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不对适得其反

奖励不对适得其反,第1张

奖励孩子为什么效果适得其反

父母如何鼓励孩子?很多家长表示质疑,奖励孩子。为什么结果适得其反?什么样的奖励不会适得其反?下面我们来看看。

我的朋友上周来找我抱怨他最近遇到的麻烦。他两岁的女儿子怡在春节期间得到了一个新的钓鱼玩具。她只是打开盒子,用磁铁钩挂着小铁鱼。她玩得很开心,父母也很惊讶子怡的精细动作发展得很好,因此大加赞赏。起初,子怡在自己钓鱼的过程中玩得很开心,玩了将近一个小时。

然而,当爸爸妈妈夸她钓鱼好的时候...只有爸爸妈妈在场的时候,子怡才会开始玩钓鱼玩具,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表扬,而没有人在身边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探索和玩耍的兴趣。

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一天,妈妈下班后觉得很累,看着正在玩玩具的小浩。我妈灵机一动,提出如果他自己洗碗就给小浩一块钱,于是小浩主动洗碗。

第二天,小浩主动提出帮忙洗碗,作为回报,价格是一块钱。母亲认为一块钱不算多,就同意了。

然后事情就开始失控了。小浩做什么都要妈妈给他钱。就算你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向妈妈要钱,否则你就不做作业。

小浩的妈妈很苦恼。他觉得小豪现在就是个钱奴,不从口袋里掏出点钱连交流都困难。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很多激励和奖励,所以默认情况下,只要奖惩分明,就能促进孩子做事,行为更好。

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开始研究人类动机,并在80年代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eTheory,SDT),影响了学术界近30年。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只有人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外部动机才会转化为内部动机。

相反,如果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外在动力就不能完全转化为内在动力,就会出现“吃了却消化不了”的情况。

研究还发现,外在的奖惩往往会削弱内在的动力。

子怡原本对钓鱼游戏有很高的兴趣,但是父母的表扬让她觉得更开心了,钓鱼本身也变得没那么有趣了。所以,外在的赞美削弱了她原本从抓鱼中获得的成就感,内在的动力。

接下来,子怡钓鱼的动机成了得到父母表扬的外在动机。要得到表扬,就得有爸爸妈妈在场,所以爸爸妈妈不在场的时候,子怡对钓鱼玩具不感兴趣。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只有在父母陪着的时候,才会去看书,玩玩具,做作业;当他们独处时,被要求看手机和电视——因为他们自己学习和玩耍的内在动力被大人不恰当的奖惩削弱了。

第二个故事中,小浩的妈妈以结果为导向,要求小浩通过洗碗获得金钱奖励——典型的特定奖励。

为了拿到工资,小豪还得洗完碗。她要好好洗碗,不能半途而废。这是典型的受控奖励。

在这种受控奖励的影响下,小豪只会把洗碗当成等价交换。如果没有报酬,他不会洗碗。

洗碗和其他家务一样。一旦孩子开始明确标记自己的行为,内心的动力就会减弱。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如果你期末考试考得好,就给孩子奖励,这也是典型的控制性奖励。

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h ——与父母讨价还价的资格。

孩子意识到可以把它作为筹码,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当父母拒绝或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孩子就不再努力学习了。

这只是一个典型的家长学习。

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各种物质奖励,孩子还会一直努力学习吗?

如果外部奖励足够强大和持续,确实可以让孩子不断努力提高考试成绩。

但是随着孩子兴趣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父母要投入的金钱和资源会越来越不可控。本来我是想用奖励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结果发现孩子是通过好好学习来控制父母,满足自己的欲望。

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提出的需求时,一切都会失控。

同时,由于孩子只看重考试成绩,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提高成绩。当考试被严格监督时,他们的成绩可能会一落千丈。

如何把外在动力变成内在动力?Deci和Ryan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外在的奖惩最初是让孩子开始做某件事(外在调节),然后会转化为内在的奖惩,即知道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投射调节)。然后,当孩子意识到这件事对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时(认同调节),最后,孩子会把事情做好,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和规则中(融入调节),最终成为自己。

比如我家小萌爱学数学,其实我们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

小萌起初不想做数学题。我们鼓励他学习数学,用他最喜欢的巧克力或糖果作为外部奖励。

当他因为粗心而做错一道题,或者无论如何也学不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我们并不严厉批评他,也不责骂他。相反,我们只是提醒他计算的过程,引导他正确解题。当他掌握了方法,解决了一个问题后,他甚至主动要求做下一个。

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我们经常通过玩糖果游戏告诉小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小萌和小怪都爱吃甜食,所以我们经常玩的游戏是先说出甜食的总数,然后让小怪拿一些甜食,让小萌猜还剩下多少甜食。

我们还介绍了小萌最喜欢的格斗游戏。规则是人越多,你越能赢。然后我会随机说出我想派出的士兵数量,然后让小萌选择他想派出的士兵数量。

举了这些例子后,小萌慢慢意识到,只有知道数字的大小和个数,知道加减法,才能多吃糖,才能调动兵力战胜敌人。

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小萌让我每天陪他学习数学,然后让我自己做练习题。

德西认为,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关键因素取决于孩子在做事时是否满足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

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首先是能力需求,即我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并完成一件事。

第二个是自主性,就是我们觉得可以自由选择和控制一些事情。

第三种是相关需求,即我们感到被所属的群体所爱、尊重和接纳。

简单来说,当我们处在一个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并且被所属的群体所尊重和接受的地方,我们就会逐渐将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动力。

以孩子的学习为例。

有些家长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总是大发雷霆,主要是因为家长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对待别人的。这是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他们认为他们可以。为什么不要孩子?

一般来说,小学辅导作业的时候,家长都会对孩子大喊大叫。到了高中甚至初中,父母才意识到作业的难度,无法辅导,也就不会对孩子大吼大叫了。

父母咆哮时,表现出一副失控、愤怒、拒绝沟通的表情。这是典型的外部动机,会促使孩子学习,但孩子内心并不想学习,只有在父母的怒吼下才会集中注意力。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一旦开始,以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只要不吼孩子,就不会学。一旦他们大喊大叫,他们的孩子就开始集中注意力。

父母的呵斥和谩骂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无能,做不了这样的题目(能力不足),父母强迫孩子学的内容也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缺乏自主性)。而且父母对自己的批评和排斥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父母理解(缺乏关联性)。

显然,在这种情景下,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被大大削弱了。

好的教育需要耐心和智慧。

在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让他有一些自主的选择,比如先做数学还是先做语文,先做数学的哪个单元,甚至用什么颜色的笔,让他感受到自主感。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比如我们讲解完例题后,让孩子做与例题高度相似的最简单的习题,让孩子通过挑战稍微超出自己难度的题目来获得成就感。

当我们遇到综合性的大问题时,可以引导孩子的思维把它拆分成小问题,或者换成孩子知道的问题再来回答。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

课后练习的作用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理解之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胜任感和成就感。

当孩子做不出一道题时,家长可以进行简单的口头反馈,然后带孩子重新整理思路或鼓励他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会觉得被家长接受,从而体验到一种关联感。

同时,我们会轻推和肯定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的想法,这会让他们有更高的胜任感和关联性。

孩子就是这样爱上学习的。我们今天提到,一些外在的奖惩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28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2
下一篇2022-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