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2岁是个可怕的年龄,可我家的孩子还没2岁就开始“可怕”了。这不我刚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等我上个厕所出来,家里瞬间一片狼藉。每天就像盘点家产一样,别人都是一个月盘点一次,可我家的尿不湿格外勤快,他一天一次。
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来了“盗贼”,每天如此,就怕我闲一会,说了N次、骂了N次、打了N次,下次仍然继续犯,着实懂事得让人“心疼”。
孩子自从会走路后,就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到啥都想摸一摸、拿一拿、扒一扒。为什么孩子总喜欢在家里翻箱倒柜、盘点家产呢?背后隐藏着你不知道的儿童心理学。
“前脚刚收拾完,紧接着就这样了”,2岁左右的孩子爱翻箱倒柜找什么?
大多数父母都会好奇,为什么孩子总是要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地去翻东西,是体验“搞破坏”的感觉还是他们在找什么?先来从心理学以及人类发展史角度看看,2岁左右孩子为什么总喜欢“搞破坏”。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翻箱倒柜不是搞破坏,而是在“探索”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从出生后就具备探索、吸收和掌控周边环境的动机。
什么意思呢?孩子从生下来就具备探索的能力,在不同的年龄探索的方式不一样。几个月的婴儿他们主要通过舌头探索,1岁以后他们逐渐过渡到用手去探索。2岁左右的孩子正是用手探索的年龄,他们通过翻一番、摸一摸、拿一拿来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孩子翻箱倒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搞破坏”,而是一种天性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远古人类在逃避天敌求生存时,就会通过动手去探索,这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也被遗传到了后代人类身上,2岁左右的孩子并没有建立规则意识、更不明白这样做会给妈妈带来多大的麻烦,所以这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搞破坏”,而是一种天性。
孩子在翻箱倒柜时,通过手摸一摸、拿一拿来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质感,这不是没有意义地搞破坏行为。而是他们在锻炼手的精细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
2岁左右的孩子在家里翻箱倒柜、搞破坏,很多家长都会比较头疼,觉得孩子真是太烦了,一点也不懂事。针对于孩子这个阶段的行为,家长们通常会采取如下3种不当的方法来处理,看看你是不是这样做的。
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在面对孩子日复一日地“搞破坏”行为时,免不了气不打一处来。想通过一顿暴打或是制止试图停止孩子这样的行为,2岁的孩子是无法理解家长收拾家务的痛苦的。所以你这样粗暴制止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失去探索机会,影响心理以及智商发育。
有些家长可能对于孩子翻箱倒柜的行为比较理解,觉得他们太无聊了,不干点事怎么能熬到天黑。甚至比较溺爱的家长,还会对孩子这样的行为表示夸赞“宝宝你太棒了”。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到了别人家依然毫无规矩,不讨喜,成为别人家眼中的“熊孩子”!
最后一种做法是“孩子搞完破坏后,家长默默收拾,恢复原状”。这种做法可取,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但是同样也会造成“孩子到了别人家依旧如此,没有规矩”。
面对2岁左右的孩子爱“翻箱倒柜”,家长们这样做更显智慧
孩子在每个阶段会掌握不同的技能、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在这个阶段里如果你不能更好地引导,则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智商发育和情商发育。2岁左右的孩子无意识地搞破坏、翻箱倒柜,家长该怎样做更加可取呢?以下建议供参考。
2岁左右的孩子大多时间都在家,在家里的乐趣就是捣鼓家里的各种物件,你想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那不如尝试着和孩子一起“翻”,并进行引导:孩子拿到一个东西,跟他说“宝宝,你拿的是一把梳子,梳子是用来梳头发的”,顺便你可以演示这个东西它的作用。
孩子拿出来一个东西,告诉他这是什么、什么颜色、扔到地上是什么声音等,通过引导让孩子正确认知这个物体,这样的翻箱倒柜更具有学习意义。
把东西都翻出来了,不应该是妈妈一个人收拾,而是要让孩子一起“收拾”。2岁左右的孩子都特别爱模仿、喜欢跟着家长一起做事,那么趁此机会赶紧引导孩子一起来收拾吧!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好习惯。
最后一点很关键,孩子在家翻箱倒柜没关系,但是到了别人家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所以在收拾完后要告诉孩子“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孩子一开始听不懂,所以家长要多引导。
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时可以带一些玩具,孩子要拿别人东西时告诉他:“妈妈带的玩具是我们家的,你可以随便拿随便玩,但是这些东西都是阿姨家的,你不能乱动哦!”规则教育也是一种习惯教育,家长们一定要做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