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做孩子的平等朋友,又具备权威?

父母怎样做孩子的平等朋友,又具备权威?,第1张

父母怎样做孩子的平等朋友,又具备权威?

父母应该如何平等的和孩子相处,还能有威信?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几乎没有同龄的玩伴。父母为了填“玩伴”的空白,自然愿意和孩子做朋友。下面小编教你随意切换两种模式!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来了:和他交朋友,和他玩得开心,他爬上了梯子,不听你的话,连作业都不想写,不想睡觉;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管教他。他可能会服从你一段时间,但他不会对你说什么。他的心离你很远。让你进退两难。和孩子交朋友真的那么难吗?

▲知道这两种模式是什么吗?

其实这并不是两种模式的好分配。这两种模式是什么?那就是父母模式和朋友模式。

A:父母模式——当孩子教导并带领孩子成长的时候。

父母与子女的位置关系是上下的。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心智不成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等等。他需要父母站在长辈的台阶上,把孩子拉起来。

父母是孩子的航海家和引路人。这种关系让孩子有安全感,愿意在父母的引导下健康成长。这种家长模式需要保持一定的权威性。

想想我们是怎么对待长辈的?尊重,礼貌和服从,对吗?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尊重我们,服从我们,对我们有礼貌,就要在孩子面前做长辈,以父母的榜样来行使孩子的教育权利,成为孩子的导师和生活教练。

B:朋友模式——做孩子的伴侣,陪伴孩子成长。

父母与子女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的。孩子再小,也有人格尊严,有喜怒哀乐,也害怕孤独。所以他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心,被陪伴。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同一水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们眼中的世界,体会他做过的事,享受他享受的事,为他感到难过的事感到惋惜。父母需要有一颗童心,把自己还原给孩子,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娱乐。

想想我们是怎么对待朋友的?尊重和平等交流。正确所以,想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就要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在沟通上平等民主,在情感上接纳孩子,在沟通上倾听孩子,在精神上理解孩子,在娱乐上陪伴孩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和孩子成为朋友,孩子才会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们,接受我们的教育。

▲两种模式怎么分配?

以下场合是朋友模式

1。陪孩子玩,做游戏。

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个小时和孩子一起玩耍,自由玩耍,孩子会很乐意有你做他的玩伴。在孩子的童年,玩耍是最大的乐趣,也是最能释放情绪和能量,展示和创造自我的活动。

关注孩子的玩耍或游戏。小孩子玩什么?参与进来就好。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就跟到哪里。在游戏中,孩子扮演主角,你扮演配角,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你要做的就是合作。

比如一个孩子想用积木搭建一个公园,你可以做他的搬运工(递积木)。当然,你也可以启发他如何建造更漂亮、更丰富的建筑。简而言之,此时此刻你就是顾问和帮手。

如果孩子没有游戏可以玩,或者自己不会玩,你可以开始一个游戏。比如建议围着床打打闹闹,把一双袜子塞成一团,互相扔炸弹。

如果你是妈妈,这个时候就不要顾及自己的形象了。想想自己小时候是个野丫头还是个臭小子,和孩子玩得很开心,真的很享受!而且,孩子真的希望你永远做他的玩伴。

2。和孩子说话聊天。

如果你没有全部的时间陪孩子,那么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交谈和聊天也是一种不错的陪伴。

不影响你工作,比如你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孩子说话。如果孩子不主动说话,

可以主动提问。当然,提问是为了让人们有话可说,或者有兴趣说。最好问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你今天在幼儿园遇到什么好笑/开心的事了吗?”“今天哪个孩子跟你说话最多?”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什么可以和你分享的,那么你可以分享一下:“猜猜妈妈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哪怕你说你看到树上开的花,只要你说的生动,孩子都会爱听。

注意不要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打断他或者转移话题。这个时候你需要认真听,哪怕停下手头的事情,也是值得的。因为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引导都是在了解详细过程后进行的。

