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管孩子越不好!不要再用这三种错误的管教方法了,给你四个绝招!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没有反抗和冷漠,没有改变的意愿和行动。
家长不解:“我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管理孩子,担心生活,学习,兴趣,特长。为什么小孩子总是一副没用心,很懒的样子?”
是什么让父母陷入越管孩子越懒的怪圈?
以下三种“管理”很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学习动力,缺乏责任感,懒惰。父母朋友过来检查,看是不是“躺着”。
过度干预
过度干预会削弱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多家长还是认为孩子上了小学甚至中学以后,太小了,不能自己安排活动。
我依然像对待幼儿期的孩子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从收拾书包、整理房间等生活小事,到孩子学习的细节,比如什么时候开始预习复习,报什么课外班等等。,没有任何参与和干预,有时甚至直接替我的孩子做决定。
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不爱思考,不爱思考,不爱担心。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过分
过度的奖励会摧毁孩子内心的热情。一些家长坚持“少批评,多表扬”的教育理念,认为表扬和奖励可以让孩子更加自信,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众所周知,奖励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父母总是把奖励作为激励孩子做事的手段,孩子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渴望得到奖励,因此不会重视自己做事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不会彻底投入,进而逐渐失去对某些行为或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
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因为担心孩子饿,所以会追着去喂;给孩子买不想要的玩具,因为他们会哭;不允许孩子参与家务,因为他们害怕烧焦或打碎盘子……
父母渴望爱和保护孩子,却不知道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中,孩子渐渐失去了为自己、为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的机会。
以上三种“管理”方式都是典型的、常见的,容易导致孩子的拖延、懒惰、缺乏责任心。我该怎么办?建议你可以这样“管理”:
多放手,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家长要逐渐放开孩子,少管少干预,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并给他们尝试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得到父母的帮助、引导和督促,逐渐过渡到孩子的自我安排和自我完成。这将使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我管理的决心和意志。
急于干预和纠正会让孩子在思想和行动上产生依赖感,不愿意也不敢去探索未知的事物。
不要放任不管,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充分信任和放手孩子,重视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一意孤行,也不意味着蔑视和抛弃规则,而是允许孩子有有限的自由。
家长要给孩子明确界定自主的范围,什么可以适当放宽,什么需要限制,什么必须严格遵守。
比如作息,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确定能保证孩子充足睡眠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绝对禁止因为赖床而上学迟到。
如果放纵,精神状态就会出现问题,会变得懒惰冷漠,更不可能勤奋努力。
因此,家长要加强监管,与学校密切配合,帮助孩子加强规则意识和日常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明白“越自律越自由”。
巧妙的奖励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
父母要多使用内部奖励,少使用外部奖励。
孩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探索和了解所产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奖励。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及时肯定、鼓励,给予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这种奖励就是一种内在的奖励。
相反,父母为了让孩子做某件事,给予物质上的承诺和奖励,这是外在的奖励。
比如父母鼓励孩子在晨跑中跑完1000米,在跑完之后肯定孩子的毅力和艰辛,这是一种内在的奖励。
如果父母承诺孩子跑完1000米可以买一双新跑鞋,那就是外在奖励。
这种奖励就变成了贿赂和交换。削弱了孩子自身的主动性,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是这些奖励和回报造成的。孩子会更注重行为的结果而忽略行为本身,很容易对某些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积极归因,引导孩子承担责任
进行内在的积极归因,而不是外在的消极归因。
有些孩子考得不好。回家后,他们抱怨老师不会教,或者他们不适合学习。这是一种典型的外在消极归因。这种归因往往造成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的不良影响。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认真程度,努力程度等。是个人可以调节和控制的因素。这种归因不仅是内在的归因,而且是积极的归因。这样的孩子一定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偶尔成绩不理想也会在以后主动调整。
儿童表现出外部和消极归因的迹象。家长一定要高度敏感,及时引导,不能让孩子推卸责任。否则孩子的责任感会逐渐淡漠,不愿意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家长可以尝试使用以上四种“管理”方法,但我始终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真理,每种方法对于不同的孩子和家庭都可能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建议家长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管理”孩子。
愿你“经营”的孩子朝气蓬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