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开学。其实我平时也不怎么管女儿的学习。但是开学后,我想起了这几年我都做了些什么。回想起来,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和高一的孩子相比变化很大。本文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总结了我们家长在学习方面一路走来可以做些什么,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一至三年级学习教育要点
另外,父母积极的态度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好感,认为学习是件好事。记住——你每一次因为学习而对孩子发火,都是在强化他大脑中的这个神经回路:学习不愉快,学习不好!这是在培养他讨厌学习。不要这样!因为他下半辈子都要学习!
学生学习习惯的记录
这种自我效能感从何而来?
有时候,孩子是通过和自己年龄和能力水平差不多的同学的表现来判断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积累。如果他有这些经历:遇到问题和困难,最后在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自己克服困难,取得进步,他会更有信心下次也能这样!这种经验的积累会增强他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
比如我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数学不太好,最差考了80多。当时班主任特意给我打了电话。我还问,这是低分吗?老师不解地回答说:“按照她的能力和各方面的表现,她应该会拿优等!”她自己也为此烦恼。以后打算多做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当空有空的时候,她爸爸给她讲奥数题,提高她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就这样,很快她的数学成绩上来了。
初三后的暑假,除了一点作业,我们什么数学题都没做。开学后,她通过了八十多次数学考试。这时,她不再担心,而是平静地说:“啊!我又回到了二年级。”然后不用说,她自己多做题,成绩恢复了。后来她坚持按照课表做练习册,期中和另一场大考数学都得了满分。这些成绩让她对那个练习册有点迷信了。不管怎样,她都要坚持做下去,但是劝不动。
我二年级的时候,她在听写中文生词的时候总是会犯两三个错误。基本上,新单词都写对了,但是她不会用新单词。又过了几次,我让她每课重点生词查字典,设置几个单词。我说,赫敏也会这么做,让你看看学霸怎么复习。她坚持做了几天。我会在周末空和她确认一下,告诉她这件事。有一天放学后,她高兴地说,她语文考了满分!这次考试,有一个“连”字,全班其他人都写了“连”。她复习了一下,写的很对。其实字在于平时多读书,但是必要的时候精读一下也是好的。学几个字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让她体会到:努力之后,有收获!这种信念非常可贵。现在到了四年级,我们对单词更放松了,因为读的多了很多。
再想起来,初三有统一考试的时候,老师们都很紧张,每天都要强调这次考试有多重要,这让她很紧张。她说语文考试的时候正在写作文,另一个老师进来了。她认为时间到了,她非常紧张。问老师你怎么了,然后告诉她时间还很充裕!后来到了四年级,市统考的时候,老师们还在强调,但这次她开始明白了:如果你平时学习好,那你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考试以平均水平为准。这再难不过了……
其实在小学低年级,孩子们所做的就是适应学校生活。通过反复的经历,他们逐渐形成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从幼儿园开始,我就不知道什么是“作文”。到了三四年级,我基本想通了。上学就是这么一回事。他们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应对能力,总体上是称职的。
这个的价格是:
1。学习兴趣受损,对学习失去兴趣;
2。只关注表面的表现,孩子没有机会去感受,去探索,去发展各种能力。这些深层能力的滞后性会在高三之后体现出来;
3。孩子没有机会练习自主学习,不会管理自己,缺乏做事的主动性。
不是追求表面的完美,其本质是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信心,相信他以后能提高。
高三学生学习教育要点
学习策略包括很多东西:制定目标和计划,根据不同的任务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自我监控,寻求帮助,评估和反思等。
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人,其“元认知”水平更高,即在任何时候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思维状态和路径是什么,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更高程度的监控和把握。就好像他们脑子里有一个小导师在评估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可以逐渐驱使他去做。练习:
1。第一步总是提醒他去体验和感受。比如带他分析错误,你觉得哪个部分需要加强?
2。给孩子选择权和决定权,让他自己做安排,尝试各种做法,实践自己的判断。留给他的任务尽量宽松,不要太具体。
3。事后询问孩子,让他回顾做法和效果,养成总结的习惯。让你的孩子经常给你反馈,以后他会逐渐有这个给自己反馈的习惯。(学习策略,后面详细写)
父母不会想: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别问了,照我说的做。有亲近的人陪着太累了。孩子也很无聊,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在为自己学习,也不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你一定要记住,随着他的成长,你要教他练习自我管理,逐渐给他更多空的时间自己做决定。
不要给小学孩子定太高的标准。他会反复做不好。父母得根据他的情况,看自己能放下多少。
我特别想给父母的一条建议是:
放学后,孩子一定不要把时间都花在做学校的作业上,而是要给孩子时间看课外内容!周末和节假日更是如此。父母应该追随他的求知欲。多和他聊聊他关注的领域,一起查资料,买相关的书,带孩子去书店。对了,孩子小时候,我很少带她去书店。我以为书店的书质量一般,没有网上找的书好。但是现在我经常带她去书店,因为她可以更广泛地阅读。在书店里,她喜欢浏览和选择。
家长不必要求孩子学习太多的兴趣班和补习班。如果太多,就很难更多地参与其中。但要给他留出时间,让他广泛而自由地涉猎。
很多孩子从四年级开始,在开学前就不那么期待上学了。这就是为什么-上学?先给我一个理由。以前女儿本能的想做一个好孩子,所以努力满足老师,学校,家长的要求。除非有大的分歧和冲突,否则不要想太多。九岁以后,她习惯性地质疑。上学,好好学习,对于现在的她来说,需要一个她真心认同的理由。
好在这么大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十岁的他可能已经对未来有了很多想法,他们对未来有很多美好而幼稚的梦想和憧憬。我女儿现在的梦想是发明设计很多东西,专利比爱迪生多。她小时候就梦想着像巧克力工厂里的旺卡先生一样,带领别人参观她的大城堡和别墅。如果是这样,那么,父母在支持他不断探索目标的同时,也会让他知道学校工作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形成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学习的动力。
让孩子形成自己的学习动力。这不是一次布道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努力的事情。这些做法会有帮助:阅读传记,了解有成就的人的成长过程;了解教育过程;对社会运行模式和各行业发展有初步了解;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外界做出改变的经历;家长和孩子分享学习、工作、创业的经历……
当然,即使孩子看起来有自己的动力,但在行动上也不一定能做到。我们成年人也承诺过要立新年决心,但是没能坚持一个月。所以,在孩子有野心的时候,提醒他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可能是有用的。对于十一二岁以上的孩子来说,这个从目标、志向,到规划、行动的过程,可能完全发生在自己的内心,父母无从知晓。
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对高中生进行的一项为期50年的调查显示,“他们对学校感兴趣。在学校负责任的完成各项任务,良好的写作和阅读能力,这些可以培养出来的行为和习惯,与以后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我女儿现在在上学。更吸引她的是她今天怎么有机会和哪个老师单独交流,哪个男生说了什么搞笑的话,她参加的活动进展如何,她帮助的学生英语成绩提高了...当然,每天的学校生活不可能都是他们认为的美好,但总有一些这样的小幸运,让孩子可以珍惜,让学校生活不那么枯燥,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摘要
过去有人说,养孩子是农活,要符合节气。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路辨认路标,
按照他的节奏提供支持。
女儿是个好孩子,也是个普通孩子。
回顾她的成长之路,
我总觉得生命之花的绽放是一个耀眼的过程。
一个年轻的生命里包含着无数的小种子,
默默无闻地成长,
按其内部顺序依次发芽。
一切井然有序,让你惊艳。
我不仅欣赏这一点,
充满了喜悦和敬畏。
我有幸参与这样一个神奇的过程,
这就是为人父母的独特福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