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为孩子的成绩焦虑可以理解,但是要顾及孩子的面子。研究发现,“孩子从5岁开始就明白名誉的重要性。到了小学阶段,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爱面子’”。
当孩子懂得爱面子的时候,他希望父母保护他的面子。给孩子适当的教育,孩子很难出类拔萃!
在公共场合,给孩子留点面子
“写的话就赶紧写。如果没有,就走开。”
上周末,我陪孩子去兴趣班,看到一个妈妈在等候区训斥孩子。吼完之后,她拿了一本书,拍了孩子两下。
候车区是一个宽敞安静的公共区域。当时有七八个家长在休息。
这个好像是初三的男生,带了作业,想在课前写一些。大家一直在夸他,佩服他妈:这么懂事的孩子,真会利用时间。
但是突然间,这种叫喊声把我们从这种羡慕的想法中拉回了现实:
气急败坏的母亲和低头不语的儿子之间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快考试了。你说过多少次你记性不好?你爱写不写。”
当我妈重复“爱写还是不写”的时候,听起来像是咬牙切齿。
孩子看了看四周,忍不住哭了。
他一定非常难过。应该不是因为他受了委屈,而是因为他“被那么多家长看着”,彻底丢了脸。
日本作家太宰治曾在《人间失格》中写道:
“不管家里人跟我说什么,我从来不顶嘴。他们几句责备的话对我来说就像晴天霹雳,使我几乎发疯。我们怎么能和理性争论呢?."
孩子在外人面前被训斥,比在家被骂还难受。不好的感觉比晴天霹雳还糟糕,让孩子更加尴尬。
古人曾说,爱子不负七事。第一个是“不要责怪所有人”,告诉我们在公共场合,不要责怪孩子,要给孩子留有尊严。
不管孩子多强多弱,都要给他留面子
蒙台梭利认为:
每个孩子出生时自然都有一个精神胚胎。武志红老师说,这个精神胚胎的发展无非是孩子的感觉。
再弱小的孩子也有感情。
同事陈老师的小女儿安安,小时候因为一场大病,智力受到影响。孩子已经一岁了,不愿意学习。他各方面还是有点像个四五岁的孩子。
作为母亲,陈小姐很心疼女儿,总觉得孩子能活下来是个奇迹。也是她对孩子未来健康快乐成长的最大期待。
但是作为老师,她有些接受不了孩子各方面的慢节奏。
有一次,她带着安安和我们一起参加一个活动,指着安安对我们说:“这孩子脑子太迟钝了,学东西就忘,忘了就不学了。他是班里的累赘,让我担心死了。”
安安听到妈妈这么说,立刻放下玩具,撅着嘴叫了声“妈妈”。
陈老师笑着说:“你看,我还没高兴呢。脑子慢就是脑子慢,我怕人家说。”
母亲说得像开玩笑一样轻松,孩子却明显不开心,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不舒服,饭也只吃了几口。很明显,她被妈妈对她“慢”的评价伤害了,让她在所有人面前丢尽了脸。她以自己沉默的方式反抗。
安安虽然就像个四五岁的孩子,吸收知识可能没那么快,但是对妈妈的话的敏感度一点都不低。妈妈说了一句不顾面子的话,伤透了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Sukhomlinski)说,儿童的心灵对于接受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敏感而开放的。
无论一个孩子是强是弱,被父母保护都会让他感到被爱和被尊重。被伤害会让他难受,会封闭自己的内心,用委屈和不满来反抗。
适当的管教应该为孩子们挽回面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多伯森(JamesDoberson)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的孩子,出生在爱与管教恰当结合的家庭。
培养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给孩子面子,适当管教。
我的朋友,硕硕的妈妈,曾经告诉过我一件事。去公园的时候看到一个卖棉花糖的,硕硕想吃。妈妈觉得在外面吃零食容易感冒,就拒绝了他的要求。
但是孩子们不喜欢。妈妈拖着各种要求都没用。最后,孩子甚至用哭闹和戏弄来纠缠妈妈。
虽然母亲也很生气,但是想到公共场所就对孩子大吼大叫也不合适。答应孩子可以买,一定要带回家吃。
回国后,硕硕妈妈第一时间没让孩子吃棉花糖。而是拿出一本孩子小时候爱看的书《睡前小秘密》,翻到《为什么不能发脾气》这篇文章。并要求她的孩子大声朗读。
孩子读完之后,妈妈让他讲一讲那天发生的事情。孩子意识到在外面哭闹是不对的,轻声向妈妈道歉。小时候明白的道理,现在重温,又多了一种理解。
硕硕妈妈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不仅给孩子留足了面子,还完美地教育了孩子。长期以来,孩子从来没有哭着要过什么,像大人一样懂事有礼。
如果你爱孩子,就要给孩子面子,给孩子面对错误和反省自己的机会。
而在这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孩子会对问题和原因有更深刻的理解。远比父母从头到尾长篇大论有效。
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能给孩子更深刻的正面影响,让他更好的展现自己。
蔡元培先生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培养。
孩子性格的培养需要父母的榜样。任何时候,父母给孩子面子和尊重,更能体现孩子高尚的人格,给孩子健全的人格。
父母给孩子温暖,孩子也会以温暖回应;父母给予孩子尊重,孩子也会给予尊重。
所以,不要以为小孩子年纪小就不懂面子和尊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每一颗感知的种子都在生根发芽。
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守护这些种子的成长。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做值得尊重的父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