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怎么办

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怎么办,第1张

孩子斤斤计较怎么办

孩子斤斤计较怎么办?孩子怎么总是跟你斤斤计较?父母总能和孩子讲和吗?你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孩子跟你聊这样的术语吗?

“妈妈,你可以让我扫地,但是你完事后得给我买个变形金刚。”
“这碗饭我可以吃完,但是你得给我点那杯西瓜汁。”
“晚上我可以早点睡,但是你能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吗?”
...
很多妈妈反映,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无论你让他做什么,他都会斤斤计较地跟你谈条件。
你们家的孩子有过这种“体贴”吗?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孩子做什么事都要讲条件?小华妈妈认为,很多时候是来自于我们对孩子的“引导”。

“如果你考了100分还这么不听话,妈妈就带你去迪士尼!”

“你练好这曲子,我就给你买个大冰淇淋!”

这个句型已经成为你和孩子之间最常用的对话了吗?而且你不觉得有点眼熟吗!

以学习为例。可能很多家长会用物质引诱他们,有的家长甚至会把这种奖励做得更短期。比如今天按时完成作业,就允许看电视,今天完成作业,就允许玩IPAD,等等。久而久之,对于孩子来说,做作业,学习成为他们交换某种东西的条件,完全忘记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孩子对物质的诱惑一般很难抗拒。当一些父母发现物质交换更有效时

当 时,物质交换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从家庭作业到许多其他事情,父母用材料诱惑他们的孩子,以便让他们服从他们的愿望。长此以往,后患无穷!你有没有渐渐发现,孩子对奖励没有兴趣,渐渐爱讲条件。孩子们用父母告诉他们的任何东西来交换…

你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大声尖叫。几天过去了,老人实在受不了了。于是他出去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个地方变得非常热闹,我觉得年轻多了。谢谢你这钱。”孩子们非常高兴。第二天他们还是来了,照常玩。老人又出来了,给每个孩子5分钱。五分钱也可以。孩子还是高高兴兴的离开了。第三天,老人只给每个孩子2分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只要2分钱。你知道我们有多努力吗?”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为他演奏了。

这个故事里,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把孩子“为自己的快乐而玩”的内在动机变成了“为分币而玩”的外在动机,他把分币作为外在因素来操纵,所以他也操纵了孩子的行为。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德西效应,有时会出现在家庭生活中。比如,家长经常对孩子说,“这次考试考100分,奖励100元”,“考进前5名,奖励一个新玩具”等等。

家长们可能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交换条件和奖励机制,一点一点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造成了不给条件,不给自己满足就什么都不做的局面。于是父母让他们学习做事,他还要向父母提条件,造成了父母的被动局面。

其实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所以,当孩子习惯了和你谈条件,你就需要思考一下,调整孩子“谈条件”的思维,增加他的内驱力,是否合适。

Kai喜欢航模,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飞机都会两眼放光。?“爸爸,如果我能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进入前三名,请给我买一个漂亮的飞机模型。”

爸爸在看报纸,似乎不同意:“比赛结束再说吧。”

肖凯暗地里下了决心,显然已经把和父亲的这次谈话当成了一种约定。

比赛时间到了。可能是凯太急于求成了,也可能是因为紧张,发挥的不是很好,最终无缘前三。他非常沮丧,不仅因为他输了比赛,还因为他不能得到他心爱的模型飞机。

一进家门,肖凯一眼就看到他最喜欢的白色飞机模型放在桌子的中央。他欣喜若狂,一扫输掉比赛的阴影,开心地问爸爸:“爸爸,你怎么还给我买模型?”

爸爸摸了摸凯的头:“因为爸爸爱你,爸爸对你的爱不需要理由。爸爸给你买他喜欢的东西是因为他能看到你开心,而不是因为你赢了比赛作为礼物的条件。所以下次,不要把你本该努力做好的事情作为和你父亲讨价还价的筹码,好吗?”

凯不好意思又用力地点点头:“下次不会再这样了。”

作为父母,爱孩子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是你的孩子,没有其他理由。这个道理,孩子也应该懂。有时候,孩子会玩一点“心眼”,以为可以用成绩来换取父母心爱的礼物。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爱是不需要条件的”这个道理,这样孩子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出发点和目的就会更加明确,而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所以你和孩子做交易,得到的只会是孩子的“斤斤计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29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9
下一篇2022-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