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入肝、胃经,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治心腹腰膝诸痛等。
据现代药理证实,延胡索内含紫菀碱等物质,具有止痛、镇静、催眠和安定的作用。历来医家用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跌打损伤等症。《日华子本草》谓:「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瘕,扑损瘀血,落胎,及暴采腰痛。」《本草纲目》谓其「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并说「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在《本草汇言》上有:「玄胡索,凡用之行血,酒制则行;用之止血,醋制则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调血,非炒用不可。随病制宜,应用无穷者也。」
在许多止痛理气的中成药内都含有延胡索成分,如元胡止痛片、茴香桔核丸、十香止痛丸、金铃散、千金止带丸等等。
延胡索用醋炒后,可使其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有关资料表明,延胡索还可用于局部麻醉,用延胡索提取制成0.2%延胡索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有效率在90%以上。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 健康 和生活质量。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症状,而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中医学属于“痞满”、“胃脘痛”、“积滞”范畴。
首选的中成药如下:
1、胃苏颗粒:陈皮、佛手、香附、香橼、枳壳、紫苏梗、槟榔、鸡内金。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适用于脾胃气滞证。 15g/次,3次/d ,口服。
2、荜铃胃痛颗粒:荜澄茄,延胡索,黄连等。具有行气活血,和胃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证。5g/次,3次/d ,冲服。
3、气滞胃痛颗粒:柴胡、延胡索、枳壳、香附、白芍、炙甘草。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适用于肝气犯胃证或肝气郁结证。5g/次,3 次/d ,冲服。
4、枳术宽中胶囊:白术、枳实、柴胡、山楂。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痞之功。适用于脾虚气滞证。3粒/次(0.43g/粒),3次/d ,饭前服用。
5、达立通颗粒: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清半夏、蒲公英、山楂(炒焦)、焦槟榔。具有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之功。适用于肝胃郁热证。6g/次,3次/d ,饭前冲服。
6、香砂六君子丸(浓缩丸):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具有益气健脾,和胃之功,适用于脾虚气滞证。 6 9g/次,2 次/d ,口服。
7、荆花胃康胶丸:土荆芥、水团花。理气散寒,清 热 化 瘀 之 功。适 用 于 肝 胃 不 和 兼 血 瘀 证。2粒/次(160mg),3次/d ,饭前口服。
8、越鞠丸:香附(醋制),川芎,栀子(炒),苍术(炒),六神曲(炒)。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消痞之功,适用于气郁痰阻证。 6 9g /次,2 次/ d ,口服。
9、参苓白术颗粒: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具有健脾、益气之功。适 用 于 脾 胃 气 虚 证。3g/次,3次/d ,冲服。
10、温胃舒胶囊:党参、附子(制)、黄芪(炙)、肉桂、山药、肉苁蓉(制)、白术(炒)、山楂(炒)、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具有温中养胃,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1.2g /次,2次/d ,口服。
11、健胃消食口服液: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具有健胃消食之功。适用于脾虚食积证。 10ml/次,2次/d ,餐间或餐后口服。
12、三九胃泰颗粒:三叉苦、黄芩、九里香、两面针、木香、茯苓、白芍、地黄。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消炎止痛,理气健胃之功。适用于除脾胃虚寒证的其他证 型。 10g/次, 2次/d 。冲服。
13、虚寒胃痛颗粒:炙黄芪、党参、桂枝、白芍、高良姜、干姜、炙甘草、大枣。具有益气健脾,温胃止痛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寒证。5g/次,3次/d ,冲服。
参考文献:《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