想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当好守门人,会倾听是基本功。

以下场合为长辈模式

1。当孩子犯错时。

孩子犯错,你不能马虎。首先,接受孩子的错误,认识到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利润。没有错误,就没有成长。其次,孩子们需要意识到这是错误的。

比如奶奶因为饭前不给他吃冰淇淋,就使劲推她,打她,你要跟孩子讲道理,严厉批评。

“奶奶不给你蛋挞是因为快到吃饭时间了。饭前零食一般是我们家规不允许的。”“你想吃蛋挞没有错,因为你有需求。你可以说出理由来支持你的需求,我们再商量怎么办,但是你不能打奶奶。打人是不对的。”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需求,告诉孩子他们的需求没有错,但是在适当的场合(比如饭后)是可以满足的。但是打人肯定是不对的。

批评的时候要严肃,要有尊严,不容置疑。要改变过去和孩子玩的时候那种随意放任的状态。必要时,

2。当一个孩子违反规则时。

孩子年纪小,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差,可以在黑暗中玩耍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用ipad一集一集看《熊出没》,不洗脚不睡觉。然后你要提前给孩子定好规矩。越完美越好。比如这样设置:

  • 宝宝每晚可以看两集。看完,把ipad收起来。如果宝宝没收,妈妈可以帮忙收。

  • 如果宝宝做到了,妈妈会在睡前再讲一个故事作为奖励。

    如果妈妈把ipad收起来,宝宝觉得不舒服,可以哭,但不能打扰其他人,也不能摔东西。

    如果你看多了,你妈妈知道了,那就取消每天晚上讲的故事。

    四条中,第三点可能是最难做到的,因为有可能是比较任性的孩子不愿意让大人放好iPads,或者提出要求,或者出轨,或者发脾气等等。这时候的母亲应该是“坚决+温柔”的。在接受iPads的时候,她要坚决,不能心软的妥协。否则,如果规则被打破一次,她就会突破第二次。

    其次,孩子是有情绪的,给予接纳、认同、共情和安慰。你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知道你还想看,我想让你再看一集。只是我们俩定的规矩不能破。你可以明天再看。”“妈妈知道你难过,她爱你。”只要坚持,就一定会赢。

    ▲两种模式如何切换?

    陪孩子玩。聊天时,可以是朋友模式,增进亲子关系;当你遇到需要遵守的规则,你让孩子去做,但他不想做,你就需要父母的模式来引领你的成长。所以不同的时间可以玩不同的模式。这很容易,但难的是模式转换。

    1。向孩子表达你现在是什么模式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和孩子玩一个活动,该睡觉了。孩子们依然兴趣盎然,不肯罢手,任何劝说都不听。

    所以,前一秒钟,你还很贪玩,脾气好又健谈,下一秒钟,你就暴跳如雷了。所以,和你的孩子玩游戏时,最好提前对他说好,“我现在是你的好朋友岳跃(取一个孩子最喜欢的妈妈的昵称)。来,我们拍吧。”

    “拍摄结束了。我现在是你妈妈张智月。我们该睡觉了。”孩子不听,就说:“你不睡觉,张志月妈妈会怎么样?第一,你不会再开枪了;第二,会催你睡觉;不睡觉会怎么样?我们家有规矩……”

    2。从朋友模式转换到父母模式时要机智

    有一个4岁的孩子,一边吃橘子,一边和妈妈聊天。他妈妈发现他剥橘子扔进空。

    妈妈马上沉下脸来指责他:“你怎么能这么皮!捡起来!”孩子也不高兴,愉快的聊天被打断了。

    当这位妈妈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在批评他的时候,她切换到了家长模式,但是这种切换太过突兀和生硬,孩子无法接受。

    其实可以委婉一点:“啊,我看见你把橘子皮扔到空里弄得满地都是。这样不是很好吗?”“家里要是有人看到,会怀疑你怎么了!”

    如果这对某些孩子来说还是太客气,那么,再严厉一点:“孩子,你的行为让所有人都很不舒服。太不文明了!你要去捡吗?”在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提出问题时,我们应该尽量委婉,因为孩子也有自尊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73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