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到底经历了啥?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到底经历了啥?,第1张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到底经历了啥?

身边总有家长抱怨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后像变了一个人。幼儿园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上小学第一个月居然尿了好几次裤子。回家后,他问他今天的作业是什么。结果他什么都不知道。他憋不住气,几次想“吼宝宝”。其实很多家长忽略了幼儿园和小学有很多不同的设置,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处于不同的阶段。

上厕所

孩子在幼儿园可以随时上厕所,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询问是否需要排便。

然而到了小学,就只能在课间去上厕所,尤其是课间只有十几分钟宝贵的玩耍时间。很多孩子因为好玩忘了上厕所,或者有的孩子胆子小不敢举手告诉老师,所以会尿裤子。

小妙招:

1。上学前,跟孩子重复:下课玩十分钟,先去厕所。

2。如果上课想上厕所,不要强迫孩子憋着。勇敢的举手告诉老师。长时间憋尿容易得急性肾炎。

3。如果孩子尿裤子了,千万不要骂孩子。父母的训斥,同学的嘲笑,会让孩子心里憋着不尿裤子,久而久之就会自卑。我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尿裤子,不要尿裤子”,心里压力很大。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变成了心理暗示,会导致更频繁的尿裤。

喝点水

在幼儿园,除了有固定的喝水时间,孩子随时可以向老师要水喝。

在小学,喝水只能在课间做。课堂上不允许喝水。所以经常有孩子一天一口水都不喝。

小妙招:

1。家长带孩子回家后,可以询问当天喝水的情况,以及为什么不喝水。

2。家长可以给孩子带一些好喝的水,或者让孩子选择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水壶,这样孩子上课的时候就会有动力向同学炫耀自己的“好喝的水”和“漂亮的水壶”,水自然就喝了。

自理能力


幼儿园里,每个班配一个主班主任,一个辅助班主任,一个生活老师。幼儿园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及时帮助。进入小学以后,就要靠自己了。如果生活自理能力差,必然会影响学习。

提示: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家长需要早点“提这根弦”,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要为了孩子什么都做。

写作业


幼儿园不布置作业,小学布置作业。进入小学后,孩子没有“写作业”的概念,结果就是写作业拖拖拉拉,作业质量也不好。

小妙招:

1。父母让孩子自己决定作息时间是孩子的天性。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玩,你不可能让他放学后坐在书桌前几个小时写作业。所以不如顺应孩子的天性,把玩耍时间计入作息时间表,让孩子自己决定时间安排,家长控制玩耍时间。

2。同时,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奖惩措施。如果孩子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安排学习和游戏,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否则,他们将受到惩罚。但这种惩罚必须事先和孩子约定,家长不能单方面规定。

上课


幼儿园每节课的时间是20-30分钟,以游戏为主。在玩中学,将教育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中,通过视觉教具,引导孩子积极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小学每节课40分钟左右。小学教育教学有明确严格的学科界限。每个学科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考核体系,有统一的教材和阅读材料。最基本的学习活动是上课。通过老师的教学和引导,学生可以学习课堂规范、行为规范,以及大量陌生的符号:拼音、汉字、数学符号等。课堂知识容量大,学习自主性、探究性特征明显。

小妙招:

1。很多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适应不了小学上课的节奏。所以在入学前,他们就填鸭式地喂孩子读书、数数、背乘法口诀,生怕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担心孩子成绩不优秀,却没那么在意习惯的养成。但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习惯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第一步。

2。当孩子刚进小学时,父母花更多的时间陪他们是很重要的。父母能及时感受到孩子的任何情绪,从而帮助他尽快解决,不会一直在孩子的脑海里堆积。家长也可以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比如坐姿和握笔姿势,对作业的态度,专注力,思维习惯等。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学习的细节。父母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态度。

3。在这个阶段,切忌把追求成绩错误地表述为要求孩子成为第一,更不能只关注分数和名次,让孩子错误地放大成绩的重要性。家长要帮助孩子铺设一条自信乐观的道路,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形成自我驱动力,为以后的长期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71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