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物质奖励孩子吗?小心养出“白眼狼”孩子

你家有物质奖励孩子吗?小心养出“白眼狼”孩子,第1张

你家有物质奖励孩子吗?小心养出“白眼狼”孩子

你们家对孩子有物质奖励吗?物质奖励教育对孩子有影响吗?为什么物质奖励容易养出“白眼狼”孩子?什么是正确的奖励?

一位母亲给我留言,告诉我很多家庭在奖励孩子方面的尴尬:女儿学画画,但有时会被其他事情分心。为了鼓励女儿,她给孩子设置了“积分奖励”。如果她表现好,她会得到一朵小红花。如果她收集了10朵小红花,她将得到1美元。刚开始,孩子很积极,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会有更多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零食。但是当孩子积累到2块钱的时候,有一天她女儿对她说:“我上周的零花钱没花完,我不想要小红花。”然后他拒绝画画,而是看电视。

孩子的行为让母亲很郁闷,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物质奖励确实能在短期内强化孩子的行为

在美国行为心理学家巴勒斯·斯金纳的物质奖励实验(也叫条件反射实验)中,斯金纳做了一个盒子,然后把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放在里面。当小白鼠在盒子里爬来爬去的时候,它按下了操作杆,然后一个食物球被送进了盒子。几次按压后,老鼠学会了主动按压操作杆来获取食物。但这种频繁“按下——得到食物”的奖励机制是短期的,后来的老鼠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按下操作杆。正如驱动力专家丹尼尔·平克所说,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其效果会逐渐消失。

简单来说,在上述“画画-小红花-钱”的奖励机制下,短期内可以带动孩子画画,但长期下来,孩子觉得钱够用了,就会放弃画画。而且物质奖励也会给孩子带来两个奖励陷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眼狼现象”:

1)目标错位:为了得到一个奖励

按操作杆的鼠标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食物,而不是频繁的按操作杆。当一个努力画画的孩子和小红花、金钱奖励有关时,她的目标可能就错位了。画画相当于“按下操作杆”,就是为了得到小红花和金钱奖励。画画不是孩子的目的——是否违背父母对孩子的初衷?

我记得一个用奖励机制教育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把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变成一个冷漠的孩子:有一天,她在厨房忙的时候,听到鲍尔在客厅哭,喊大宝去照顾鲍尔。这时大宝的回答让她傻了:“我照顾弟弟会得到什么回报?如果没有奖励,我不想照顾他……”我们真的无法想象,当这个孩子长大后,他的母亲年老多病,需要儿子照顾,却被儿子以“没有回报”为由拒绝,会是怎样一个可悲的后果。

2)助长贪婪:希望得到更大的满足,“1元钱不够”[h/]

奖励是一种正反馈机制,每一次的满足都会加强这种正反馈的力量。因此,奖励必须同步增加,才能让人感到满意。比如一个成年人,刚开始吃巧克力可以提神,但是一段时间后,即使吃了巧克力,眼睛也会犯困。相反,他需要一次吃更多的巧克力来达到提神的效果。

我的一个爸爸跟我说,他们家是出钱做家务的。有一次晚饭后,女儿被安排洗碗,孩子对着爸爸傻笑说:“1元有几个。能不能每次给我5块钱?”当父亲生气地回答“一分钱都没有”时,女儿耸耸肩说:“没钱我不想洗。”让这个父亲感到如此绝望。

长期有效的奖励是什么?转换原理

改变奖励原则,其实是“惊喜”驱使孩子前进。

大家一定都见过街上的玩具钓鱼机。为什么总有孩子和大人痴迷?采用的是变奖励的原则。孩子操作玩具机器时,有时一个都抓不住,有时能抓到巨大的毛绒公仔,有时甚至能连续抓几次...只要孩子经历过“惊喜”,就很难时不时让孩子远离玩具机器。知道了这种心理机制的负面心理影响,我们从一开始就要让孩子远离街上的玩具钓鱼机。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改变奖励的原理来帮助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应该如何运用转化奖励原则?

定期给孩子奖励不太合适,比如“10朵小红花可以换1块钱”“写完3页作业就可以得到一个玩具”。

父母应该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做家务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的技能”,“当你成为一个勤劳的人,你的妈妈会很骄傲”,“认真做作业的孩子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为孩子建立内在的“动机”。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曾经研究过那些杰出的社会人,发现持续不断的坚持精神背后是“动力”和“奋斗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擦桌子,就是擦桌子,没有交换条件。

然后,根据情况,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奖励中使用“惊喜”和“不规范”。比如,当孩子擦完桌子后突然奖励他一个玩具,并明确告诉孩子奖励的理由:“你这次擦得很仔细,桌子的边角都很干净。”有时候没有回报。比如孩子学画画,一般没有奖励。让孩子意识到,学画画只是让他学一门技能,或者培养一种兴趣,但家长偶尔可以有一点小惊喜。比如孩子很专注画画的时候,会奖励他去玩公园里的旋转木马,理由要讲清楚:“今天我很专注画画,根本不东张西望。”每次给予奖励,父母都会挑出孩子具体的“优点”或“进步”,有助于孩子进步和坚持。

提醒:将奖励孩子的目的设定为“帮助孩子获得上进心”

“进步”、“成就感”、“优秀”、“成为更好的孩子”……都是自驾。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EdwardDeci)提出,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是让他们觉得“我能行”。

曾经看过一个林则徐小时候的相关故事:据说林的父亲让儿子学着做他的儿子。有一天,林的父亲带着自己班的学生和他的儿子上山,摸了摸场面后,让大家用“山”和“海”作为他的儿子。小林则徐脱口而出,“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爬到顶,我就是峰。”林的父亲很惊讶,不仅细细品味,还不断称赞这对“好夫妻”。得益于父亲的夸奖,小林泽旭觉得“我能行”,获得了上进心。有上进心的小林则徐,每天努力学习,经常和父亲对着干。当父亲问他为什么这么努力时,小林说:“我对得起我的父母,我不会辜负我的未来。”“对得起父母,对得起未来”是肖林泽旭的内在动力。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让孩子变得更好,成为画家,成为勤劳的人,是孩子进步和努力的目标。

所以,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物质奖励,以免适得其反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54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6
下一篇2022-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