她辞掉了在江西国企的工作,独自前往北京就是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
在北京郭敏每个月挣的钱大部分都寄回了老家,在北京打拼打拼这几年,认识了现任丈夫任汉生。
任汉生有一个28岁的儿子,郭敏有一个女儿,所以两人也没有打算再生。
北京工作稳定下来,郭敏忍不住对女儿的思念,跟前夫商量把女儿送来北京跟自己团聚一下。2003年,非典爆发,前夫担心女儿在北京不安全,于是把女儿接回了老家。郭敏对这件事也没有意见,毕竟也是为了女儿的安全着想。
郭敏也没想到这一次是跟女儿现实中见的最后一次面,那个时候视频通话都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只能通过打电话来了解女儿最近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2005年,郭敏手机上收到一则消息,是前夫发来的。
“ 女儿在家里出车祸去世了。 ”
看到这则消息,郭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几天不是才通过电话吗,现在人怎么说没就没了。眼泪哗地一下流出来,心里支柱瞬间崩塌,感觉人生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脑海里不停地闪过女儿在世的画面,回想得越多,情绪就越是沮丧。
自从女儿去世之后郭敏整天闷在家里也不出去,没事的时候就看着女儿的照片发呆。看着看着眼泪就慢慢滑落,抚摸着女儿的照片,然后又坐着发呆。
郭敏平时很精神,就这几天时间憔悴了许多,头上也冒出了很多白发。
任凭丈夫任汉生怎么安慰,郭敏始终走不出心中的阴影。
虽然现任丈夫任汉生还有一个28岁的儿子,但是郭敏跟他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不是自己亲生的心里上始终有点隔阂。
这个原本热闹的家也因为女儿的去世变得乌云密布,每天家里没有一点声音,甚至显得有一丝压抑和沉闷。
任汉生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靠郭敏自己走出来。
转眼来到2008年,女儿去世已经3年了。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任汉生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三年时间, 郭敏要不是发呆,就是流泪,曾经还想过自杀去找女儿 。任汉生心情也很沉重,这样的日子该怎么样才能持续下去,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则新闻引起了郭敏的注意,也算是对郭敏的一种救赎。
郭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故事,一位60岁的日本老太太通过胚胎移植手术,成功受孕生下一子。
看到这个案例,郭敏没有哪一刻有现在这么兴奋。她脑海里闪过的第一想法就是: 别人60岁了还能生育,我现在56岁一定也能再生一个孩子。
她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丈夫和周围的亲戚朋友,但是没有一个人支持她这样做。
“ 你现在这么大年龄了,还折腾什么呀,生下来的孩子谁来养活? ”
“ 现在北京生活成本这么高,你能负担得起孩子的费用吗? ”
“我不建议你再生,不考虑别的,就是带孩子你这么大岁数了还有那个精力吗?”
面对重重质疑声,否定声,郭敏根本听不进去。她现在脑海里就只一个想法, 我一定要再生一个女儿。
任汉生眼看实在没办法,与其看着妻子每天以泪洗面。现在好不容易让她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最终还是答应了她去做人工受孕。
人工受孕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郭敏跑遍了北京大小医院,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复。
“ 你现在年龄太大了,你体内的卵子质量已经很差,大龄产妇面对的风险太大,你还是放弃你这个想法吧, ”
我只是想要一个孩子,就这么难吗?郭敏心里委屈。
她走进了一家私人医院,进去就给医生跪下:“ 医生啊,我求求你,我只是想要你一个孩子,你就帮帮我吧。 ”
说完郭敏不停的磕头,医生没办法只能答应给她检查完身体再做决定。
医院对郭敏做了全方位的体检,郭敏的身体具备再度生育的条件,但是风险还是存在的。
