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全面的关于气质的研究是由儿童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托马什和史黛拉·切斯进行的一项纵向研究。心理学所说的“气质”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气质,更类似于“脾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情倾向。
这项研究发现,人在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某种“气质”。
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会与父母的教养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孩子的性格,甚至预测孩子未来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和生活压力。
孩子的先天气质和父母的养育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托马斯和车思通过九个维度来衡量气质,认为儿童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随和的孩子
这类孩子在婴儿期能迅速建立日常规范,行为活泼,容易开心,对生活中的新事物适应快。
第二类:问题儿童
这样的孩子要建立日常规范,并不容易。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感到身体不适,就会烦躁不安,吵闹,大声哭闹。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安慰,他们对生活中的新事物适应较慢。
第三类:慢性发热的孩子
这些孩子不太好动,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情绪消极。很难和不熟悉的人相处,让人觉得害羞,适应慢。
也有一些孩子在这九个维度上有自己的分数,属于混合型。
即使父母知道他们应该爱他们的孩子,但他们内心深处是爱他们的孩子的。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
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会因为孩子的一些行为或态度而感到生气、烦躁、失望、抱歉。
而父母的反应,反过来又会反作用于孩子,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第一种孩子在婴儿期更容易建立日常规范。
他们会更早的形成规律的生活,按时睡觉,按时吃饭。
当父母逗他们的时候,他们会用笑来回应,这样会少引起父母的负面情绪。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在短时间内与父母形成良性互动。
这种孩子会让父母更容易抚养,尤其是生活中有很多压力事件的时候,父母会更喜欢第一种孩子。
因为和父母互动好,孩子也感觉心理压力小一些。
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时,他们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活动也会增多。
孩子也会在父母频繁而充满爱的举动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他们会更有安全感。
父母与孩子的人际交往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社交行为。
他们更容易交到朋友,也更容易让其他成年人喜欢他们。
第二种孩子更难与父母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
抚养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孩子在婴儿期非常敏感,容易烦躁,就会哭得更频繁。
难以安抚的孩子会让父母感到烦躁,甚至想逃避。
得不到安抚的宝宝要么制造更多的噪音,要么逐渐失去与父母的联系,表现出对父母的冷漠和不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被激怒,行为也会更叛逆。
这也会导致家长更多的用“惩罚性”的育儿方式来规范他们。
惩罚性育儿只会进一步恶化亲子关系。
有时候孩子的哭闹行为过于激烈,也会迫使父母妥协。
当孩子发现哭“管用”时,他们更愿意用这种方式来达到目的。
父母会发现给孩子定规则越来越难,有时有效,有时无效。
父母和孩子往往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状态。
慢热的孩子在幼儿期不会有太多问题。
但是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些急躁的父母更容易感到“焦虑”。
他们不那么容易和陌生人相处,适应新环境也比较慢。
在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后,父母很可能会感到失望或沮丧...
在外界压力下,父母可能会经常督促或责备孩子。
这个时候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会变得很有压力,压力会降低一个人的反应速度,孩子的动作会变得比较慢。
孩子与父母互动的方式是他们人际交往的初始模板,他们会在此基础上发展与他人的关系。
如果孩子和父母的互动很差,可能会更难和别人互动。
虽然气质是先天的,但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教养方式适合孩子的气质,就会为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打下基础。
对于有困难的孩子,父母有一个温柔而坚持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谦虚就是父母要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要更温暖,更有耐心。
父母的情绪,尤其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母亲的情绪,对孩子发展情绪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在行为层面,父母一旦定下规矩,就要持之以恒地执行。
这类孩子对父母的育儿技巧要求更高。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西尔斯夫妇也认为有一种孩子很难抚养,这种孩子被称为“高需求婴儿”。在《西尔斯橙亲子课堂》一书中,他们详细介绍了这类宝宝的育儿方式。
可以查一下书籍介绍:每个0-3岁的宝宝家里都应该有这3本书
对于慢性发热的孩子来说,最合适的养育方式就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适应这个世界。
如果父母给孩子贴上“笨拙”、“愚蠢”、“胆小”、“害羞”的标签,这些标签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暗示他们在不断关注孩子的“问题”行为。
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坏孩子,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因材施教,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