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立了那么多规矩都不管用?

为什么你立了那么多规矩都不管用?,第1张

为什么你立了那么多规矩都不管用?

如何养育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受过教育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位妈妈说,为了给小宝宝立规矩,她把血槽空都消耗完了,却没看到什么效果。她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来说说家规。

曾几何时,我看过一个比喻规则的特殊形象,说规则就是边界。

边界是什么?边界是墙。

你不会试图去突破一堵墙,因为你知道你做不到。

每个家庭都有真正在意的边界。他们应该是无懈可击的,孩子在这些规则面前没有回旋的余地。

他们知道这些规则是不能轻易打破的。一旦他们被打破,他们的父母会立即采取行动。

但其实我们告诉孩子的很多家规,更像是一扇门。

他们没有想过要打破一堵墙,但他们总是试图推门。

每当我们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的自动反应是先给行为定一个规则,然后警告孩子违反规则的后果。

  • 怎么又把拼图扔来扔去的?用完后把它收起来,否则我会没收它。

  • 睡前不能吃糖。你再吃,我以后就不给你买糖了。

    你制定的规则越多,你花在执行这些规则上的时间就越多。

    但其实有太多你其实并不在乎的规则。它们的存在只是提醒你,你还没有实现它们。

    这些规则并没有让孩子表现得更好,只是让父母更加紧张和愤怒。

    毕竟你是母亲,不是警察。

    你的职责不是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是否出格。

    爸爸C和我也一直在寻求打破而不仅仅是设定我们不在乎的规则。

    不要再假装我们要强制执行那些永远不会强制执行的条款,因为到最后,你根本不会浪费时间这么做。

    不执行就是放弃权限。

    当你需要孩子接受真正的规则时,他们也不会把你的话当回事。

    有些“墙”得一个个竖起来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挑出一些最重要的规则,并制定出容易理解的违反规则的后果。

    当你决定惩罚的后果时,确保它能被执行。(不要做出“我再也不给你买了”、“直接给你扔了”这种虚假的大空威胁)

    简单直接最好。

    这样你也有精力时不时的监督和规范你的孩子。

    当一个坏习惯彻底解决后,再换一个。

    当你在考虑是否真的要建立一个规则的时候,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是真的在乎这个,还是应该在乎?

    选择对你真正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认为应该重要的东西,筑起那堵墙。

    至于其他烦人的小事,就随它去吧。

    你会发现自己一天中做的警务工作少了很多。

    有些“门”是需要一个一个打开的

    如果你之前有一个规矩,而你其实并不在意,那么,不如为你的孩子打开这扇门。

    适当的放权会让你的规则更有分量。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很容易产生很多负面行为。

    任何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想尽办法向自己证明,自己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

    那些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拥有选择权、话语权、不被理解的孩子,会变得叛逆、愤怒、固执,甚至最终屈服于家庭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孩子,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但是有一些自由是每个年龄段都可以允许的,可以让孩子有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觉。

    比如我不介意CC吃太多零食,但不想让她随便吃。

    我会直接告诉她,为了不影响她吃午饭,现在最好不要吃零食。

    不过我还是交给她吧。我能接受她吃的量,比如一包饼干,一个蛋卷。

    她通常会给出争取的理由,比如:

  • 我只吃一块饼干,不会影响我的午餐…

  • 但是我太贪心了。我先吃半个蛋卷,睡醒后再睡半个午觉。

    我大体同意。

    这种靠自己努力赢得的小权力,既能让她感受到自己的掌控感,又能保住我这个边境线守门人的位置。

    而不是认真的告诉她:

  • 你要少吃零食,不然午饭都吃不下了。

  • 嘿,你刚吃完饼干。为什么又吃蛋卷?

    你再想吃,下次我就不给你买了。

    更糟糕的是,下次我会买给她。。。

    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权威,也没有任何教育效果。

    大人说的都是有效的,所以不会那么便宜。

    有的妈妈可能会问,宝宝讨价还价不会很容易吗?

    别忘了,前提是这是门,有回旋余地。如果宝宝讨价还价合理,为什么不同意?

    如果真的不能答应,那就从一开始就把它变成一堵墙。

    如果实在不想让TA吃,就把零食放在TA拿不到的高处。坚定地说,而不仅仅是建议,你应该马上吃晚饭,你可以不吃零食了。如果你想吃东西,你可以睡个午觉然后醒来。

    最后,规则不是道德老师。他们不能决定孩子们的价值观。

    我相信每个家庭都有这些规矩:不能说谎,不能偷窃,不能对人无礼。

    在教育学上,这是一个我们经常混淆的范畴:我们认为只要对某些道德行为(比如说谎)有明确的规则,就足以让孩子明白正确的价值观。

    用人话说话,就好像你告诉孩子,做人不能说谎,他真的不应该再说谎了。如果孩子还是说谎,大人可以理直气壮的指责他不听话,不听话——我不是明确告诉过你不能说谎吗?

    足够纸被戳破后,是不是让人觉得好尴尬?

    很多道德行为并不是由规则规定的,而是只有当孩子感受到爱,被接受,能够和父母产生同理心的时候,他们才更容易接受我们的价值观。

  • 比如“你不能撒谎。”如果你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孩子就有可能如实说出真相。如果你知道说实话的后果是被打死,那你还有多大可能坦白?

  • 比如“友善一点”。如果父母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很霸道,只给孩子定了一个要友善的家规,那他友善的可能性有多大?

    再比如“孝顺”。如果父母辱骂,不尊重长辈,就告诉孩子以后要孝顺父母。那么他孝顺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有人说“亲子亲密,龙陪伴”产生类似价值观的可能性,比单纯的强调和灌输至少有效3倍。

    所以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仅取决于你制定了什么样的规则。再多的条条框框,再严格的条条框框,也无法帮你养出一个有教养、有温度敏感的孩子。

    比规则本身更重要的是,你的规则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天性,是否符合他目前的发展规律,最重要的是,孩子到底能从你身上看到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39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20
    下一篇2022-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