医院给郭敏说明了情况,郭敏说:“没关系,不管什么样的风险我都愿意承受。”
做手术需要8万元,但是郭敏东拼西凑也只够5万元。远在南方老家的老母亲支持女儿的决定,为女儿拿出了毕生的积蓄3万元。
第一次手术顺利植入了一个胚胎,但是很不幸流产了。第二次郭敏再次去医院做手术,为了保证成功率,郭敏要求植入三个胚胎。
这一次手术完美成功,虽然还是流掉了一个,但是有两个存活下来郭敏还是很高兴。
为了孩子以后考虑,任汉生建议只保留一个孩子就行了,但是郭敏舍不得。她说这是老天爷赐给自己的礼物,这两个孩子必须要生下来。
2010年4月6日,两个 健康 的孩子在北京第一医院顺利出生,是一对龙凤胎。
郭敏给儿子取名叫任嘉彬,女儿取名叫任嘉怡。现在儿女双全,郭敏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现在家里多了两个孩子,之前任汉生在北京的房子是不能住了。因为任汉生的儿子也住在那里,一来是可能打扰到他休息,二来他以后结婚这个房子也住不下。
郭敏跟丈夫任汉生商量着到北京相对偏远的昌平区居住,租房子住也就几百块钱一个月,生活成本相对低一些。
现在任汉生退休一个月也就2000多块钱,郭敏没有工作,这个日子过得多艰难想都不用想。
带孩子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两个孩子每天吵闹很厉害,特别是半夜最容易哭闹。本来年纪大了精力也没那么旺盛,郭敏被折腾得精力交瘁。
但是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郭敏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身上的疲惫瞬间一扫而光。
才经历喜得孩子的喜悦,噩耗再一次传来。
任汉生突发脑梗一度陷入昏迷,还好及时送到医院才抢救过来。此时郭敏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顾在医院住院的丈夫。这么高轻度的工作,郭敏身体根本就吃不消。
郭敏跟丈夫商量了一下,让任汉生回去跟儿子一起住,还能照顾你。任汉生同意妻子的意见,但是任汉生每个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是没着落了。
没有了丈夫的支持,家里的生活压力全部落到了郭敏一个人身上。
在北京每个月是花销不低,就算她省吃俭用一个月也得花销几千元,对于没有工作的郭敏来说这就是天文数字。
郭敏重新利用自己会计专业找了很多分兼职做账,最高的时候跟7家公司合作。跟她合作的都是小公司,加上郭敏做事比较细致,从来没出过问题,公司也愿意跟郭敏合作。
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应对繁重的工作。郭敏每天最多只能休息5个小时,早上起来就开始照顾孩子,做饭,洗衣服,哄他们开心。孩子安静的时候郭敏赶紧拿起手头的工作开始忙活,晚上孩子入睡了郭敏还得继续加班工作。
郭敏其实心里很喜欢这么充实的感觉,每天忙着没有时间胡思乱想,只有这样才能暂时忘却已经逝去的女儿。
孩子长大教育是个很大的问题,幼儿园的时候还能勉强凑合,但是读小学是不能马虎的,一句俗话说得好,亏什么也不能亏教育。
北京的教育资源十分紧缺,就算是你在北京工作多年,优质的学区房就算是你有钱也买不到。
任嘉彬和嘉怡是个学习的好苗子,嘉彬会在家里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嘉怡还考取了舞蹈证书。为了两个孩子的以后,郭敏做了一个决定,也从箱子里翻出了一把尘封已久的钥匙。
那是早年在北京朝阳区为女儿刘令辉准备的房子,本以为有了这套房子就可以永远和女儿在一起。可是女儿在交房之后就去世了,这个房子郭敏再也没有去过。
如今这片区域已经划入某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别人抢都抢不到的资源,郭敏一下就得到 了。
她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大房子,但是一直没有装修,还是个毛坯房。这丝毫不影响居住,重点是孩子能在这里上学。
2017年,郭敏也患上了腔隙性脑梗,丈夫任汉生也去世了。这两个年幼的孩子只剩下64岁的母亲和一个41岁的哥哥。
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人建议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或者找一户好人家收养。不然等到你走后,这两个孩子该怎么办?
