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化学结构和性质,食源性兴奋剂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糖皮质激素类、类固醇类、玉米赤霉醇类和β2-受体激动剂类。
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达到维持身体能源的功效,主要用于家畜的饲养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于释迦果等水果中。类固醇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在畜牧业中有所使用。类固醇可能存在于豆类、蜂蜜类食品中。
玉米赤霉醇
它是一种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促生长剂,曾经用于牛、羊的增重,目前在我国已经禁用。
β2-受体激动剂
可以减少脂肪囤积,提高肌肉含量,同样在我国已经禁用。
β2-受体激动剂和玉米赤霉醇可能存在于一些激素喂养的动物肉类及内脏和肉类加工制品中。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知的“瘦肉精”,也是食源性兴奋剂的一种。
“瘦肉精”是一类抑制动物脂肪生长的药物统称,它被添加于饲料中促进动物肌肉的生长从而残留于食用肉中,“瘦肉精”本质上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类兴奋剂。
而胡椒、香叶等香料中所含有的去甲乌药碱是一种生物碱,同样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类食源性兴奋剂。
肾上腺素既能兴奋α受体,又能兴奋β受体,对两者均有较强的作用。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对心脏还有正性频率及正性传导的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
(2)对血管作用: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血管呈双相反应,首先兴奋。受体,使血管收缩,而后呈现持久的β受体兴奋作用,引起血管扩张,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大剂量时,肾上腺素以对。受体作用为主,血管总外周阻力升高,且可使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3)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剂量的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总外周血
管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增加,动脉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可轻度下降或不变,平均血压轻度升高。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使全身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此时应用α受体阻断剂如酚妥拉明可以纠正其升压反应,使血压下降。
(4)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可兴奋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解除痉挛。并可舒张胃肠道平滑肌,使胃肠蠕动减慢。对瞳孔辐状肌有兴奋作用,产生散瞳效应。
临床应用:
(1)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过敏性休克及支气管哮喘,这两种疾病均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肾上腺素能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并能解除它引起的等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2)心脏骤停:肾上腺素对停搏的心脏有起搏作用,抢救心脏停搏时首选、它作用于窦房结β1受体,可促使其恢复起博功能
(3)低血压:对过敏因素引起的低血压,肾上腺素可迅速回升血压,但它在体内可被迅速灭活,只能短暂升压。对其它原因如低血容量者因作用时间短,不能维持应用。
(4)协助局麻: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可使皮下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麻醉时间,并可使体表血管收缩止血。
多巴胺(Dopamine)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临床应用的多巴胺为人工合成品。多巴胺对α、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同时还能激动多巴胺受体。
药理作用:
(1)小剂量的多巴胺:即用量2-5微克/(公斤·分)。主要是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起作用。多巴胺受体除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外,还存在于肾、肠系膜、脑和冠状血管。外源性多巴胺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多巴胺受体被激动的结果是使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尤其明显,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并使尿钠增加。小剂量的多巴胺还能使总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2)中等剂量的多巴胺:即用量6-10微克/(公斤·分)。可直接兴奋心脏的民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不明显;能扩张冠状动脉;还能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使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3)大剂量的多巴胺:即用量>10微克/(公斤·分)。主要兴奋血管α受体,对全身血管(除冠状动脉外)均产生强烈收缩反应,使血压升高,总外周血管阻力增高。通过兴奋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大剂量时,由于它对肾血管的强烈收缩作用,使肾血流量减少。
总之,小剂量多巴胺主要有扩张血管作用,使总外周阻力降低,对心脏前、后负荷均有降低。大剂量多巴胺以兴奋α、β受体为主,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总外周阻力高,心肌耗氧量增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