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在挫折中学习成长?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很重要。虽然生活中充满了不愉快的事情,但最好不要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可能吗?可能很难。我经常遇到很多焦虑的家长,他们和我分享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问我怎么办。
“我该不该帮孩子和学校老师沟通?”
“我该不该帮孩子和欺负他的同学说说话?”
“我该不该帮孩子安排课程去上补习班?”
“我该不该劝孩子放弃这个机会?”
“孩子转学不是更好吗?”
很多时候,父母早就拿定了主意,只是想找人证实一下他们的做法。但是,我经常说,不要急着帮孩子解决问题。为什么?
首先,你能确定你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吗?我们成年人认为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我们越帮助我们的孩子,我们就越帮助他们。
第二,当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孩子根除了目前的困境,你也就去除了孩子从困境中学习的机会。
人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解决不了的事情呢?总觉得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知道目前的困境不是一时半会能解除的,但还是有勇气去面对,去生活,去学习,去成长,甚至超越。
换句话说,让一个孩子在不危及自己或他人生命的情况下,在挫折中学习成长,比让他顺利成长更有价值。
让孩子感受到力量的陪伴
关键在于陪伴二字,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面对困难的问题,只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不必要时不过度干涉;背后的信念是:我相信孩子有面对困难的能力。
举个常见的例子,一个臭着脸回家的孩子说:“同学不喜欢我!在班上,大家都不愿意和我在一个组……”。听到这个你会怎么做?
“孩子,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然后打电话给老师说清楚,说清楚;或者,第二天早上,我冲到学校去声讨同学。你会这么做吗?小心,你可能是在帮助自己,同时也剥夺了孩子自己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机会。
如果你很平静,就问孩子“怎么了?”“怎么回事?”“我想多了解一下”,然后,不加判断,只听孩子怎么说,然后顺着孩子的情绪:“我知道你遇到这种事,心里很难过,很委屈”;最后,问孩子:“那么,你怎么看?”听听孩子想如何面对这个问题。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发挥了陪伴的最大功能——给孩子继续面对问题的力量。
面对挫折陪伴孩子的具体方法
作为家长,请相信一件事:“孩子有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所以大人要做的就是继续给予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力量。具体来说,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有力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i)听听孩子的情况——“怎么了?”
当一个人在困境中挣扎的时候,他渴望被人看到,被人关心。这时候父母只需要用温柔的语气问一句“怎么了?”“怎么回事?”“能多说一点吗?”“我想知道更多,好吗?”引导孩子说出整个故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听,不评价,不讲道理。记住,孩子最不需要听到的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你该怎么做”的建议。收起这些帮孩子解决问题的意图,听就好。
(2)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这一定很难!”
听了这么多,当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回应。首先,最迫切的是回应孩子在这种困境中的情绪感受,比如“我知道,你一定很辛苦吧!”“心里很委屈!你一定很想让你的同学理解你。”“你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充满了无力感!”“坐在课堂上一定很痛苦吧!”就是用同样的态度去诉说孩子的情绪感受,让孩子感到完全被理解,建立一种关系纽带——“知道有人理解我”本身就能产生力量。
(C)问孩子自己的解决方案——“那么,你打算怎么办?”
然后,再问一个问题:“接下来你会做什么?”也就是让孩子说说自己面对问题时的应对策略和思路。
然而,很多大人听了孩子的解决方案后,批评道:“这样不行!”“难怪你一直卡着”,然后没完没了地说各种聪明的办法,往往会让孩子更有挫败感。
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孩子理性的讨论,他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利弊,如何实施,如何做的更好。有时候,在这样的讨论下,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四)肯定孩子应对问题的过程——“你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孩子可能会摊开双手告诉你:“我不知道!”或者“问题解决不了”。这个时候,家长不要急于理直气壮地说出来。请好奇问孩子“你是怎么活下来的?”“即使压力这么大,你还是愿意去面对。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开始关注孩子应对问题的“过程”(不同于“结果”,即问题是否成功解决?),那些“不简单”和“难得”的点,旨在让孩子见证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传递一种信任:“我相信你能行!”。
这是陪伴孩子面对挫折时最有力也是最不容易回应的方式;但如果家长愿意反复练习,就会发现总有办法给孩子一些肯定:
确保孩子没有放弃
肯定孩子愿意面对
肯定孩子的求助行为
肯定孩子的积极态度
肯定孩子愿意采取行动
肯定孩子解决问题的尝试
肯定孩子的体贴
肯定孩子的投入
(5)感谢孩子的信任——“感谢你愿意告诉我。”
“谢谢你告诉我”是个神奇的词。很多时候,孩子愿意把自己担心的事情告诉父母,说明对父母的信任。否则,他们可以闷着头面对困难。所以,我们需要感谢孩子对我们的信任,让他们知道我们感到被关心,被重视。
尤其是面对经常说“不知道”、“还不错”、“还好”或拒绝交流的孩子时,重启联系和对话的方法之一是,当孩子愿意多表达一点(即使说“不知道”)时,他们马上会用“谢谢你告诉我”这样的话来回应,这往往会让他们愿意与我们分享更多。
“怎么回事?”
“一定很难为你吧!”
“那么,你打算怎么办?”
“你是怎么做到的?”
“谢谢你愿意告诉我!”
如果经常表达这五句话,可以让孩子在陪伴父母应对困难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满满的爱和支持,即使害怕和无力,也愿意坚持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