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希望孩子听话,但是真正的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做个好孩子好不好,有多危险?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
我的邻居老徐喜欢吹嘘他的教子。
他认为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应该严格。砍伐小树,照顾孩子,你不能成为没有规则的方圆。
儿子上高中时,他和妻子为他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孩子每天都有一系列必须完成的任务:复习、自测、做模拟卷。
这个作息时间太精确了,上厕所都要掐时间。
如果有一天没有达到学习目标,老徐会训斥他;任何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孩子都会被打,被告知以后要更加努力。
这个方法确实管用。老徐的儿子在高中成绩非常好,他养成了努力学习的习惯。
前年考上省内某大学,985加211。他也进入了竞争激烈的热门专业,为老徐赚足了面子。
但是两年后,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老徐的儿子辍学回家了。他的精神状态不如从前,满脸青紫的胡茬,眼神暗淡,举止慵懒。
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后来偶然遇到了他大学的老师,老师一提,谜底就解开了。
[h/]原来,老徐的儿子入学后,就开始对电子游戏着迷了。为此他熬夜,去逃课,不参加班级活动。多次被辅导员和部门秘书约谈。
然而,无论老师怎么劝,他还是一意孤行。因为不及格科目太多,复试后学校还是不及格,学校给家长发了学业警告通知。
老徐没有料到他那聪明如羊的儿子会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
他很担心,经常去看他。但这个时候,不在乎父亲批评的儿子,不怕挨打,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过去,他生活在严格的监管之下,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很难考上大学。在轻松的环境中,有一种突然的解脱。于是,他拼命打游戏,试图弥补自己错过的娱乐时间。
而且,高中的时候,他好像对自己很严格,但那不是“自律”,而是“他律”。他的父母已经为他规定了一切,他只需要照着做就行了。
他从来没有学会管理自己,控制和安排自己的时间;他从来没有完成他必须做的事情的内在动力。
不管是谈话,帮助,还是留堂,都能让他好一点。最后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的秩序,拿不到学分,被学校辞退。
一开始,老徐显然很渴望他的教子,所以他一再地管教他。没想到,他最后后悔了。
哲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控制是教育的对立面。”
对孩子太严格,真的能教出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好,而是被迫压抑自己的需求和主张。在他的脑海里,总有一股叛逆在沸腾,在等待,在寻找一个合适的爆发点。
从表面上看,他可能看起来很安静,但实际上,他可能是一座休眠火山。一旦爆发,很容易表现得极端。
2016年,在四川达州,一个名叫小思的18岁男孩高考后自杀。
他在遗书里说,平时,父母对他很严厉。
吃饭时不小心打嗝,家人上来就是一记耳光;如果你没有把食物放在正确的位置,你会被打。有一次他吵着要花生奶,他爸爸打了他一巴掌,打得他鼻子出血。
他的成绩是全校第五,数学、政治、地理都能拿满分。
虽然他已经很优秀了,但是他的父母因为怕影响他的学习,不愿意给他一点闲暇时间。只要在网上看到他的QQ,就会把他骂的很惨。
家庭的初衷一定是希望孩子通过上一层楼来达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没想到的是,长期的严格管教让他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消极情绪,最终酿成了悲剧。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如果长期压抑的矛盾和痛苦被触发,一些比较内向的人会选择自残;其他更极端的人会做出攻击性的行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201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校园枪击案。
20岁的年轻人亚当·兰扎(adamlanza)先是在家中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然后手持突击步枪,闯入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小学,疯狂开枪,杀死了26名师生,凶手自己也开枪自杀。
他的表现极其冷血。
不过,他平时也不是一个讨人厌的“熊海子”。
不,恰恰相反。
他的同学说亚当安静友好。
他的母亲非常重视他的教育,对他要求严格,并期望他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而他也确实不负众望。他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他是当地的优等生,比别人早三年高中毕业。
但是,他是老师的妈妈,太严厉了。她亲自教导他,控制他,让他处处受到束缚和限制。当孩子不听话,不努力的时候,她甚至会拿枪指着他的头,逼他就范。
所以,这个孩子虽然看似乖巧,但在平静的外表下,充满叛逆和愤怒的内心一定在声嘶力竭地呐喊。
媒体说亚当可能潜意识里讨厌父母的严厉教育,所以去了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杀人,不管那些无辜的孩子有多无辜。
他用的枪是他母亲的。这些曾经让他胆战心惊,让他百依百顺的枪支,在他决定复仇的那一天,也让学校里的孩子们和他当年一样胆战心惊。
太严格有时候伤害自己,有时候伤害别人。就算没那么严重,也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无锡市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中心主任张夏说,很多精神病患者的父母信奉棍棒教育,对孩子严加约束。
适当的控制是必要的,但如果用力过猛,变成虎妈狼爸,只能适得其反。
所以在教孩子的时候,要多注意以下几点:
1。管理孩子要温和
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做南风法则,也叫温暖法则。这个名字来自拉封丹的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下外套。
北风为了达到目的,简单粗暴,疯狂地吹着冷风,试图吹掉衣服。没想到行人为了御寒反而把外套裹得严严实实。
而南风缓缓吹来,温柔又温柔。人们觉得春暖花开,就自动脱下外衣,让南风的目标实现。
