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教育和咆哮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这些性格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不大喊大叫。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吼”本身就是一种言语暴力
当孩子做错事,或者有事情拖延或者不严重的时候,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咆哮,让父母变成河东的狮子,就是基于这两个原因:
第一,从目的上来说,希望利用自己的权威,通过大吼大叫来迫使孩子服从。响亮有力,尤其是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最依赖的人。当他们板着脸看到父母时,大多因为害怕而顺从,有的甚至忘记了哭泣。
其次,在心理上,有些家长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私人物品,以为可以随意处置,不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你什么时候见过父母对同事或朋友大喊大叫?但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通过训斥你最亲近的孩子来脱口而出。
本质上,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是父母把和孩子的关系变成了对立的、分裂的关系,而不是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做的结果是,暂时有效,但很难持久。吼完之后,确实对孩子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可能马上做作业,也可能马上不玩游戏,但下次还是会这样,而且每次都会越来越难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吼”本身就是一种口齿不清的表达,是一种语言暴力,会对人造成精神伤害。对于家长来说,大吼大叫可能只需要一分钟,而且是无师自通,但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说自己是在咆哮声教育下长大的。现在她看到父母还是觉得很疏远,不愿意过多交流工作和婚姻的事情。除此之外,她非常没有安全感,经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她认为这与父母从小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那些经常被父母呵斥的孩子,往往会形成这些性格:
懦弱,优柔寡断,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
敏感多疑,优柔寡断,自信心差;
性格孤僻,不善于人际交往;
脾气不好,不听话,纪律性差。
至于父母,他们经常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孩子。他们心里可能不会好受,往往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一位宝贝妈妈说:“每次训练孩子半天,心里都不舒服。我觉得有时候我的孩子没有犯大错。是因为我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爸说我拿孩子的错误折磨自己。”
低声教育的孩子更自信,更从容
低声教育是教育孩子大声的反面。心理学家研究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事物是什么,发现不同的语气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大人更容易批评孩子,孩子也更容易低声调整自己的声音。
这是因为父母教育的声音低,孩子的反应往往也低。双方情绪稳定,能在理性平和的氛围中解决问题,也避免了孩子对父母“吼回去”。
某宝爸对此深有体会。他平时没有保持孩子写作业的习惯,而是鼓励孩子不会的时候再回来请教。一开始,宝爸马上纠正孩子思维的错误,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当然很不高兴,认为父亲专制,听不进别人的想法,双方不欢而散。
后来,这个宝贝爸爸改变了策略。不管孩子的思考是否正确,他在孩子思考完之后耐心地听完,然后问一些问题,等待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孩子主动思考后,不仅改正了错误,还锻炼了思维能力。他也对这种类型的话题印象深刻。鲍总结道:“不要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打断孩子的讲话。听孩子说完话,即使你不认同他,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大声说话不太合理。和孩子争论一会儿,终究还是要解决问题。低声教育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对待。孩子在心智和思维方式上肯定不如大人,这就需要家长耐心引导,而不是发脾气。
低声教育的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能让他们专注于如何克服难题,而不是和父母的情绪玩捉迷藏或者对抗。我们要解决的是孩子面临的问题和行为偏差,而不是家长无法控制的情绪,对吧?
在低声教育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表现出这些特征:
做事情要从容,淡定,先做决定再动;
性格温和,容易相处,共情性好;
自信,优雅,大方,宽容。
对于家长来说,低声教育一开始可能比较难,但这种教育是“沉淀和积累”的教育,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父母以后也可以省时省力,不用耗费体力和精神大呼小叫。如果你能冷静下来,谁想大喊大叫?
如何低声教育孩子?
家长不妨沉下心来,掌握低声教育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看一看。
1。降低你的语调
低声教育首先要求降低声调。家长要多练习,在发脾气之前稳定情绪,尽量保持心态平和,小声和孩子说话。尤其是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低可以减少对方的愤怒,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很多家长吐槽孩子的错误,却对自己大喊大叫。这种逆转的原因是父母习惯了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形成了防御机制,试图用同样的方式反击父母。起点的低调,弱化了双方紧张的气势,值得采纳。
2。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大喊大叫往往会让人失去理智。这种情况下,父母说话的语气和措辞就会走样,要么是威胁,要么是人身攻击,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比如“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或者“你这么矮,不好好学习。你长大了能做什么?”“我觉得你只配扛麻袋!”
一句好话暖三冬,一句坏话伤六月寒。家长要踏实,不要随意扩大打击范围,不要执着于孩子的缺点。受到父母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更自信,更独立。“吼教育”其实是家长情绪的一个出口。属于廉价的“拿来主义”,不提倡。
3。要求应该是具体的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具体的、可执行的。比如去超市,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不能碰,损坏会有什么后果,要付出什么代价。其他问题也是如此。
低声教育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方向感,让孩子能够平静的接受父母的建议,找到自己问题的出口,而不是想着怎么去打击脾气暴躁的父母。
4。坚定的态度
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万能的。低声教育也有它的副作用,就是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有的甚至和父母谈条件。要知道声音小不代表效率低,也不代表父母卑微。这就需要家长态度坚定,或者辅以奖惩制度等手段来实现教育目标。
总之,低声教育不仅降低了家长的声调,降低了家长的清高心态,甚至免除了家长浮躁的教育心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