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的时候看到孩子被打,爸爸却把儿子的鼻梁打断了。这种以暴制暴能保护我孩子一辈子?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受伤了,你会怎么做?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那么,我们来看三个有自己答案的小故事。
○故事1
彭彭,一个11岁的男孩,不小心被他的同学笑笑抓伤了头。当彭彭的父亲听说他赶到学校并看到儿子的伤口时,他非常生气,他抱起晓晓并殴打他,最终打破了晓晓的鼻子。
笑笑奶奶很生气,不想放过。谁知道,这时躺在病床上的肖骁说,“不要,不要!如果彭彭的父亲进了监狱,彭彭会恨我的。我不恨他,因为我不想失去一个朋友。”
○故事二
一个周末,4岁的女孩冉冉在游乐园玩。一个小男孩突然跑过来抢她手里的球,把她狠狠地推倒在地。
一旁的妈妈看到了。当她看到冉冉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时,她对小然喊道:“你怎么这么没用?他推你,你推他!”
听到妈妈的指令后,小然站起来,跑来跑去推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失足,脸朝下摔倒在地,趴在地上哭了……
○故事三
5岁男孩板牙在和同学玩耍时,被指甲划破了脸。板牙的妈妈赶到后,看到他脸上的伤,心疼得马上蹲下来问他:“需要我抱抱你吗?”
平复了Mater的情绪后,妈妈跟老师了解情况,发现另一个小男孩的指甲被剪成了尖尖的三角形。不过考虑到脱线也推过同学,脱线很淡定的说:“毕竟发生了那种事,是家长的问题。我们也有问题。请互相道歉。"
之后我也没有再追究,就和Mater走了。
回家的路上,脱线嘟囔着“我再也不想理他(那个打人的同学)了。”
妈妈听到这里,抱着板牙说:“好了,以后我们不跟他玩了。”
这三个故事,有的来自新闻,有的来自我亲眼所见,有的来自我朋友说的;都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在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打后,这三位家长的做法也很有代表性:
?为儿童挺身而出
?让孩子回电
?默许儿童远离虐待他们的人
某幼儿园做过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的家长支持孩子“打回去”;25%的家长会让孩子远离施暴者,反对以暴制暴。
近年来,鼓励孩子“打回去”的声音越来越大,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并不太惊讶。但是“打回去”真的是个好主意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做法可能带来的结果。
做法①:大人为孩子挺身而出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彭彭爸爸”。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时,他们会不问青红皂白地为孩子挺身而出,甚至不顾后果。
几个月前,在深圳某商场的休息区,两个孩子因为玩具开始打架。双方母亲看到后,不仅没有拉开孩子,反而互相撕扯。这还不够。不久后,父亲也加入了“战斗”。一边有三个人,另一边有一伙人打了一个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互相扔木制玩具。
▲商场男子扭打在一起,大打出手
本来只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打架。生活和生活被双方父母变成了成年人之间的闹剧。
有网友对此嗤之以鼻: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父母。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孩子天生就有攻击的冲动,这种冲动在婴儿时期就已经有了。在家长和孩子面前打架,不仅会让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还会给孩子树立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孩子会想:以后这种情况我也可以这样。
另外,故事一里晓晓说的,谁的鼻子被打断了,也是值得家长反思的。
即使他同学的父亲打断了他的鼻梁,他也没有记恨他,也没有阻止家人找他同学父亲的麻烦,只是因为他不想失去一个朋友。
孩子的世界比大人的世界简单纯粹得多。前一秒他们还在吵架,下一秒他们就在一起打游戏;如果家长过度干预,孩子更容易失去玩伴和朋友。
而我们很多成年人都想不到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害怕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遭受损失,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强迫孩子站出来,他们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做法②:支持孩子回电
当孩子被打时,父母最常见的反应是鼓励孩子还手,就像故事2中冉冉的母亲一样。其实我之前也是这个阵营的支持者,直到我看到小马达用积木砸了一个男生的头。
小马达很喜欢乐高。我周末经常带他去商场的乐高商店,那里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拼乐高。有一次,小马达因为一段特别的音乐和另一个男生打了起来。男生见抓不住电机,就一巴掌拍过去,电机也不示弱。他拿起手中的几块乐高,敲在男孩的头上。
我赶紧去阻止。虽然乐高的边缘已经磨圆,但是一旦戳进孩子的眼睛,对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
那件事之后,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小孩子之间打架无所谓,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果以前有人问我,我会说:“你可以打回去,但是告诉你的孩子避开要害部位,比如五官,下半身。”
现在想想。其实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根本无法预测所有的情况,更不用说孩子的行为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引导孩子表达情绪,知道规则的时候,都需要像唐僧一样在耳边提醒,让他们一点一点的知道;那么,“安全打人”这么复杂的操作,很多成年人都控制不了,更别说小孩子了。
学龄前的孩子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很多时候可能还是可控的;但是,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小学,如果我们仍然盲目支持他们“反击”,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再者,最近备受关注的江歌案再次提醒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极端的人,他们可能会用你想象不到的方式伤害你。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坚持“打回去”的原则,你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所以,如果孩子在我们的默许下不恰当的还手,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以暴制暴不是好办法。
练习③:远离施暴者
故事3中的Mater是三个家长中最冷静的。在看到儿子的脸被抓伤后,她没有立即质疑对方家长或老师。而是先安抚儿子的情绪,问他要不要妈妈抱抱。
然后我耐心听完老师的讲述,让大家互相道歉,带着孩子回家了。
板牙不生气不心疼吗?很明显,她只是更关注孩子的感受,更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脱线说了一句一针见血的话:“发生这样的事情,归根结底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言行的反映。一个把指甲剪成三角形,时刻准备攻击的孩子,要么生活在长期的家庭暴力中,要么生性孤僻。所以,当板牙说再也不想和那个同学说话的时候,板牙默认了儿子的决定。
是的,我们不尊重暴力,但我们也应该保护自己。既然那个同学喜欢抓人打人,那我们就离他远点,不要招惹他。
这个时候一定有人问了:远离施虐者,保持耐心,是不是治疗孩子被打的最佳方案?
远离施暴者并不意味着忍耐,而是正确的保护自己。对此,美国儿科学会给出了一些建议:
1。看着对方的眼睛,坚定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马达被打了,我会告诉他。你可以大胆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大声说:“你打错人了。你再打我,我就告诉爸爸/妈妈/老师!”
内向的孩子一开始可能不会说话。家长可以在家陪他们练习。
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种坚定的态度也是在告诉对方:我不是弱鸡,不要随便欺负我!
2。如果对方继续暴力,立即逃离,去找老师或家长。
当你遇到一些不讲理的孩子,他们根本不听你的警告,可能会继续打你,欺负你。这时候我会告诉小马达:别硬碰硬了,赶紧跑路,找最近的信得过的大人,可以是我的父母,爷爷奶奶,也可以是老师。
3。做孩子的正确榜样,千万不要做暴力的人。
当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时,他们为对方打架也是很常见的。有时候,不排除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先动手,从而导致“暴力”。
自从马骁的积木敲击事件后,我们平时对马骁的这些暴力行为比较关注,如果发现,会及时纠正。最重要的是,我们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小马达带来了不好的暗示。
没有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但是,当孩子被打的时候,我们退一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让他们去消化我们平时在社会上教给他们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