管理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的情绪感知,特别敏锐,像寒风一样苛刻的要求,只能激起他们的反抗,让家人的期望适得其反。
只有温柔的劝说,才能让他们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是为自己着想的,才能让他们对家庭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对父母有认同感。
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听取你的意见,投桃报李,更加努力;而不是当汉奸,伺机“造反”。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有著名的“需求层次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有不同的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只有满足了当前层次的需求,才会考虑下一层次。
所以,只有让孩子感到安全,有归属感,受到尊重,才会愿意去学习,去发展,去实现自己,去开发自己的潜能。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不会缺吃少穿。但是,在他们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也要得到足够的滋养,不能因为缺少温暖而变成沙漠。
2。机智地管理孩子
如果你只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孩子会认为你是欺小,独善其身,依靠自己这个家长,强行执行自己的意见。
所以,家长可以对孩子实行参与式管理,和孩子分享决策权,让孩子和你一起制定计划。
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参与了某个规则的制定,那么在执行这个决策的时候,他就会心甘情愿地去遵守,带着一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自豪感。
作为一个更有社会经验的家长,在决策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帮助孩子分析竞争形势、自己的学业目标和近期的工作重点,让他增强对管理的清晰的参与感。
这样管理一个孩子,不仅可以提高他的执行动力,还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让他们在磨合与协商中更加亲近,建立更牢固的情感联系,减少亲子矛盾。
此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身作则,而不是言传身教。
家长要想让孩子专心学习,就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学习,努力实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看到热切的父母就心服口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就接触到了。
我有个学长每年考一个证: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
妈妈们总是在看书,在做试卷,在听课件,这就形成了家里的学习氛围。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努力上进。
她不太在乎儿子,但他总是年级前三。
通用电气CEO韦尔奇曾经说过,“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如果一个家庭里所有的人都有进取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一起努力向上,一起照顾孩子,就可以少一点拘束,多一点单纯。
3。给孩子一个释放压力和玩耍的机会
孩子有贪玩的天性,父母应该引导他们,而不是阻止他们。
就像大禹治水。他没有拦截,而是引流撤离,最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我们应该让孩子玩,只是在方式的选择上要小心。
如果让孩子在家玩电脑,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会上瘾。所以,户外运动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方面,运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放松,缓解学习压力,分散孩子对挫折和焦虑的注意力。这样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都会有所改善。
村上春树曾在《挪威的森林》中写道,医生建议抑郁的人通过运动来改善情绪。
另一方面,体育如果发展成特长,会让孩子在校园生活中更受欢迎,有助于他们的社交。
就像《哈利·波特》里一样,哈利在学校备受推崇,不是因为他是尖子生,而是因为他在球类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体育锻炼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方面:身体有自己的负荷极限,孩子玩到一定程度就会累,有效避免了上瘾和过量的问题。
另一个好处是运动往往提倡互相配合。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去运动,可以让孩子觉得你们是一个团队,一起战斗,这样更有归属感。
你的陪伴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担心,从而提高他的满意度。
如果有合适的场地,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像跳绳、健美操、慢跑、竞走、健走这些运动都非常方便,不受地点限制。
有时间的话,不妨陪孩子在外面看看。
纪伯伦曾经有一句著名的诗《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通过你而生,伴随着你,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
你是生命之弓,你的孩子是生命之箭。快乐而谦卑地弯下腰,把箭一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向无边的未来。爱是一个孩子的飞翔和你的姿态,稳重而坚强。
放手送孩子独立飞翔。给他们帮助和推动,但不要太严格。
这样,会让他们飞得更高,发展得更好。正如育儿专家尹建莉所说:
减少对孩子的控制,恰恰会为他们的自由成长提供空空间。
不要让他们成为受约束、抑郁的“好孩子”。请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为自己独特的模样,带着自己的光环像风一样行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