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放假,表姐非要跟我视频。她对儿子非常生气,所以来找我谈话。她告诉我,她儿子已经上二年级了,从开学开始就天天陪着。现在更糟糕了。有时候就是自己什么都不做,就等着表哥回来帮他做。
表姐上周忙于自己的工作,下班回家很晚。看到儿子根本不做作业,她生气了,开始批评儿子。“你为什么不让我担心?就算你自理能力差,也希望你能更好的学习。我和你爸爸是单位里的骨干。你怎么会有这么无能的儿子?”“我无能。这不也是你教我的吗?”
表姐没想到儿子会这样顶嘴。她无言以对,伤心地哭了。稍微冷静之后,她联系了我。我表妹比我大8岁。儿子出生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夫妻两个最忙的时候,要努力工作。当时找了个保姆照顾儿子。
表姐因为一直没时间照顾儿子,其实对儿子来说很珍贵。在家里,基本上就是“张嘴和衣服伸手”的事情。我侄子5岁的时候,还需要我表哥在后面追着喂。后来我上了小学,表姐就开始了陪读生涯。有几次两个人都来不及,我表哥干脆帮忙做完了。
那天我关视频的时候,我自己也在想表姐从小养儿子的场景,让我反思了很多。尤其是侄子顶嘴的那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后来放假几天空,我一直在问自己,作为父母,怎样才能一步步培养孩子的“无能”?
高机能的父母培养出无能的孩子
现在大部分父母因为上班,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会让很多人有负罪感。内疚的背后,我们想到的是补偿。这可能是很多玩具,也可能是在有限的公司时间里为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多事情。很多家长会一边抱怨一边“享受”这个过程。这样的补偿会让我们心理好受很多,觉得孩子需要我们。
另一方面,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奔波”成了主旋律。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等不及。与其帮孩子完成,不如让孩子慢慢来。而且,一天工作下来往往很累。花时间教孩子其实比给孩子做累多了。所以很多家长都让步了。
但恰恰是这样的“高机能”父母,造就了许许多多“无能”的孩子。小时候追着喂,大了帮着写作业,成年后为孩子操心就业结婚。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我们都为孩子精心安排,精心铺垫,却忘了教会孩子“为自己负责”。
很明显,太多的孩子不能独立思考,因为我们已经替他们思考过了。这就是过度养育
但是很多父母一辈子都不能也不可能为孩子铺路。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开始恨铁不成钢,开始指责孩子无能。就像我曾经听过的一句话,“从小到大我爸妈都在给我打妖怪。现在真的遇到大老板了,他们说不在乎。自己动手吧,可是我从小到大连基本的练级都没经历过!”
我表妹的这个案例并不是特例,尤其是我自己当了父母之后。这件事让我有很多反思,提醒自己不要用爱一步步培养女儿的“无能”。
你怎么察觉到我们被安排的太过无法替代?
我也是当了妈妈之后才发现的。什么时候帮,什么时候不帮,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握。在我上了幼儿教育的课程后,我有机会和我的教授讨论。他问了三个问题。当下面三个问题我们都回答“是”的时候,也许是时候复习一下了。我们太有安排了:
1。你孩子的一些事情没做完或者没做好,你觉得比孩子更痛苦(比如你孩子不吃饭不写作业的时候)
2。当你的孩子连最简单的任务或者家务都不肯做的时候(比如他会搭积木,会穿鞋,就一定要说妈妈会做!)
3。当你发现你甚至不知道你对你的孩子有什么期望时
教授特别强调,不帮助孩子不代表你是个坏父母,更不代表你不那么爱孩子。相反,说明你更爱孩子,你只是用更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
分辨问题框
小D小的时候,有段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帮她。毕竟有很多事情是孩子做不到的。后来我把自己和小D想象成两个独立的抽屉。我的抽屉满满的,有很多技能,而小D的抽屉是空。
我要做的就是把我抽屉里能教的教给她,还有一个原则。当小D自己能做的时候,即使不完美,也要花很多时间,甚至总是失败,我才意识到这个技能已经进了她的抽屉。她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失败,不断练习,直到熟练为止。换句话说,我不再有义务帮忙了。
这样假想的两个抽屉一直帮我到现在。每次我都忍不住想帮她做,脑海里就出现这样的抽屉,然后问自己“这是我的问题还是我女儿的问题?我想帮她是因为她真的不行,还是因为我看不到她不行,或者只是因为我着急她不行?”
帮助她而不是为她做这件事
每一次这样的内心暂停键,往往都让我更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是“袖手旁观”,而是更有策略地帮助孩子。
在这类问题上,我见过一些非黑即白的家长,要么直接给孩子做,要么命令孩子做,然后说孩子不会做。其实孩子最愿意和我们一起做事。我们自己想想吧。我们平时做事的时候,孩子总是像跟屁虫一样围着我们吗?
所以,当孩子刚学会某项技能,而你开始意识到自己无法完全代替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起做点什么。在做的过程中,用简单易懂的方式给孩子解释需要做的技巧。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事情我们做了那么多次,甚至都没有想过,“怎么自己吃,怎么拿勺子,怎么把东西放进嘴里不掉”。但正是这个“艰难”的过程,才是家长需要学习的。
作为父母,你不需要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你需要让孩子自己完成很多事情。微小的差距造成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很多父母跳过这一步,直接为孩子做,不仅剥夺了孩子作为父母的责任,也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
说实话,每个家长都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经历困难。但只有这种一点一点“克服困难”的过程,才能让孩子变得坚定、独立、负责。这些角色不是空养成的,或者说从小到大的这些困难时刻,都是他们自己解决的,后果是他们自己承担的。他们哭了,受伤了,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完成。
真正聪明的父母,思考更快,行动更慢。不要让我们的“超能力”变成“无能”的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