任汉生没去世之前也曾劝说妻子:“既然你想要一个女儿,儿子爱何不送人呢,这样压力也会小一点。”
其实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郭敏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些问题。但是自己一个孩子也不想送人,现在两个孩子在一起还能有个伴。万一哪天我走了,他们两个至少不会孤单。
郭敏平时也会到昌平区买一些生活用品,因为那边的更便宜一点。很多周围的邻居也知道郭敏的事迹,媒体对这事也进行了报道。
来自 社会 各界人士的爱心捐赠也络绎不绝,但是郭敏把这些好意全部都拒绝了,现在自己还能动,不需要这些怜悯。
商店的老板说: “郭阿姨,实在不行就向媒体求助吧,这样对两个孩子都好。 ”
郭敏只是笑一笑,以后再说吧。
现在国家实行双减政策,很多家长对此不满意。那孩子在学校没学好,不能补课孩子的功课怎么跟得上。郭敏对这个政策倒是显得很支持,不用参加补习班,花销的费用也会少一点。
如今的郭敏只希望两个孩子初中毕业之后就赶紧找个职业学校学个手艺,早点出入 社会 自力更生,现在的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再抚养他们了。
郭敏希望自己能活久一点,起码能多陪孩子几年,最好能活到100岁!
在北京,在她住的这个城中村附近,也没什么能托付的朋友。一旦她倒下,两个孩子就只能“推向社会”,去孤儿院了。如今两个孩子的体重加起来快赶上她了。她已经抱不动儿子了。
四岁了,两个孩子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其实,他们的衣服玩具不算少,从会唱歌的塑料猫到儿童脚踏车,从背心到羽绒服,一应俱全,塞得满床都是。全都是邻居、朋友、好心人送来的。唯独没有失独家庭。
简介
失独母亲郭敏用试管婴儿生下一对龙凤胎。孩子的衣服玩具不算少,塞得满床都是,全都是邻居、朋友、好心人送来的。唯独没有失独家庭——那些家庭一般都会把亡故孩子的东西留着做纪念。
打眼一望,60岁的郭敏没有任何值得多看一眼的地方。
她不过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晚上她会去幼儿园接两个4岁的孩子放学,一米五的身材淹没在车流和烟尘中,一手拉着一个,唠唠叨叨又快快乐乐。在北京无数的城中村,这样来帮儿女照看孩子的老太太实在是太多了。
现状是努力维持生计。在郭敏看来,如果一家人不生病,没有意外的事情发生,生活是可以一直在她的计划中维持下去的。
郭敏常常会在学校门口被当成孩子的奶奶或是姥姥,她需要不断地解释说:我是他们的妈妈。现在,很多家长都听说了她的经历。有家长会把自己孩子穿小的衣服送给她,也有人向她讨教:你怎么把两个孩子养的又高又胖的?
转身离开学校,郭敏拉着小推车奔向十五分钟路程外的早市。那里的菜是附近最便宜的,她每个周五早上会来这里买下一周的菜,一次花二三十元,最多不超过五十。她通常每个月会买1份15元左右的排骨,和1条3斤左右的草鱼,均分成4次吃。
红萝卜、豆干、油菜、芹菜是她常买的。她会在买菜当天把蔬菜外面折损发蔫的叶子吃掉,剩下里面完好新鲜的部分,放到冰箱里慢慢吃。一个月2632元的退休金,带着两个8岁的孩子生活于北京,这位做了四十多年会计的单身母亲,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小心“算计”着自己在经济、时间,以及健康上的平衡,极力避免它们失控。
虽然已经离开了曾经生活6年的昌平区东沙各庄村,搬到朝阳区五环边上的小区居住,但现在的郭敏仍时常会坐公交车跑回原来的“村里”去买日常用品。“那边饺子四块九一袋,这里要十几块”,“这里的醋一袋要三块,那边才两块”,“袜子那边十块钱可以买六双”。
郭敏细数着同一个城市两个地方的物价差,仿佛“那边”才是更适合她生活的地方。而对于每一件要买的东西,郭敏脑子里都有一份明晰的价格表,数字被精确到“每一毛”。
她还有一套自己琢磨出来的“不生病”的方法:每个周二和周三要煮绿豆吃,“绿豆解百毒,不生病也不感冒”;每天晚上要吃面食,“这样孩子消化好长得高”;做面汤的时候,要放“祛湿”的姜和“预防感冒”的大蒜;每天每个人要保证吃一个鸡蛋、喝一盒酸奶,“一生病花钱更多,不如营养吃好了”。
在郭敏看来,如果一家人不生病,没有意外的事情发生,生活是可以一直在她的计划中维持下去的。
以上内容参考:大河报-失独再育8年后的64岁母亲:决心活到一百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