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会取悦你吗?惯于讨好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受困于“讨好型人格”。他们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要求,经常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拍马屁的人是什么样子的??网友的回答是这样的:
去餐厅吃饭,很少点餐,能自己动手的也从不麻烦服务员;
遇到装修和服务太好的店,不敢进去;
如果你对网购的衣服不满意,你不会退货,你自己忍着吧。
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要求,即使自己不容易做到,也会硬着头皮答应;
借钱给别人,却不敢谈还。我无能为力。我鼓起勇气要钱,但好像我做错了什么;
别人排斥你,轻描淡写。拒绝别人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十恶不赦;
......
简单来说,逢迎型人格的人,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懂得拒绝,怕给别人带来麻烦,经常道歉,甚至没有原则底线。
在每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自卑、敏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取悦全世界,却忽略了自己。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他的小说《人间失格》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没有拒绝的能力。我怕一旦拒绝了别人,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为什么很多人会形成逢迎型人格?
其实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做出一些拍马屁的行为。如果你回到出身家庭,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无条件的爱。
比如有的父母,处理不好自己的感情问题,阴晴不定,与孩子若即若离;一些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提出许多要求。你怎么做,父母就会爱你,喜欢你。
所以孩子很担心:
父母吵架,生气,发脾气是因为我吗?
爸妈不听会不会不爱我了?
我爸妈是因为我犯了错才抛弃我的吗?
孩子觉得父母只有做了特别的事情才会爱他们,于是求爱就开始了。
为了讨好父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太懂事太听话。
我认识一个母亲,离婚后和女儿住在一起。当初,她无法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每天都很难过,没有幸福的生活。
这期间,6岁的女儿也在慢慢展现出惊人的聪明。有一天睡觉前,女儿小心翼翼地对她说:“妈妈,我会乖的。不要不开心。”
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妈一脸欣慰:“我女儿真懂事。”
但是有那么一瞬间,我为这个小女孩感到难过。早年,她的家庭破裂,她面对一个不幸的母亲。她被巨大的不安全感包裹着,只好忍着,讨好自己,争取母爱。
很多父母离婚,忘记告诉孩子,父母对你的爱不会变。所以孩子一方面会认为父母分开是自己的错,一方面又害怕被双方父母抛弃。为了避免被拒绝或抛弃,很多孩子都尽量懂事乖一点。
所谓懂事,当然让人开心,但那只是只有孩子才知道的委屈。
不得不说,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关心都是有条件的。
他们不接受孩子发脾气,不允许孩子犯错,要求孩子体谅自己。这是孩子得到爱和认可的前提。
所以很多惯于讨好的孩子,不敢在父母面前表现的愚蠢任性。
这种讨好父母的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一个孩子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长大后也会习惯性的讨好别人。
我有一个女学生,人很好,尽量为别人着想,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同学。但她坦言,自己并没有做好帮助别人的准备,只是习惯性的讨好别人。
她7岁的时候,她妈妈生了一个弟弟。全家人都很开心,她却被冷落了。从那以后,她必须懂事才能取悦父母。
然而,即使你放低姿态去讨好,你也将一无所获。
“我哥很吵。偶尔妈妈会夸他长大了。我尴尬了十几年,偶尔不听话,被我妈骂白眼狼。”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太懂事的孩子最委屈。
江洋先生说,“世界是我们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应该为了取悦别人而牺牲自己太多。
一个全艾滋养大的孩子,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因为他们知道犯错和调皮是可以被父母理解的,有父母的爱支撑着。虽然不良行为不被父母接受,但他们的爱情还和当初一样。
开心的时候笑,难过的时候哭,喜欢的时候说,不愿意的时候拒绝。这才是一个无辜的孩子应该有的样子。
不哭不闹,从小就谨小慎微,手脚都怕的孩子好让人心疼。
每个父母都有责任让自己的孩子明白,你不必太早学会懂事和讨好,你值得拥有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就像王菲在《孩子》里的一句歌词:“你不能坏,你可以调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