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足够优秀。正因如此,很多家庭的宝宝从小就被送到早教机构,或者父母按照自己的育儿理念小心翼翼地约束孩子。但是,有些看似正确的做法,却是对早教方法的误解。
1。不要掰着手指数
有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在教宝宝数数的时候,会要求宝宝放下手,背下来。心理学家表示,这种教婴儿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儿童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从口头计数开始,然后物理数字被点亮,然后儿童可以计算总数,最后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得出等价的物理对象。
从具体开始,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拨弄、触摸、观看具体的事物中获得关于物体数量的感性经验。
2。太宠了
有时候,父母的细心呵护反而会“伤害”宝宝。比如,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总是由家人代替,导致孩子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伙伴发生争执,家长出面为宝宝讨回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让宝宝以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是惊人的。他们需要锻炼和交流,甚至需要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各种潜能。
3。完全按照书本养孩子
很多年轻的父母大多是在书本的基础上喂养孩子,有的把书本的要求看得太重,以为这样就科学了。比如书上说一岁半就能爬8个月,串珠子。如果自己的宝宝不会,就会极度焦虑,以为宝宝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和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因为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不一样。
4。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总是意见不一致,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会产生分歧。似乎总是母亲惩罚孩子,父亲为他说情;或者父亲生孩子的气,母亲维护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不尊重父母,有投机心理。谁保护他们,谁就会寻找他们。
作为夫妻,在教育宝宝上要始终如一,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吵架。一个人教育宝宝的时候,即使自己说错了,对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5。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不是坏事,但你必须明智地选择何时、何地、用什么样的奖励。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期望得到物质回报,当他们没有得到物质回报时,他们会变得气馁,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回报的事情不值得去做。
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必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当孩子受到多次物质刺激时,会越来越依赖物质刺激,哪怕是做一点普通的事情。所以家长要慎用物质刺激,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孩子精神鼓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