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难带?孩子经常打人、扔东西、说“不”该怎么办?

孩子越大越难带?孩子经常打人、扔东西、说“不”该怎么办?,第1张

孩子越大越难带?孩子经常打人、扔东西、说“不”该怎么办?

孩子越大,越难带。宝宝经常打人,扔东西,说“不”。马宝应该怎么做?如何带敏感的孩子?下面快速阅读这篇文章。

怀孕的时候,身边很多人鼓励我,“尿频,胸闷,不喝奶茶等等。,刚生完。”

我“卸载”的时候,没有提到恶露和乳腺炎。宝宝湿疹、夜奶、发烧依次而来,闺蜜安慰我。“等宝宝大一点再说吧。”

但是现在mini已经两岁了,我明白了:

孩子越大,越难带!好吗?!

杀手级技能很少。小家伙每分钟都让你哭!

分离焦虑期,每天上演苦情剧;

总爱打人,感觉我和她分分钟就能成为“网络名人”;

我太好奇了,一秒钟都不敢看,就是在吃不明物体;

超级体贴,反对大人,是唯一的选择!

……

超级好奇

随着大运动的发展,宝宝的“领地”也逐渐扩大了!

婴儿床→围栏→客厅→厨房和卫生间。在人们眼里,都叫“游乐场”!

你猜,宝宝每次发现“新大陆”的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的:

“咦?这里有一个橱柜。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

“哇!从这里的落地窗可以看到楼下的树!”

“妈妈每天在厨房忙什么?我能帮什么忙?”

“啊!这个纸画太好玩了!越抽越多!”

所以,一不留神,家就变成这样了:

整洁?它不存在。

是不是所有柜子都要上锁?还是给孩子一顿训一顿打?在线等,挺急的。

保证孩子的安全比对一切说“不”有用得多。

如果孩子喜欢翻箱倒柜,不妨把所有易碎、锋利的物品都搬到别的地方,留下一些孩子玩起来伤不到自己的东西。

如果家长只是因为觉得脏就不让孩子碰,其实没必要。只要他们及时洗手,灰尘对他们的健康没有影响。

对孩子的危险探索行为要坚决拒绝,比如摸热水瓶、电源插座等。虽然电源插座可以用电源保护插头插,但家长也要告诉孩子“这个不能碰”。

动不动就打人

不知道哪一天,宝宝开始有点“暴力”了。

咬人,推人,打人。有时候我跟她玩得开心,她就猝不及防地咬我一口!阴影面积≈三室一厅!

带它去游乐园,你得一步一步跟上,不然,你感觉自己每分钟都会被拍成视频,成为“网络新名人”!

3岁以下的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模仿。

崔玉涛博士发现“有些和孩子亲近的父母会拍拍孩子的小屁股,在头上胡胡,但当孩子学会这样做时,就被视为‘打屁股’”。如果孩子认为“打屁股”是一种问候方式,家长应该尽快教孩子一些简单的问候方式来代替“打屁股”,比如“飞吻”。

家长一定要坚定冷静地告诉孩子,如果孩子不友好,明显有攻击性,就“不要打”。

父母也可以先通过共情的方式帮助孩子表达和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然后告诉他可以做什么。

爱扔东西

奥利的妈妈,从来不对孩子发脾气,有一次在担心的时候跟我抱怨:

一岁的小家伙,不好好吃饭,反复扔勺子。我把它们捡起来,人们不停地扔它们!还“挑衅”地看着我!我要憋内伤了!

扔勺子,玩饭团,手在汤里搅,把玩具都倒出来!

我没经历过这个,光说“忍”根本不够!

孩子的这些举动并不是想闹,而是孩子在玩。在玩的过程中,他的身体机能、智力、认知都得到了发展。

虽然孩子在家里乱丢东西,但是如果没有打碎东西或者伤害到别人,家长也不必刻意制止。

家长可以设置他可以扔东西的区域,控制他可以扔的物品等等。;你也可以在引导孩子扔东西的时候教他一些行为规范,比如教他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有时候孩子会通过扔东西来表达不满或者反抗。家长要尽早纠正这种不良行为习惯。

经常说“不”

2岁左右的宝宝,“拒绝”已经成为日常。

人对父母做的一切安排都说“不”!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嘴上经常说“不”,行为上却很听话。

那么,他们是天秤座还是双子座?

大约2岁半的时候,他们开始“言行一致”,言语上拒绝,行动上不配合。

跟孩子提A还是B?这是一个被广泛提及的方法。但是他们选择了C?

首先,家长要对自己想要的结果进行重点描述。描述越具体,对孩子的诱惑越大。

初级版:“你要土豆还是豌豆?”

进阶版:“你要土豆还是豌豆?你刚才和你妈妈一起剥豌豆!你看,这本绘本上面也有豆豆。”

其次,如果孩子坚持选择土豆,建议家长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既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能教会孩子如何分析和接受。

当然,有时候还是放下执念,让孩子选择c比较好,真的不能接受吗?

要有秩序

2~3岁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简单来说,进入“处女座”模式。

看完书,一定要放在沙发上。谁动谁急!

不要动散落在地上的玩具,不然会弄乱他布的“阵”!

泰迪熊一定要放在小兔子的左边。倒过来放会把他逼疯的!

话刚开始,我真的很烦。“为什么完成的书不能放在书架上,而一定要放在沙发上?”

当然我后来也反思过“为什么看完的书不能放在沙发上,而一定要放在书架上?”

处于订单敏感期的儿童:

如果发现原来的订单被破坏了,你会难受,甚至会哭;

如果物品放错了地方,会很快找到并放回原处;

当秩序感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你会感到满足和快乐。

一个孩子会对混乱的秩序或事物产生厌恶感,说明他有秩序感。而大人往往很难理解孩子的心理,所以往往无法给出合理的回应。

秩序感让他意识到每一件物品都应该有其适当的位置,他能记住每一件物品的原始位置,并有能力将这些物品放回原位。这是孩子获得稳定和安全感的途径之一。

边肖说

现在再想想:孩子越大,带孩子真的越难吗?

不是。

看似“调皮”的行为,其实是孩子长大了,有了探索世界和自我意识的需求...

父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本质,并与对方达成和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8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29
下一篇2023-0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